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研究
時間:2022-09-13 09:59:10
導語:建筑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的畢業設計已不符合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是服務于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產物,傳統大學教育中那種以“知識本位”為代表的辦學理念以及重學術、輕技術,重理論、輕應用,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模式,日益顯露出它在現代經濟活動中的茫然和無所適從。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市場對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需求更趨多元化,社會不僅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學術型、工程型人才,同樣需要技術型、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定位為“技術應用性人才”,并以“能力本位”為核心的培養模式。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畢業設計不僅是搞圖紙設計和撰寫說明書,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訓練:畢業設計應該是其對所從事工作的一次演練,應更加注重崗位技能的訓練,培養動手能力。高職畢業設計這個教學環節應該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的綜合性訓練,以順利實現培養目標。所以無論從提高教學效果看,還是從服務社會角度來看,畢業設計模式的改革對高職高專建筑設計專業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高職高專建筑設計專業對傳統畢業設計做了一些革新,但效果不是很好。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能力、質量和規格與行業需求相差甚遠。這幾年來很多院校也做了大量的畢業設計模式的改革,但并沒有從根本上進行革新,造成畢業設計監管的松散,指導周期長而效果差,對畢業生管理過死、指導教師工作量過大,畢業設計答辯程序只重視形式等問題,出現“只求無功,但求無過”現象。由于對畢業設計內容的理解存在很大差異,導致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建筑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存在諸多問題。
1對畢業設計在認識上有偏差,當作業敷衍了事
由于擴招的原因導致了高職高專建筑設計類專業學生專業素質差距大,大多建筑設計專業學生的高考成績并不理想,基礎知識和素質并沒有達到專業標準。就業問題更加導致學生敷衍畢業設計,造成畢業設計質量和規格與行業需求相差甚遠。由于學生就業壓力大,導致最后一個學期幾乎都在外出找工作,有的提前畢業急于上崗,不但使指導教師畢業設計管理受到很大影響,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畢業設計質量。很多畢業生草草應付了畢業設計,只求過關而已,這樣的情況給高職教育造成了尷尬的局面。畢業設計以及畢業生質量與畢業生就業率產生了很大矛盾。
2畢業設計抄襲現象嚴重
學生設計能力的不足和理論知識與設計的脫節,造成很多學生的設計照搬網上的設計圖紙或者直接用實習公司的項目圖紙,拼湊現象普遍,缺乏對主題性設計的思考。
3畢業設計選題單一,缺乏個性和創新
高職高專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壓力,行業需求與大學生專業素質形成很大矛盾,造成畢業設計環節形同虛設。傳統就業模式導致了畢業設計主題重復,題目老舊,與生產實踐有較大差距,沒有進一步把握學生實際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培養顯得不足。缺乏畢業設計主題性、個性、時代性和真實性。這種情況嚴重地影響了畢業生水平的提高和正常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實施。因此,建立全新的畢業設計模式就成為了高職高專建筑設計專業的當務之急。在總結建筑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所出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建筑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指導的規范化工作步驟和方法,并將學生分組,視情況分別對他們提出不同要求,以期做到因材施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結合“嶺南特色傳統村落”,提出相應的畢業設計指導的規范化工作方法。3.1項目實地踏勘。在做任何工作之前,都應該進行調查。現在國家也非常強調學術道德問題,而學術不端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很多學生感覺很難有所創新,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就是學生缺乏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不會自己發現問題,更別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了。要求學生選擇“嶺南特色傳統村落”進行調查。3.2整理資料形成調查報告。現場調查后要讓學生將收集到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和細致的分類,將手繪圖和所采集到的照片進行整理、歸類和命名,重要的部分應添加恰當的文字說明,以免遺忘。3.3確定設計主題。指導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確定一個可拓展的、有研究價值、有現實意義、能夠完成的項目作為設計主題,這也要求教師對該領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因此,指導教師也應不斷加強自己的專業學習,形成自己的調查方法和系統。3.4完成設計初稿。通過對村莊現狀條件的深入細致的分析,總結出該村的一些特色,明確主題,圍繞主題展開研究和設計。還要注意學生的設計是否合理,并符合相關的技術規定和規范。3.5完成設計終稿。通過對初稿不斷地修改,形成終稿。審終稿時,要注意不僅要審設計的內容,對設計的規范性也應按照學校的相關要求來做,完成一項嚴謹、規范的項目設計,也讓學生養成仔細、認真的做事習慣。為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必須規范畢業設計的管理模式。積極開展對畢業設計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做好畢業設計前期檢查、中期檢查和后期檢查。3.6畢業答辯及評分標準。畢業答辯是最后的重要環節,畢業設計答辯對畢業設計起著重要的導向和督促作用。加強畢業設計作品展示性,對畢業設計做綜合闡述,完全把實際工程中的方案評審會模式引進畢業設計答辯過程中。通過對設計方案的設計理念、圖紙的表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會得到鍛煉。原來只有指導教師和主審教師參與的答辯模式,改為由指導教師、主審教師、行業專家三方共同參與的答辯模式。形成指導教師和主審教師各占總成績的25%,行業專家評價占40%,現場綜合表現占10%的綜合考核模式。走進建筑設計行業,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和技術難題進行畢業設計的選題,是提高大學生畢業設計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讓學生參加實際工程項目題目的設計,使他們處于真實的項目工程環境中,把在學校三年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這樣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有效地縮短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時間。
通過對畢業設計方案的改革,學生在頂崗實習的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畢業設計,設計題目切合實際,內容更符合規范標準。同時學生又在實習單位進行了崗位工作和實踐的鍛煉,能夠熟練掌握實際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學生能提前進人工作環境,為畢業生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終實現高職院校所致力追求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唐世文,鄒麗珊.高職畢業設計改革初探.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09,3(2):65~67.
[2]葉騰.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現狀及改革.職業教育研究,2007(12):104~105.
作者:牛宇佳 單位: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 上一篇:畢業設計小組管理方式研究
- 下一篇:情感設計舊物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