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中形態模擬的應用
時間:2022-12-29 09:08:12
導語:包裝設計中形態模擬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形態模擬的含義與分類
1.形態
當我們選購并不了解的商品時,這完全是一種不經意的、下意識的消費行為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以包裝形象來決定是否購買。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存在的這種傳遞關系,正是包裝形態所起的作用。所謂形態的設計,是指包裝的表現狀態和外觀形狀。外觀實質上是形態的別稱,這個別稱的產生是從顧客的角度來思量的。從設計方面來講,則是在表現商品特征時利用材料、色彩、圖形、商標、文字等,創造出一種氛圍,塑造一種形體狀態,帶給消費者一種感受,即視覺形態和力學效應。設計中的形態因素,是組合的特異性,采取奇特的組合方式,能取得商品包裝形象的視覺效應。
(2)形態設計和心理效應
在顧客的購買心理上,形態設計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往往商品包裝的人體工程學是其前提。其所涉及的不僅是視覺部分,還包含嗅覺、聽覺、平衡覺、感覺等部分,它們共同組合成一種情緒狀態,給予顧客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刺激顧客購買。為了達到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舒適與認可、豪華、穩定感、古樸、刺激、奇特、節奏與韻律、形式感、典雅及包裝的時代感。綜合以上幾點得出,每一個具體形態的最后形成都有一個思維加工和思維組合過程,并且有的甚至要經過多次修改才能完成,使這個包裝在凸顯產品的狀態下,強調此包裝形態的結構功能,取得新奇的組合形態和視覺效果。
2.形態模擬的類型與特征
進行包裝形態模擬時,可直接模仿某一動物、器物或者人物形體,以凸顯產品的特色,從而吸引消費者。要對形態模擬的類型做進一步探討,關鍵是要明確一下做形態模擬的類型,就是說要通過劃分類型的方法可很好地把握地域性文化的內在聯系,且同一類型之間具有相同的屬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形態模擬的類型
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天然形態和人工形態,且不論什么形態,總是有一定的基本形。包裝基本形一般包括筒形、方形、錐形、球形等幾種原形。在設計中,可以用這幾種形加以變化和組合產生創造出新的基本形來。包裝的形態變化須與包裝的功能要求、用材特點和加工工藝結合起來進行考慮,不能孤立地處理形態變化。其形態模擬的類型包括兩類:在處理上,可以模擬自然形態,也可模擬人工形態;可以整體模擬,也可以局部模擬。在手法上,可以通過象形模擬,也可象意模擬。但不可逼真與瑣碎,要力求簡練與概括,還有加工的可能性。另一類則是形象化的模擬設計,包括:牌號形象模擬、品名形象模擬、品質形象模擬、具象形象模擬和裝飾形象模擬等。
(2)形態模擬的特征
生活中的形態千變萬化,為設計師提供無盡的創作靈感。形態模擬從形態角度分,大致分為具象形態模擬、抽象形態模擬、綜合形態模擬幾大類。①具象形態模擬具象形態模擬是對天然形態或者人工形態對象的有意模仿,形態與模仿對象之間的相似度較高,屬于較為初級的模仿創造階段。具象形態模擬從具體的形態出發,以“形似”或“形同”為目的,創造的形象更能被大眾接受,具有更強的識別性,且具有滿足受眾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個性化特征。如圖1-1“九醞貢品”酒包裝設計是著名的設計師陳小明先生的酒包裝設計,其以模仿為主,其酒包裝設計“九醞貢品”酒包裝設計,模仿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瓷器進行設計,凸顯了其高貴典雅華麗之氣。如圖1-2所示是“軍迷”酒瓶設計模仿子彈造型進行的設計,采用了金屬外殼的材質,使原本并無多大趣味的酒水包裝變成更加有趣的具有個性的酒水包裝,吸引廣大軍迷對此類產品推崇。圖1-3是針對手雷形態進行模仿的設計,是模仿軍用手雷的形態進行設計的,整體造型硬朗,輪廓清晰,盡顯軍人的陽剛之氣。②抽象形態模擬抽象形態模擬對模仿對象進行簡化、概括、提煉加以處理,并非是單純的模仿對象,屬于比較高級的模仿創造階段。抽象形態的模擬主要將原有形態高度簡化成抽象造型作為重點,通過形態特征,表達多樣視覺效果,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思維空間。通過形態研究和視覺形象的感受得來。③綜合形態模擬在大量實踐之后,如果過多使用具象的圖案或者造型,會使設計太過具象,降低設計感。若過多使用抽象的符號化語言,又會讓作品生澀難懂。所以為了中和二者,要選擇一條中間的道路平衡兩者關系,即綜合設計。著名綜合設計大師科拉尼在2007年設計的“甲蟲”充電器,很好地把握了“似與不似之間的”一個尺度,既不過分模仿仿生對象形態,也不過分簡化形態,使作品既有形象感又不缺乏深度。
二、形態模擬的設計方法
1.對自然形態特征的分析
形態模仿設計的生物特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在模仿之前要對模仿的對象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因為形態的取材范圍是很廣泛的,劃分也有著不同的取材角度,按照自然生物所屬種類來劃分,分為生物類和非生物類。
(1)對生物特征的認知
對于生物特征分析要有正確的認知順序,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設計師觀察事物要別具一格,且設計師必須要有一定的章法,對事物有整體的洞察力,使之形成整體可取的印象,然后再對局部進行觀察分析進而豐富整體形象,這對今后的設計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其次設計者對物體形態要持有特殊的敏感度。設計者應著眼于生物體的形體狀態,觀察生物并對其歸納分析,取之所需。再次是要注意對所觀察的事物做出詳細的對比,仔細觀察。因為每一個生物體在世界上的存在都會有自己獨有的特征,我們要善于發現不同生物之間的形態特征,將其特有的形態特征為我們所用。最后就是相互聯系,就自然物象而言,如果缺少聯系就等于將局部孤立于整體,很難體現設計的完整性、合理性,也很難達到設計狀態的整合和相互銜接。
(2)對非生物特征的認知
非生物的概念是與生物相對的,通常是指無生命意義的物質。如日月星辰、藍天白云、海水浪花、山中奇石等。其對于形態的觀察方法和對于形態的認識過程與生物的觀察方法和認知過程是相同的,差別在于非生命的形態模仿設計相對于生物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感覺的表現習慣。非生物的特征與生物的特征不同,它們并不具備生命體特征,所以在表現時并不是表達生命感,不是表達蓬勃的“活力“”生命力”。所以在選擇這些形態模仿時要特別注意形態自身的特征,針對其獨有的特征進行歸納、處理、整合。若是處于靜態的非生物,比如山石,其有著具體的形態,那就可以按照生物特征的認知理解去認識和歸納其形態。如果是日月星辰、云朵流水這些沒有具體形態的物質,在表現時就要特別專注于感覺的表達,在形體上不需要做過多的考慮。也可像對待生物認知那樣,將其直接抽象化、平面化、肌理規則化,然后把它作為裝飾所需要的元素進行使用。
2.包裝設計中形態模擬的設計方法
通過對所需要模仿的形態進行模仿、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得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獨特性及個性化。對所要模仿的設計元素進行提取、加工是進行形態模仿設計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是形態模仿設計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通過對模仿對象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分析,進而歸納、總結得到形態模仿設計的方法,包括抽象法、變形幾何法與夸張法。
(1)抽象法
抽象法是指一種在理性思維中通過多種邏輯途徑和各種創造性綜合活動,使反復出現的關于研究對象的知覺形象和觀念抽象成概念的方法。抽象法是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簡言之,即把復雜的現象轉化成簡單的模型,從復雜到簡單,將自然形態中殘缺的、不完整和沒有具體形狀的形態,進行平整化的處理規范造型的一個過程。通過將不合理的細節刪減、合并,得到具有個性化的抽象造型的形態。原始形態通過抽象法的處理可以使形態反映商品的特征,使外在形態和內在含義達到有機統一。如圖2-1是一位正在拉小提琴的紳士,其正沉醉于小提琴的美妙音符之中,整個畫面猶如一場音樂盛會,充滿了無盡的生命力。如圖2-2是一幅時尚家居抽象畫,其形態是對正在拉小提琴的紳士進行設計的,畫面感極強,生動裝飾意味豐富,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充分體現了抽象法在形態模仿設計中的應用。在給模仿形態的特征抽象化的過程中要根據研究對象的知覺形象和觀念抽象進行研究,保證形態模仿對象和包裝造型設計之間有內在的聯系,既有抽象,又有高度的識別性。
(2)變形法
自然生物的生長環境由于容易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其形態沒有很強的秩序性和條理性。這要求設計人員要將造型特征要素進行重新地排列組合,讓形態具有條理性和秩序性,或者建立一個全新的秩序,將多種造型元素有條理地組織在一起,最終獲得協調統一、主次分明且完整而系統的全新設計形態。如圖2-3所示是變形餐具設計,將原本規則固定的餐桌以鋼琴形態作為模仿對象而進行設計處理后,使之有很強的趣味感。
(3)幾何法
幾何化是運用幾何的參數對自然形態進行歸納和總結的造型方法。歸納總結之后的形態具有很強的秩序感和幾何感。通過對模仿對象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將造型元素提取出來并將其以幾何的形態處理,將原始形態中不合理的部分修改,多余的部分刪減,最終得到規則合理且具有幾何感的造型。對模仿形態進行簡化處理要注意保留能體現形態特點的主要特征,這些特征讓形態具有很高的識別性。如圖2-4蜂巢燈設計,蜂巢燈是設計師在觀察蜜蜂的蜂巢造型后得到了靈感,將蜂巢的造型以幾何化的手段將其歸納,造型呈現很強的幾何感,對強烈的光線進行了柔和的處理,同時在燈具上留下了清晰的光影效果,增強了產品的符號感和生動感,讓觀者產生無盡奇幻的遐想。
(4)夸張法
變形和夸張也是對模仿形態簡化處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對模仿對象的主要形態特征進行突出表現和弱化次要形態特征,以及變化各個形態要素的位置或組合關系來獲得理想的設計形態,并使形態具有較高的識別性。
三、結語
通過對形態模擬的研究,學習和掌握形態模擬在包裝設計中的方法,可以提升設計水平和設計的能力。筆者通過認真的研究學習,深刻地認識到:通過合理準確的形態模擬,使得包裝富于多樣化,可以滿足消費者對于個性化的需求,賦予包裝設計以形態模擬語言,使包裝設計具有生命形態并增添了包裝的趣味性,提高了人與包裝的互動。
作者:于婷婷 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 上一篇:臉譜元素在旅游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 下一篇:2015全民創業大突破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