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豬養殖技術發展趨勢探討

時間:2022-06-10 10:33:46

導語:生態豬養殖技術發展趨勢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豬養殖技術發展趨勢探討

摘要: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物質生活水平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豬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肉類,在最近幾年以來,國內對于豬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消費者也更加注重豬肉的品質。在我國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是必不可少的,相對于傳統生豬養殖技術而言,其不僅摒棄了抗生素的運用,而且不會危害到周邊環境,故這些豬肉產品明顯更加健康、無公害。本文將詳盡闡述生態豬的養殖技術,并結合實際情況來探析生態豬養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生態豬;養殖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現如今越來越多人們開始關注于食品安全的社會性話題,大多數的消費者在選購肉類產品時普遍都會自動傾向于綠色環保類的產品,正是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才使得我國生豬養殖業開啟了不斷優化、升級的模式,也由此生態豬養殖技術的應用范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本文將重點圍繞生態豬養殖技術及其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探討

1生態豬養殖技術

1.1改良品種

在生態豬養殖之前,相關養殖人員都一定要注意生豬品種的挑選,相比之下,在風味和口感方面我國的生豬品種都要遠勝于其他各國,但我國的生豬品種也有一定的弊端,即瘦肉率普遍較低,且生豬的生長速率也較為緩慢。而國外的生豬品種在這兩方面卻要優勝于我國,只是生豬的風味和口感不符合我國國民的需求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養殖人員可以通過雜交和優選技術,實現不同品種生豬的優勢結合,從而有效地優化生豬的風味和口感,提高我國生豬的瘦肉率和生長速率。在生態豬生長發育期間對飼料的選擇非常關鍵,所以必須嚴格控制飼料合理搭配比例,同時要選擇科學的喂養次數,確保生態豬健康成長。要在生態豬20d后斷奶,并且喂其天然草和糧食,要盡量保證營養均衡,飼料搭配需要保證營養價值達到最佳。在飼料選擇時要避免含有抗生素或激素的添加劑。在天然草場選擇中,需要盡量減少農藥的施放,在生態豬糞便處理后,可以直接作為農作物的肥料,實現廢物循環利用。通過保證良好的飼養方式,能夠提高生態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患病的機會,增強生態豬的體質健康,確保生態豬健康養殖的整體效果全面增強。在生態豬養殖期間,需要盡可能的保證整個思想體系實現生態化,可循環發展,盡量選擇放養的模式,幫助生態豬自由活動,提高生態豬的肉品品質。

1.2養殖衛生

在生態豬養殖過程中,相關養殖人員一定要重視起環境衛生的管理工作。首先,養殖人員務必要保證定期對豬舍進行全方位的清掃、消毒和通風,最大限度地維持豬舍環境的舒適度和清潔度,同時還需確保豬舍空氣的流通、新鮮。其次,豬舍地面一定要鋪設有機無公害化的材料,以便于有效地提高豬舍地面的吸水性能和防滲水性能,最大限度地維持豬舍環境的干燥清潔。最后,相關養殖人員務必要嚴加管控生豬的養殖數量,必須將生豬的養殖密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保證每頭生豬都擁有充足的活動范圍,最大限度地避免生豬擁擠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夠有效地避免病毒、細菌的滋生,而且也能夠更好地增強生豬的體魄,提高生豬的免疫力。環境方面,在生態豬場建設中要打破傳統養殖場建設模式,保證飼養密度與飼養空間相協調,在豬舍位置控制中要做到合理搭配,確保整體的通風效果,并且要用干凈整潔的材料進行鋪墊。確保對糞便尿液快速滲透避免糞水造成環境污染。在豬舍養殖時,要做到定期消毒,提高室內的衛生程度,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促進生態豬實現快速生長。加強對污染源和疾病的合理控制,如果出現其他畜禽病害要立即隔離,避免豬舍被污染,通過對豬舍內部通風條件進行定期檢查,保證通風口設計更合理,還應該加強疾病的有效防控,確保生態豬養殖密度科學規劃,提高生態豬養殖的整體水平。在飲水方面,要加強對水質的把控,避免飲用污染水,同時要選擇干凈的泉水,河流水和井水,提高生態豬肉的整體品質。要確保飲水的整體質量,并且適當的添加食用鹽維生素,提高生態豬飲水的整體效果,在生態豬養殖期間還需要重點關注營養均衡,提高生態豬健康養殖的效果。

1.3遠程監控

在生態豬養殖過程中,相關養殖人員可以采用遠程監測控制技術,對豬舍的溫度、濕度以及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的監控,如此一來,才能確保養殖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便掌握生豬的行為狀況。倘若突發異常情況,養殖人員也能夠借助計算機對生豬的相關進行妥善調解,從而最大限度地確保豬舍的養殖條件一直處在最優范圍。此外,養殖人員使用遠程監控技術,還能夠及時了解生豬的疫情狀況,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避免生豬疫情的擴散和蔓延。在生態豬養殖中需要與信息技術進行充分融合,全面擴大養殖空間和養殖范圍,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提高生態豬養殖的整體品質,通過計算機技術對全體生態豬的健康生長狀況進行全面檢測,并且做出科學高效的營養搭配管理,同時還要和適當調整生態豬飼養密度,提高生態豬養殖的綜合效果,在生態豬環境養殖中,要盡可能的改善養殖空間的條件,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1.4糞便污物的處理

養殖人員需謹記生態豬養殖場的建場位置,一定要選擇在通風效果佳、地勢高的地帶,而沼澤池則最好建立在地勢比較低的地帶,如此安排不但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豬舍糞便、污水的排放,而且也為養殖人員提供了免費使用的電能、燃氣和有機肥料,同時這一安排還極大地提高了生態豬的養殖效益。

1.5疫病防治

在生態豬養殖過程中,疫病防治是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工作任務,要知道倘若養殖場內的疫病防治效果不佳的話,則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生態豬的疫病發生頻率。因此,養殖人員務必要加強對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視力度,當養殖場內有生豬染病時,養殖人員需第一時間先充分了解疫病類型、疫病產生原因以及豬群的染病實況,而后再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對豬群加以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倘若發現有生豬染病,則相關養殖人員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將病豬與健康豬進行有效隔離,同時還要對其他未染病的生豬進行全面的體檢和排查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防止疫病的持續蔓延,保證健康生豬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在疾病預防中需要采用先進的疫病防治措施,減少疫病對生態豬造成的威脅,此外生態豬生長發育期間,很可能會出現哮喘、呼吸道感染、豬鏈球菌病。如果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很容易造成生態豬死亡,為此需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保證生態豬健康成長,及時注射疫苗,提高生態豬的抗病能力。

2生態豬養殖的發展趨勢

2.1產業化養殖模式

在生態豬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可以采用基地、公司、農戶三位一體的養殖模式,科學、合理地制定出統一化、系統化的養殖流程,并積極開展專業化的養殖培訓方式,以有效地保障生態豬養豬的有序開展。此外,通過建立生態豬養殖基地的這一形式,不但有利于保證生態豬養殖過程中所使用的疫苗和飼料都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和規范性,而且一定程度上也為后續生態豬的售賣和商業合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2散養化養殖模式

在生態豬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可以試著采用散養化的養殖模式,將生態豬安置在自然牧場內,從而以生態豬最原始的生長狀態,任其自由追逐、自由進食,最大限度地構建起一個完善且科學合理的生態系統。這種模式在生態豬的養殖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環境保護作用,同時也有效地增強了生態豬的體質和肉質。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生態豬的養殖過程中,相關養殖人員一定要注重對生態豬養殖技術的有效應用,養殖人員可以通過品種改良、遠程監控、糞便處理、養殖衛生、疫病防治跡象舉措,有效地促進生態豬養殖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程雷剛.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分析[J].農家參謀.2020(17).140

[2]徐宏.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9(11).106-107

作者:張平春 單位:重慶市涪陵區青羊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