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地區城市設計分析
時間:2022-12-11 04:37:07
導語:生態地區城市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新時代的社會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城鎮化和城市建設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公共服務不均衡等問題日趨突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城市雙修”理念,以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城市轉變發展方式,有利于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簡單來說,“城市雙修”即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一方面是用再生態的理念,修復城市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是用更新織補的理念,修復城市設施、空間環境、景觀風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在生態地區,應用“城市雙修”理念創新城市設計的思路,有利于生態地區城市的科學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為此,本文從“城市雙修”理念與意義入手,對“城市雙修”理念下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的原則與措施進行深入探討,從而為生態地區城市設計提供參考。
1“城市雙修”理念與意義
城市與生態是緊密聯系的,“城市雙修”理念中結合了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兩大要點,在城市建設中提高了生態建設的力度與重要性。通過“城市雙修”,進一步落實生態理念,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與生態資源保護力度,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激發城市活力,形成生態城市的標志性名片,從而突出城市發展再生力。“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城市建設更符合當前現代化社會人們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多元化需求,為人民群眾打造具有生態價值與宜居屬性的城市,促進城市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2“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原則
“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能夠統籌城市建設與生態建設間關系,形成具有生態價值的城市,如何將“城市雙修”理念應用到生態城市建設與設計中,需要滿足以下原則:(1)以人為本原則。人作為城市的主體,引導城市建設、帶動城市發展、構建城市活力。城市建設與城市規劃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滿足人民對高質量美好生活的愿望為目的。在生態地區城市設計中,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核心進行生態城市設計。這需要結合城市中不同階層群眾的需求,使得城市設計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并結合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工作、生產等各方面內容,形成以人為核心的城市建設與設計。這種原則下的生態城市設計與建設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與人民幸福感,更能夠有效的突出城市建設與規劃的根本價值。(2)因地制宜原則。生態地區城市設計應更加重視城市的生態屬性,“城市雙修”有效結合了生態與城市兩大元素進行的理論研究,在生態地區城市設計中,需要有效的結合生態地區城市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城市設計與生態建設的元素,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在對城市現階段發展調查研究基礎上,結合生態環境的保護與開發情況,對城市生態規模形成綜合性設計,從而引導城市開發與系統治理,提高城市活力,創新城市生態資源。(3)綠色發展原則。“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需要有效結合自然生態環境,以綠色發展為城市設計原則能夠在設計中實現人與城市的和諧互動,協調城市與人、自然生態間關系,為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有利于推動城市的轉型發展,以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為方向發展,提高城市布局合理性,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
3“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措施
在“城市雙修”理念下,生態地區的城市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優化整合:首先,明確區域優勢,因地制宜落實生態城市設計。“城市雙修”理念為生態城市設計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基礎,這要求城市設計更加重視生態價值與生態屬性,在生態地區中的城市設計應以區域生態優勢為基礎進行設計,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城市環境與城市文化。因此在生態地區城市設計中,需要結合城市區域環境中的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傳統文化等進行綜合性設計,為城市生態環境的設計提供基礎的方向,也能夠較好的整合城市資源,打造城市名片。其次,加強城市配套設施建設設計。“城市雙修”理念加強了城市建設與生態建設的緊密聯系,其應用于生態地區城市設計中應更加深入并具有針對性。城市的發展不僅應重視經濟發展水平,也需要重視生態、人文等綜合性發展。生態城市設計需要應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強城市的配套設施建設設計。如在生態建設中,增加綠化帶、景觀花壇、排污設置、水循環系統等基礎配套設施,在城市建設中,增加公共基礎設計、城市空間景觀等。通過對城市配套設施的建設,能夠提高生態城市建設的實際質量。最后,創新設計理念。“城市雙修”理念為生態城市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設計理念上更應該不斷創新。例如在城市功能修復層面上,對城市建設污染提出新的處理方案,保留城市生態用地,投資再建項目等,為城市功能形成修復價值。或者在水體治理規劃中以海綿城市建設為理念,實現城市用水的合理管控,提高城市污水收集與處理質量,減少環境污染。通過在生態城市設計中應用“城市雙修”理念,需要創新城市設計的多種元素,不斷總結與創新。只有不斷創新生態城市設計理念,才能夠較好的發揮城市生態與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滿意度,從而為城市建設與城市發展形成推動力。
4結語
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著新時期社會發展進程,城鎮化建設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在城鎮化發展中,如何有效協調城市發展與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是主要話題,這對于城市名片的打造具有重要影響,也影響著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城市雙修”理念結合了城市與生態兩大要素,推行了在城市建設中融合生態建設、生態保護的建設理念,給生態城市建設與設計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基礎,也給生態地區城市設計形成了多種措施。在以人文本、因地制宜、綠色發展原則下,生態城市設計將進一步提高城市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書山.基于“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分析[J].居業,2019(7):31-32.
[2]蘇杰.探究“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J].建材與裝飾,2019(15):102-103.
[3]沈常紅.“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5):40-42.
[4]倪敏東,陳哲,左衛敏.“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以寧波小浹江片區為例[J].規劃師,2017,33(3):31-36.
作者:胡翯 單位:貴州省國土資源勘測規劃研究院
- 上一篇:城市生態景觀海綿城市設計分析
- 下一篇:網絡課程設計內容與實現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