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公路設計理念論文

時間:2022-06-15 08:32:22

導語:生態公路設計理念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公路設計理念論文

1西寧市生態環境現狀

青海省西寧市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位于東部季風氣候與大陸性氣候的接觸邊緣,氣候干旱,輻射較強,氣溫日差大,降水隨著海拔高度增加而呈現出遞增之勢。隨著青海省西寧市交通事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公路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加之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導致西寧市乃至青海省全省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如水土侵蝕程度不斷擴大,水土流失現象加劇,導致西寧市淺山地區植被稀疏,土地貧瘠,生產條件嚴重惡化。同時,土地荒漠化局勢加劇,導致其東部農業區春旱問題頻發,威脅著農業生產的安全。此外,隨著沙害的日益嚴重化,新青公路、青藏公路等長達四千多米的線路嚴重受到流沙威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通達里程的逐年遞增,使當地的生物分布逐步縮小,生物的多樣性遭到威脅,從而使西寧境內的生物物種總數減少20%左右。針對青海省這一生態環境逐步惡化的現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至關重要。而生態公路設計與建設理念的核心不是生態破壞之后的治理,更加注重其在設計與建設中如何實現不破壞與少破壞,以促進公路事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持續發展。

2生態公路設計及其設計理念

相較于傳統公路以公路的交通功能為主的設計理念而言,生態公路設計更加注重環境與公路的協調發展,要求在實現公路最基本功能的同時,做到最大限度地維護生物的多樣性,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即在設計中,更多地考慮將保護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納入設計之中,實施有效的生態恢復設計,從而實現公路建設的環境、社會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生態公路設計注重集成運用現代公路CAD技術以及“3S”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不僅提高了生態公路建設的設計效率,并為協調環境與公路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其設計理念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尊重自然,重視資源的高效利用與節約

正視與尊重自然,并充分肯定自然的價值,是生態公路設計的首要理念,其強調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與破壞,注重在生態公路設計中充分展示自然美,強調在公路建設中,應遵循“對自然環境與生態系統的破壞降到最低”的原則,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性,真正做到自然環境與公路建設的和諧發展。同時,生態公路設計中,倡導充分利用物質與能源,且在建設過程中,盡量減小對環境與資源產生的壓力,從而實現資源的可再生循環發展,做到使有限的資源能夠“物盡其用”,堅持“不破壞環境,節約資源即是對生態環境最好的保護”的原則,使生態公路建設中,充分重視減少對林地、農田等土地資源的占用與保護。同時,在施工材料的購買與使用過程中,注重環保材料的選用,且注重進行對不同價格與品質材料的對比,優選質優價廉的材料,對公路建設材料實現合理高效利用,全面提升生態公路的社會與環境效益。

(2)重視公眾參與,強調景觀設計

生態公路設計中,注重調動公眾參與到對公路工程建設評價之中,并充分收集公眾的意見與建議,從而實現公路建設得到公眾的高度認同,減少公眾對公路建設的抵觸,并充分重視與當地公眾的溝通,從而做到全面改善公路設計,提高對生態公路環境與景觀設計水平。生態公路建設突破了傳統公路過分注重安全與功能特性,忽略了公路使用者的視覺享受,在設計中未滲透景觀設計理念的局限,在重視環保理念的同時,也充分注重設計公路的景觀功能,全面體現公路景觀的生態美,從而為公路使用者營造優美的行車環境,避免行車單調性,降低行車心理壓力,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3)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長期以來,公路的建設與發展占用了大片的土地資源,損害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導致公路沿線的生物物種逐步減少,動物的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而生態公路設計中,充分體現出對公路沿線生物物種重視的理念,通過公路線形組合的優化設計,使公路建設與環境更加協調,從而使自然界物種多樣性得以長久維持,實現了生物物種的保護。

3生態公路施工建設探討

生態公路施工建設應嚴格遵循其設計理念,并結合工程實際,構建切實可行的生態公路建設模式。

(1)西寧市生態公路建設原則

生態公路是集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于一體的公路生態系統,建設過程中,應在充分重視地域環境與生物活動的不可分割性特征的基礎上,兼顧生態公路建設中的各種關系,確保生態公路建設區域之內的環境、土地以及生物物種等的自然屬性得到全面保護。基于此,西寧生態公路在建設實踐中,應嚴格遵循以下三種原則進行建設,實現環境與公路建設的協調發展。①遵循“三同時”原則在生態公路規劃設計之初,就應綜合分析其沿線存在的生態敏感點,并確保生態公路主體工程與公路生態環保措施進行同時設計、施工與運營,確保生態公路建設中對公路沿線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使生態公路沿線的生態環境特色得到充分保護。②生態環境恢復最快速的原則公路建設因受當地地質地形以及氣候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當地公路沿線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如土地分割、水土流失等。基于此,西寧生態公路建設過程中,應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前提下,采取生物、工程、農藝等各種措施,從而確保西寧地區公路建設沿線被破壞的生態環境能夠最快地恢復到平衡的狀態。③原生態保護的原則原生態系統是最和諧的自然結構,若遭到嚴重破壞,需要經過長期的演化才能實現新的原生態環境平衡。雖然在公路建設的后期通過邊坡景觀設計等實現了植草恢復,但隨著長時間的發展,植草會枯萎而死,難以實現真正的生態平衡。基于此,在生態公路的規劃設計與建設全過程中,都應滲透“生態保護”的理念,采取各類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護原生態系統。

(2)生態公路建設模式構建

綜合以上對西寧生態公路建設原則的探討分析,并結合生態公路設計理念,構建適應于西寧生態公路建設的模式。①生態公路規劃設計與施工生態公路的規劃與設計是其施工建設的依據與基礎,直接關系著生態公路的效果,是生態功能建設全過程的基本環節。在其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將“生態”與“環保”理念滲透到每一設計內容之中,確保每一規劃設計環節都能夠體現環境與公路建設的協調統一性。在規劃設計階段,應實施科學的現場勘查,并仔細查閱類似公路的生態環境評價資料,從而全面掌握公路建設沿線的區域生態特點與水資源、土地資源以及生物物種等資料信息,并在不同等級公路建設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合理布局,避免設計中出現重復設線等現象。例如,在規劃設計中,應注意避開流沙地段以及滑坡山體等不良地質地段。或者在公路沿線設置動物通道等,從而滿足動物聲息繁衍與覓食等需求。此外,在生態公路規劃設計中,還應靈活選用設計指標與標準,并確保公路結構物自身的行車安全與結構安全,確保實現公路結構物、路線等的協調,在設計中,應結合工程實際,不刻意追求“直、平、寬”,多采用卵形曲線或者S型曲線,采用利于美化的景觀擋墻、花盆式擋墻等邊坡防護結構。最后,在環境的景觀設計中,還應結合工程實際進行分段設計,在尊重自然協調性的基礎上,營造動靜結合的生態旅游景觀,再現公路沿線的自然生態美。在施工中,應樹立起文明施工與環保意識,在進行合理施工設計基礎上,并積極采取措施保護原生態環境。在施工中,應強化施工管理,確保及時清除殘留材料,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避免噪聲大的機械設備進行夜間施工與輸送,并制定嚴格的環境監理機制以及施工驗收機制,保障生態公路施工達到標準。②生態公路運營及其管理在生態公路建設中雖然采取了一定的環保措施,但由于氣候等因素的影響,環保措施的效果可能慢慢退化,基于此,在生態公路的運營過程中,應實施有效的養護管理。同時,還應對其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等污染物進行防治。例如,對公路汽車尾氣的排放情況進行定期檢測等,完善危險品運輸規范機制等。此外,還應積極建立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機制,將環境事件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③生態公路建設的技術創新在生態公路建設過程中,應充分結合科技優勢,加強公路建設的技術投入,如“3S技術”、航空攝影測量技術、空間分析技術以及公路CAD等技術,為生態公路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全面提升生態公路建設水平與質量。

4結論

生態公路是我國公路建設中的一種新理念,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在設計與建設實踐中,應根據生態公路設計理念與原則,并結合工程實際,將“生態與環保”的理念貫穿于生態公路設計建設的全過程,從戰略角度,實現經濟發展、公路建設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作者:李景超 單位: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測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