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雞飼養管理措施

時間:2022-09-10 02:51:02

導語:生態雞飼養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雞飼養管理措施

生態雞的養殖管理是促進養雞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生態養殖主要以山地、林地、果園為主,旨在為人們提供更加綠色、健康的雞肉產品。

1生態養雞的意義

1.1飼養成本較低。在生態雞養殖的整個過程當中,最好的雞飼料就是牧草、槽草籽,該模式下,雞群能夠和自然環境進行零距離的接觸,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雞病的發病幾率,而且還極大的促進了雞的生長發育。不僅如此,生態雞養殖和傳統的雞養殖模式相比較,養殖成本明顯降低,給養殖戶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1.2強化生態維護力度。積極的應用生態雞養殖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環節水土流失問題,同時也能夠優化周邊生態環境。林下養雞作為生態養殖的一種重要模式,通過在林下種草,這不僅是優質的雞飼料,而且形成了草養雞---肥催草良性養雞模式,不僅為雞群營造了良好的生長空間,而且還極大的改善了生態環境。

2生態雞的養殖管理措施

2.1品種選擇。生態養殖模式下,做好品種選擇工作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結合地域因素來進行合理選擇,最好選擇土雞品種,不僅對環境有著良好的適應性,而且還具備了較強的抗病能力,降低了疫病的發生幾率,保障了雞群的健康生長。與此同時,如果要引進更多的品種的話,則需要通過相應的防疫部門的檢驗,進而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確定引進品種,避免由于不適應抑制雞群生長甚至死亡。2.2雞棚建設?,F階段,很多人對生態雞養殖存在誤區,認為并不需要為其搭建雞棚,只需要讓其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非常錯誤的,生態雞養殖模式下需要為雞群建立良好的休息空間,同時要確保雞棚光照、通風正常,降低雞病的發生。一般來說,生態雞養殖模式在搭建雞棚的過程當中,應充分的結合果樹、林木種類,選擇地勢平坦、靠近水源、面積較為廣闊并且高度適中的區域來搭建雞棚養殖,在這一過程中,應本著就近取材、因地制宜的選擇來進行搭建,在降低建設成本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對環境所帶來的污染,同時更加有利于接下來的管理工作的進行。2.3飼養方式。在飼養的過程當中,嚴格的控制好飼養密度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在放養模式下以40羽/600m2最為適宜。不僅如此,還要區分出幼雞雞群,并合理的控制好放養時間。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對養殖區和生活區的分離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和雞群之間的頻繁接觸,最大限度的降低對雞群所帶來的應激反應。通過科學合理的控制飼養密度,能進一步提升環境的承載力,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保障雞群的健康生長。此外,要根據養殖數量合理確定飼喂時間及次數,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其生長營養需求。在飼喂過程中,應秉承少放勤添的原則,并利用吹哨方式培養雞群集中進食的能力,避免部分雞存在耽誤進食的現象。最后,應合理控制好營養搭配,確保粗飼料和精飼料均衡,促進雞群的生長發育,提高產蛋能力。2.4完善病疫防控。生態養雞模式下,構建完善的疫病防控機制及至關重要,應定時定期的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細菌以及病毒的大量滋生,為雞群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降低疾病的發生幾率。與此同時,還要在在雞群日常飼料當中添加一些中草藥,提高雞群的免疫能力。同時要儲存一些大蒜混合藥液以及土霉素,一旦發現雞群存在著涼感冒、消化不良的現象,及時進行飼喂,有著良好的效果。2.5免疫接種工作。做好免疫接種工作是降低疫病發生的重要舉措。針對4~5齡的小雞,應防止白痢,每千羽雞可使用中草藥:500g白芍、750g白術、250g白頭翁,將上述中草藥文火煎熬去掉藥渣后供雞群飲用,1次/d,連續使用3d即可。針對10~20日齡的雞,應防球蟲,每千羽可使用中草藥25g檳榔、25g厚樸、25g蘇木、25g甘草、25g茯苓、25g木通、25g龍膽,將上述中草藥研磨成粉末狀拌入飼料當中供雞群采食。對50~60日齡的雞,應做好驅蟲工作,用適量的左旋咪唑驅蟲效果良好。

3結語

當前生態養雞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態養雞,應做好雞的品種選擇、雞棚建設、飼養方式以及疫病防控等各項工作,在確保雞群健康生長的同時,更好的滿足人們對綠色、健康雞肉產品的需求,促進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旭芳.基于生態理念的雞養殖管理措施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10:95.[2]王方明.基于生態理念的雞養殖管理措施研究[J].鄉村科技,2017,15:82-83.

作者:柯善柱 黃濤 單位:江西省瑞昌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