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厚皮甜瓜種植氣候條件

時間:2022-07-05 11:28:51

導語:談論厚皮甜瓜種植氣候條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厚皮甜瓜種植氣候條件

自2000年秋季,“金姑娘”甜瓜和翠蜜網紋甜瓜等厚皮甜瓜品種在宜州市農業科技示范園竹木結構的塑料大棚內種植成功以來,宜州市厚皮甜瓜的種植得到緩慢的發展,近兩三年來,宜州部分瓜農利用鋼架結構的塑料大棚引種“北海1號”厚皮甜瓜等品種試種成功,并取得了7元/kg地頭價的好成績。宜州市厚皮甜瓜種植具有上市早、收市晚的優勢,它能很好的填補北方厚皮甜瓜在宜州市銷售時間的空白,厚皮甜瓜試種成功有可能引發宜州市瓜農種植的高潮。為避免引種的盲目性,筆者針對厚皮甜瓜的生物學特性,結合宜州市歷年的氣候特點,分析厚皮甜瓜在我市種植上的利弊,以供決策參考。

1厚皮甜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厚皮甜瓜原產于非洲,在溫暖干旱、日照充足、空氣濕度低、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才能生產高品質產品和獲得高產。

1.1光照

厚皮甜瓜屬喜光的長日照植物,不耐蔭,光補償點為4000lx,光飽和點為5萬~6萬lx,光照不足會影響幼苗器官的分化和植株的生長,從而影響其產量和品質。

1.2溫度

厚皮甜瓜屬喜溫作物,不同器官、不同發育時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是28~32℃,高于35℃或者低于15℃對其發芽不利甚至不能發芽。根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3~30℃,當溫度高于40℃或低于14℃時,根系生長停止,當溫度降到8℃以下時則發生凍害。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2~32℃,在晝溫低于18℃、夜溫低于12℃則生長受阻,氣溫低于5℃時則受凍害。厚皮甜瓜對高溫的適應性強,氣溫35~40℃仍然能生長良好。厚皮甜瓜在不同的發育期對溫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幼苗期和伸蔓期最適溫度分別為日溫25~30℃,夜溫17~20℃;而在果實膨大期適宜的日溫為27~30℃,夜溫18℃左右;果實成熟期要求的日溫為28~30℃,夜溫不低于15℃。莖葉生長最適宜的晝夜溫差為10~13℃,果實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晝夜溫差為12~15℃,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和轉化,有利于果實品質的提高。

1.3水分

厚皮甜瓜耐旱不耐濕,如果土壤水分過多,容易造成根系缺氧而死亡。其生長適宜的土壤濕度為70%~80%,空氣相對濕度為50%~60%。

2宜州市歷年氣候條件分析

宜州市地處廣西的西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與中亞熱帶谷地氣候區的過渡帶,氣候特點為夏季長,冬季、春秋適中,四季不分明。

2.1光照條件

宜州市多年年均日照總時數約1690h,全年日照分布不均,呈現夏秋日照多、春冬日照少的特點,其月變化為2、3月少,每天平均只有2~3h的日照時數,4月后日照時數不斷增多,到8月達到最高(日平均日照時數高達7~8h),9月后,日照時數不斷減少,至翌年2月日照時數降至最低(表1)。從表1可發現,春季提早栽培的厚皮甜瓜幼苗期在2~3月,每天獲得的平均日照時數不足3h,在厚皮甜瓜開花結果期的5~6月,每天獲得的平均日照時數也不過是5~6h;秋延后栽培的厚皮甜瓜開花結果期在10~12月,每天獲得的日照時數也不足6h,這與厚皮甜瓜所要求的每天日照時數應為10~12h相差甚遠。筆者在分析2011年每日天氣變化情況時也發現,2011年只有7~9月的晴朗天氣超過15天,有的月份甚至只有1天是晴天。太陽光照過少過弱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糖分積累影響較大,容易造成落花落果和果實發育不良,致使厚皮甜瓜產量下降、品質降低。

2.2溫度

宜州市地處北回歸線略偏北,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9.6~20.2℃,最冷在1月,1月多年平均氣溫為10℃,氣溫最高的月份在7月,多年月平均溫度為28.3℃。其多年的各月平均氣溫、各月平均最高溫、月平均最低溫、各月份的極端高溫和極端低溫見表2。從表2可知,春提早種植的厚皮甜瓜幼苗期在2~3月,由于氣溫較低,與厚皮甜瓜莖葉生長最適宜日溫25~30℃,夜溫17~20℃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其2~3月的平均最低溫較低,甜瓜生長受阻甚至容易受到凍害,因此在生產上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以適當提高其晝夜溫度,防止極端低溫對其造成的傷害。而在5~6月的開花結果期和果實膨大期,雖然晝夜溫度比較合適,但由于晝夜溫差太小,不利于厚皮甜瓜糖分的積累,有可能會降低其品質。秋延遲栽培的厚皮甜瓜由于在其生長的后期易受到北下的冷氣團的影響而對厚皮甜瓜造成凍害死苗,在其栽培上特別要注意結果期的天氣變化,做好防凍增溫保果的技術準備。

2.3降雨

宜州市雨量充沛,但季節分布不均勻,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這6個月的降雨量占到全年總降雨量的80%;而5~8月,這4個月的月均降雨量高達250mm以上,占到全年降雨量的66%。宜州市一年之中的降雨以小雨為主,大雨、暴雨天氣主要發生在4~9月,而且又集中在6~7月,據李嚴萍等[2]人的記錄,2008年6月8~16日,由于受暖濕氣流和弱冷空氣的共同影響,宜州市境內出現了暴雨到特大暴雨的災害,在短短的1h內,宜州市德勝鎮降雨量達60mm,宜州市龍頭鄉出現了12h內降雨量高達288.4mm的特大暴雨天氣。據筆者的統計,2011年在宜州市厚皮甜瓜種植的2~6月及8~12月的栽培時間段內,降雨天數分別高達67天和31天,大雨、暴雨主要出現在5月和6月。根據宜州市降雨變化的特點,在春提早栽培的苗期和伸蔓期應注意做好避雨、增加光照等措施,促進枝葉生長,減少厚皮甜瓜病害的發生;在春提早栽培的后期要加強瓜田排水溝的管護,以防因大雨、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導致瓜田積水而死秧。

3宜州市厚皮甜瓜種植的建議

3.1選擇耐濕抗病力強的品種

利用宜州早春氣溫上升早、冬季來臨較晚的優勢,發展厚皮甜瓜生產以填補北方厚皮甜瓜上市時間上的空白。但多雨寡日照、晝夜溫差小的宜州市氣候條件對原產于非洲喜光耐旱的厚皮甜瓜的栽培不利,因此在引種栽培時,應選擇外觀漂亮、含糖量高、早熟、耐濕、抗病、耐弱光的品種,如北海1號、長香玉、黃皮9818、翠蜜等甜瓜品種,有利于引種栽培的成功。

3.2進行設施栽培

宜州市春季多雨少日照,夏秋季高溫暴雨頻繁,對露地栽培厚皮甜瓜不利,應采用能適時保溫增溫、避雨的人工設施栽培,以便能真正起到春提早、秋冬甜瓜上市填補市場空缺的作用。宜州市夏、秋季常遇到大到暴雨的極端天氣,厚皮甜瓜栽培的設施最好采用屋脊式竹木結構的塑料大棚[3]或鋼架結構塑料大棚,以利其排水,避免因積水而造成大棚的垮塌。為降低大棚內的空氣濕度,大棚內應加蓋地膜,以起到增加土溫和除濕的作用。

3.3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宜州市大棚種植的厚皮甜瓜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霜霉病、蔓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的防治要從種子的消毒、大棚消毒和加強植株的生產管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