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論文:新型農村金融實踐與啟迪
時間:2022-01-23 10:44:33
導語:金融管理論文:新型農村金融實踐與啟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永舵工作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
(一)金融組織種類較齊全,有些種類具有創新價值從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種類來看,寧夏已建立起小額貸款機構村鎮銀行農民資金互助組織三種形式。在小額貸款機構方面,既有商業性的小額貸款機構,也有以扶貧為目的非盈利的非政府組織小額貸款機構(如鹽池縣婦女發展協會)。從農民資金互助組織的創新來看,寧夏的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將農村物流農村小額貸款和農民資金互助相結合(如掌政鎮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走出了“掌政模式”。(二)農村小額貸款機構覆蓋面在全國居領先地位截至2011年末,寧夏小額貸款公司已達到122家,所有市縣(區)都至少有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覆蓋面人均占有率居全國第一,實際到位資金已達72.98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50.5億元。其中,發放三農貸款109.5億元,占總發放貸款額的72.8%,使22.5萬農戶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受益,貸款回收率和收息率均達到100%。累計上繳稅金3.8億元,僅小額貸款公司從業人數就達到1600余人。(三)村鎮銀行發展較快2008年8月,寧夏第一家村鎮銀行———吳忠市濱河村鎮銀行正式營業,截至2012年3月末,寧夏已設立8家村鎮銀行。在短短兩年半時間內,新增7家村鎮銀行。從設立機構來看,有區內城市商業銀行(如石嘴山銀行設立吳忠市濱河村鎮銀行),有區外城市商業銀行(如包商銀行設立賀蘭回商村鎮銀行)。從股權結構來看,主要是發起設立機構控股(區內區外城市商業銀行)企業參股(區內區外企業)。從設立地域來看,村鎮銀行覆蓋寧夏所有地級市。截至2012年3月末,寧夏村鎮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5.05億元,同比增長1.3倍,占同期寧夏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的比例為8‰;各項貸款余額21.99億元,同比增長1.06倍,占同期寧夏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比例為7‰。(四)資金物流調劑中心的掌政模式在寧夏已成功推廣至10家2007年7月23日,掌政鎮的196戶農戶和當地3戶小企業共同發起籌建寧夏掌政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該中心于2008年8月5日正式注冊成立,是全國首家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該中心將農民信用合作小額貸款農資物流服務有機結合,是我國農村微型金融發展領域的重要創新,被譽為中國農村新型金融發展領域的“掌政模式”。目前這一模式已成功推廣。截至2011年末,寧夏已設立10家農村資金物流調劑股份有限公司。
寧夏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發展壯大的成功經驗
(一)守住資金小額性質,讓小額貸款公司成為真正的小額貸款組織來自央行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4200余家小額貸款公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5萬元以下貸款只占1.86%,50萬元以上貸款占到86%。“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的公益小額貸款,在中國“水土不服”,而寧夏的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成功走通了該模式下五戶聯保的路子,以億元資本服務近萬客戶,萬元以下貸款做到了70%以上,自身更獲成倍增長。寧夏惠民小額貸款公司于2008年12月注冊成立,初始資金規模僅400來萬元。2008年年底,惠民公司資金規模達到1500萬元,2009年為3000萬元,2010年底為6000萬元,2011年便一舉沖上億元高點。惠民公司借用孟加拉鄉村銀行“團體聯保貸款”方法為每一筆貸款提供信用保證,要求貸款戶先與鄰居組成五戶聯保小組,才能通過組員擔保獲得貸款。“只有身邊的人才真正知道自己講不講誠信”。“你要是個不講信用的人,就沒人跟你聯(組),更別說貸款”。惠民公司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2月末,該公司覆蓋了寧夏鹽池同心兩個貧困縣的16個鄉(鎮)的113個行政村355個自然村的22519人,累計向7686位農戶發放小額貸款37133萬元,2012年2月末戶均貸款余額10600元,萬元以下貸款客戶占71%。惠民公司以市場化的路子走通了“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的公益小額貸款之路,讓小額貸款公司成為真正的小額貸款組織。(二)在全國首創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民貸款直通車模式為解決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的后續資金困境,2008年寧夏首創“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民”貸款直通車模式,建立了由大銀行向小額貸款公司批發貸款,再由小額貸款公司向農民零售貸款的“直通車”模式。大銀行資金充足,苦于基層網點少,沒有“腿”;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雖然資金匱乏,但是貼近農民,具備信息優勢和網點優勢。在他們之間建立資金對接機制,可以實現雙贏。2008年12月,交通銀行寧夏分行首次向區內8家小額貸款機構進行批發貸款3000萬元。截至2012年4月末,寧夏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區內小額貸款公司進行批發貸款28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新型農村金融組織服務了“三農”,且沒有形成一分錢的不良貸款。此外,為配合“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民”貸款直通車模式,寧夏成立了寧夏銀行業批發貸款擔保有限公司,由寧夏銀行業批發貸款擔保有限公司擔保,協調合作銀行加大對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的批發貸款力度,截至2011年末,經該公司擔保為小額貸款公司增加銀行批發貸款3億元,累計擔保銀行批發貸款達到13億元。(三)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走出了資金+農戶+市場的掌政模式掌政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成立的基礎是200戶農民的資金互助,但其中又吸收了幾個民營企業的股份,且經營部分物流業務,比如為農民提供化肥種子等方面的采購服務。該中心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小額貸款機構,它是以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為基礎,以民間資本為主導,以市場化運作機制為保障,以扶貧性金融為手段,將農民信用合作商業性小額貸款農資物流調劑三者密切結合而構建的一個三位一體的商業化可持續的微型信貸機構。該中心是全國首家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因其在農村微型金融發展領域的重要創新,被譽為中國農村新型金融發展領域的“掌政模式”。2011年,寧夏掌政農村資金物流調劑中心榮獲“中國農村金融品牌價值榜•十大創新金融機構”稱號。該中心積極推廣“資金(物資)+農戶(基地)+市場”貸款模式,在運營中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上的需求,為入股農戶當地農民提供小額貸款農資物流等全程化服務。該中心打破單純發放現金的放貸方式,將農用物資作為“放貸物”,不僅為農民提供種子化肥農藥等產前服務,而且還將技術營銷等產中產后服務納入視野,成為聯結分散農戶與大市場的橋梁。該中心放貸(物)額度一般控制在3000元至3萬元。目前這一模式已在中寧石空鎮平羅城關鎮金鳳區豐登鎮等地成功推廣。(四)村鎮銀行探索無抵押無擔保貸款模式,重點扶持農民創業就業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是低收入農戶創業融資的最大障礙。針對這一難題,寧夏的村鎮銀行積極探索“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模式。村鎮銀行堅持“小額分散便捷規范”的原則,當地農戶“無抵押無擔保”就可申請到5000元至8萬元不等的貸款,具體額度視農戶種養規模和實際需求而定。濱河村鎮銀行通過農產品販運大戶農業龍頭企業等中介組織牽線推薦,直接向其產業鏈利益鏈上的農戶放貸。為解決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創業問題,濱河村鎮銀行在當地甘草販運大戶推薦下,向東川村58名返鄉農民工發放兩年期甘草種植貸款186萬元,經致富能人牽線,向新華橋村38位青年農民發放創業貸款107萬元。(五)建立村級互助資金,發展財政+農戶貸款模式村級互助資金是將財政扶貧資金作為政府配股,由農戶自愿入股,同時接受社會捐贈資金,主要為當地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加工和流通業提供小額貸款的扶貧型金融服務組織。寧夏從2006年開始村級互助資金試點,政府向每個試點貧困村下撥20萬元啟動資金,吸收本村農民入股。每股1000元中,由農戶投入400元,政府配股600元;特困戶每股只需投入200元,由政府在配股600元的基礎上再贈股200元。每戶農民最多可入3股。互助資金堅持“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實行封閉運行有償使用互助互濟滾動發展。互助資金組織不得跨村設立,不得吸儲。農戶根據自身實際需求申請借款,最高限額不超過5000元。申請借用時,須由五戶信譽較好的家庭聯保,如逾期不還,擔保戶應負連帶清償責任。使用互助資金需支付相當于或低于同期農信社小額貸款利率的占用費,占用費收入的40%滾入本金,60%用于分紅和提取管理費。目前,寧夏村級互助資金組織已發展到108個,占絕對貧困村的100%。
寧夏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后續資金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制約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受經濟條件和法律政策所限,只能內部籌資。同時由于不能吸收外部存款,又不能順暢地向銀行貸款或拆借資金,從而影響了資金規模的擴大,制約了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的發展壯大和功能發揮。(二)資金規模小,不能滿足農戶資金需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戶脫貧致富意愿的增強,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的規模已遠遠不能適應農戶發展的需求。以頭營鎮石羊村為例,全村現有543戶,2830人,主要以養殖業為主,按每戶最低融資3000元計算,需資金162.9萬元,而該村“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社”可用資金總量為75萬元,資金需求缺口較大。(三)風險防范意識有待加強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金融元素”含量較高,農村千家萬戶差異性很大,金融意識及現代信用意識有待提高。農村信貸資金需求數量大,經營規模小,信息不暢,同時,農業生產的風險較高,這些都需要新型農村金融組織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及建立完善的風險補償機制。四啟示(一)正確認識草根金融在農村金融中的定位草根金融是農村金融的毛細血管,是聯結分散農戶和銀行的橋梁。草根金融是零售商,從商業銀行批發貸款,然后再貸款給農戶,從而解決農戶難貸款與銀行貸款難的問題,實現普惠的農村金融體系。中國農村金融不缺大銀行,而缺真正為農民服務的小銀行。(二)必須充分尊重農村金融市場的特點和規律,草根金融才能在農村茁壯成長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特點是人口聚住分散,交通信息落后;資金需求個多量小,交易成本高;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季節性,金融服務時效性強的特點。寧夏草根金融的實踐證明,農村金融創新既要尊重金融發展的普遍規律,又必須尊重農村金融市場的實際。草根金融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只有與中國文化傳統有機結合起來,只有與農村居民和中小企業的生產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農民有組織地參與進來,自身才能有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才能使農村金融市場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三)草根金融應找準市場,對農戶的小額貸款有明確的定位寧夏草根金融的經驗證明,草根金融應把小農作為重點客戶加以培育,積極面向微型農村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信貸服務,著力擴大客戶的數量和服務覆蓋面,深入農村,貼近農戶,堅持小散的服務方向,防止資金規模運作,嚴格執行最大客戶貸款控制比例,降低機構貸款集中度,保障貸款分散,小額。(四)草根金融應講求市場原則,妥善處理金融創新與防范風險之間的關系效益,是任何企業的生命源泉,農村草根金融也不例外。草根金融應講求市場原則講求效益核算,在追求自身利潤增長的同時,應妥善處理好規模與效益速度與風險的相互關系,堅持風險可控下的規模擴張和盈利增加。
- 上一篇:新農村構建的瓶頸與辦法
- 下一篇:疫病防控論文:當代農村疫病防控狀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