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時期與平面設計思索

時間:2022-05-09 05:21:00

導語:新媒介時期與平面設計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介時期與平面設計思索

只要是提到平面設計,人們馬上就會想起海報設計,標志設計等工作。但是,實際上設計師并不是一個功能單一的職業。現代的社會,媒介的多元化發展、社會信息量的飛速增加以及信息傳播速度的急速加快,傳播環境由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設計師應該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傳媒是什么?信息是什么?設計的職能是什么?這些問題都應該得到自己的答案,否則,設計的內涵在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會日益稀薄。

1.新媒介時代與平面設計

近幾十年,科技飛速的發展,使得新媒介越來越參與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還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新媒介是什么,但是它已經讓群眾眼界大開,心領神會,人們已經開始關注新媒介了。什么是新媒介?新媒介產業聯盟的秘書長王文武對它的解釋非常清晰明了“:新媒介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新形態的媒體”。“受眾可以廣泛且深入參與(主要是通過數字化模式)的媒介形式”這是副總裁魏武揮對它的定義。還有學者把對新媒介的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對新媒體的界定,學者眾說紛紜,到現在還沒有確切的定義。但是,手機媒介、IPTV、數字電視、移動電視、博客、播客……各種新媒介迅速進入主流生活,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上新媒介大放異彩,可以肯定的是新媒介時代已經完全到來。(圖1為世博會上韓國館的新媒體互動裝置)就像200年前蒸汽機的發明帶來機械化進程,100年前電的發明帶來電氣化進程一樣,計算機技術正帶領人類從工業社會轉向信息社會。就像當初包豪斯的整合一樣,數學家、物理學家、計算機專家、藝術家、設計師、建筑師、音樂家、心理學家和大眾傳播學家應該再一次緊密合作,讓研究超越藝術和科學領域,從而讓創造性的發明和設計滿足人們在信息時代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這個新媒介環境下,人類數字化生存的需求和設計師對新的數字化信息生活的關注,必然使藝術設計的對象范疇和設計本身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現代設計的發展趨勢是,它不再局限于著重對象的物理設計,而是越來越強調對“非物質”諸如系統,智能化、信息娛樂服務以及數字藝術的設計,著重消費者的創造潛能的觸動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工作。

2.交互設計與平面設計

西方經濟學家有說,體驗經濟已經成為了產品經濟、商品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的一種新型的開放互動的經濟形態。在越來越富裕的社會里,我們的問題不再是簡單的溫飽問題。根據馬斯洛的層級需要理論,人們要買的也不僅僅是商品本事,更是自尊和自我價值實現等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體驗就是人們高層次追求的重中之重。這里所說到的體驗簡單的說就是以每個人的個性化方式參與其中,人與物的交互過程。這與新媒介對交互的需求是相一致的。用戶與你的產品交互,如果沒有一個積極的體驗過程,他們就不會使用你的產品。為了那些來使用的用戶,我們必須為他們設計一個協調的一致的,直觀明了的讓人愉快的體驗,這樣你的設計才會吸引人。

曾經,交互設計是涉及到“為用戶設計結構化體驗”的方法,這個義只是適用與傳統的軟件開發行業里。它也曾一度被歸為“界面設計”。不過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成熟,交互設計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它以活動為設計對象、以創造有意義并且合理的用戶體驗為目的、以廣義的人文價值觀為宗旨、強調用戶研究并著重學科之間的交叉。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新的設計方法學。交互設計關注“可能的用戶行為”和“系統如何配合和響應”那些用戶的行為。交互設計說起來好像非常神秘和高科技,不過實際上這些工作并不完全都是技術活,它的重點是理解用戶,理解用戶的工作方式以及思考方式。交互設計強調確定每一個呈現給用戶的信息的選項和順序,它關注于將影響用戶執行和完成任務的選項。這是一個很有名的用戶體驗的要素關系表(圖2),它以網頁設計為例清晰的歸納出了技術與設計之間的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復雜關系。

雖然在每個層面我們要處理的問題都很具體,但正是在我們了解每一層的具體內容以后,能讓每層之間的抽象關系變得更和諧。在最高層面上,我們關心網站所呈現的具體細節時,就不僅僅是一般視覺表現的問題,它已經隨著下面的決策而變的不同。視覺設計不再是一件簡單的關于美感事情,我們開始注意那些元素“運作是否良好”,開始關注對于前面的層面確定了的目標,視覺設計是否給予了它們足夠的支持效果,開始考慮到這個視覺外觀是否強化了每個層面的結構,使用戶可用的選項清晰明了。這里我們所做的平面設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平面設計,而是們在解決“彌補產品框架層的邏輯排列”的視覺呈現問題。細致的說就是,通過了解界面設計,我們考慮可交互元素的布局;通過關注導航設計,我們思考引導用戶移動的元素的安排;通過研究信息設計,我們決定那些信息元素怎樣分組和排列,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決定那些安排在視覺上應該怎樣呈現出來。設計師面對新媒介的機遇和挑戰,應該發揮傳統的經驗和優勢,同時充分了解新媒介的特征和技術要求,這樣才能豐富設計的內涵,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好的視覺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