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時間:2022-07-22 03:05:55

導語: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摘要】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容易受到環境、資源以及一些現實條件的限制,這給其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了保持農村地區教育教學開展的有效性,就應當從具體的教育教學環節入手,通過解決其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本文以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為例,探討如何提高農村地區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地區;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途徑探索

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在難度和豐富性上都有所提升,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的孩子來講,數學課程本身的難度就會更加顯著的體現出來。但為了保證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校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義

(一)基于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要求。數學學科在整個教育課程體系中屬于核心的學科內容之一,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空間和抽象思維也能起到鍛煉和啟發的作用。因此,數學課程的學習是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的[1]。只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學設計、促進教學流程實施的科學化,才能提高教學有效性,最終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其未來的思維發展和完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基于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數學學科的學習意義,本質上還是在于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性提升了,則意味著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中的全面性得到了保證。這里所指的全面就是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能力兩個方面的同步提升。而從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的角度來說,實踐教學對于學生來講具有更重要的學習和提升意義。

二、現階段農村地區數學課程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農村地區數學教學思路過于傳統。這種現象的產生,與農村地區的信息傳播閉塞與整體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封閉有直接的關系,雖然現階段城鎮一體化建設在逐步推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農村地區的教育文化資源的進步和匹配是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的。因此,農村地區從整體上來說,人們的教學觀念和思想都比較落后,反映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主要體現在教師通常都是依照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在相對被動狀態下的教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制約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一個關鍵原因。(二)農村地區所應用的教學方法落后。農村地區開展課堂教學的方法是單一的講解和傳授的方法,對于輔助教學資源和工具的借助頻率低,也并不掌握一些先進的輔助教學工具和教學模式,這一方面與農村地區的資金和資源的有限性有直接的關系。另一方面,先進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和學生同步學習一些新的設備和輔助工具的應用,這對于農村地區的教師和學生來說,可能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和時間,這種教學要求和實際能力上的差異,必然會影響到先進教學方法的掌握和落實,從而阻礙農村地區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三)教師隊伍不具備良好的引導教學能力。農村地區的教師由于其生存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因素,使得其本身在教育教學水平上就呈現出較低的水平,上文所提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的落后的問題,實際上都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未達到一定的高度有直接的關系,一方面,教師對于先進的教學思維模式從主觀上的接受程度就不夠高。另外,即使引進了新的教學設備和輔助工具,教師也需要通過學習逐步掌握其應用方法。最后,教師自身缺乏與外部環境的交流,從而無法獲得更加豐富有效的數學教學經驗,使其無法進一步完成引導學生拓展數學學習思路,提高數學學習質量的任務。

三、提高農村地區數學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提高教學引導以及觀察實踐的科學性。由于農村地區教學環境條件及資金資源的限制,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在這一地區實施時,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單一,開展的力度也不夠大,但數學課程學習的實際意義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課堂教學中,除了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學習,結合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開展相關的實踐教學活動時,應當注重課程選擇的適宜性和相應實踐活動開展的科學性,這樣才能確?;顒娱_展的具體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課程《幾何圖形的初步》章節的學習中,為了消除學生在對幾何圖形進行理解時的困難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實例,并將部分實物作為教學工具帶入課堂,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從生活中的實物觀察出發,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幾何圖形。(二)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農村地區的課程教學,更應當克服現實環境與條件的約束,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方法的途徑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問題串的教學方式或者通過組建學習小組開展討論學習的方式,改變傳統的數學課堂模式。一方面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多元化的學習方法,為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觀察提供便利的條件。例如,在初中數學課程《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串的方式,將兩種不同的直線關系從概念理解、圖形繪制以及具體應用等多個角度進行提問,并組織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討論和解答,教師只需要做好引導輔助工作即可。另外,先進的教學方法的引入,還可以通過利用先進的教學資源和平臺實現,這就要求農村地區的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應當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積極的借鑒和學習,將多媒體、網絡資源,逐步引入到課堂教學的環境中,以便獲取更加豐富的教學素材和資源,促進數學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2]。(三)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教學有效性。農村地區的課堂教學過程,往往具有過于傳統的局限性,這與教師的思想觀念和現實的教育教學條件有一定的關系。為了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打破傳統狀態下,以教師為課堂主導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重視起來,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通過給其創造一個更加輕松自由的學習空間,提高教學有效性。在具體的實踐方法方面,可以通過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愿,達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四)注重教學效果的評價。也就是說,在采取了改進和優化措施后,教師應當積極的針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通過對比觀察,學生自查等方式,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情況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肯定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從而增強其數學學習的自信心,為其更好的在課堂教學中提升積極性,取得更大的學習進步提供幫助,實現教學效果的評價發揮相應的激勵作用,激發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數學知識。

總之,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本身就容易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且本文探討的初中數學教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要在教育教學中保持有效性存在一定的困難。只有從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角度入手實施創新和完善,才能確保農村地區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文沐.淺析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0):28.

[2]楊金森,戴書梅.淺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案的使用———以銅城第二中學為例[J].當代教研論叢,2017(2):65.

作者:許有發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大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