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探討
時間:2022-07-20 09:58:10
導語: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形勢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延伸,視覺傳達設計促進了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視覺系統是人們感知現實生活的重要系統,優秀的視覺創意設計,可以有效地將信息傳達給大家,使其更加明確。隨著電視節目和信息化的發展,視覺用于傳達信息的作用與價值也開始日漸突出,讓人們的視覺感得到有效的滿足,給大眾的精神需求帶來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文章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內容,之后結合兩者的特征,找到視覺設計和信息設計之間的異同,分析二者的融合趨勢,闡述一個全新的認知,以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信息設計;創新
一、問題的提出
人主要是依靠五官來接受信息的,并且眼睛屬于最為重要的感官。視覺傳達設計即屬于對“眼睛”的信息傳達,其在信息化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不少企業就會運用視覺傳達設計來實施廣告設計,通過信息的傳達,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受眾,擴大商品的宣傳,從而達到促銷的主要目的。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一些電影中的制作、動漫的設計、藝術繪畫等都會運用到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中最為突出的兩個方面就是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只有將這兩者的目的表達出來,探究不一樣的特征,那么長久下去,才可以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鑒于此,如何通過視覺傳達設計給大家帶來美的享受?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信息”與“視覺”異同點是哪些?如何有效地融合?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眾多學者需要探究的重點內容。
二、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特征
(一)視覺傳達設計
當前,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對于視覺傳達設計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設計概論》和《辭典》中,雖然詮釋的內容不一樣,但是所表達的內涵是一致的。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視覺傳達設計也開始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將符號、媒介和傳達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現實的生活中,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以語言為主體的交流途徑,采用視覺符號或者視覺媒介的方式,完成信息的傳達,達到可視化的體驗。從本質上看,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主要是在感官的基礎上,使用視覺感知設計符號,在經歷了大腦的優化與加工之后,就可以將圖形、圖像、文字、色彩、空間等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整合和組織、搭配、創新之后,就可以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達出來,完成過程建設。在不同的時期中,視覺傳達設計存在較多共性,這些共性可以在不同的環節中,強化視覺設計的創意性,統籌發展,加大基礎建設。例如設計籌劃、信息概念等內容,都是基于媒介特征的現實需求,幫助處于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擴大信息的獲取渠道,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傳達信息,保持核心建設,為以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視覺設計
視覺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可以使用視覺的表現,給大眾帶來不一樣的吸引力,達到不同的信息傳播效果。視覺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歷程中,需要結合“效果”,進一步調動大眾的“看”,激發興趣,保持信息的有效傳遞。例如,視覺設計在現實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廣告、海報、品牌的商標等,全都屬于視覺設計的范疇,可以將視覺化的創意與表達呈現于人們的視野中,并保持圖像語言的精確性,進一步解決缺陷性的問題。在實用性的價值中,獲取概念性的信息。對于受眾來說,引導他們的行為出現改變的并不是產品的設計效果,而是信息的傳達。
(三)信息設計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為社會的各個領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實施信息傳達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使用信息設計的方式,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加大數據轉化,展現不一樣的二維效果。例如網站網頁、電子地圖、軟件的界面等都屬于信息設計的范疇。在可視化的設計中,信息設計更為復雜,需要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整合,并且加大受眾者的理解,保持產品與終端設計的完成性。但是,信息設計需要在視覺設計的基礎上實施延伸,更傾向于增強受眾者的體驗,加大強調的價值,滿足現實的信息需求。
三、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的異同
(一)“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的差異性
第一,專業技能。在實踐的過程中,視覺設計需要設計師可以精確地對市場的需求進行了解,并且需要以受眾為本,掌握印刷技術基礎,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增強思維發散的能力,加大藝術的表現力。從本質上看,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信息設計需要保持項目的獨立性,并且會涉及到很多專業,需要在學科規劃下,運用團隊的力量來完成設計。例如在進行信息設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具有工業設計的相關知識,還需要人機工程學的相關知識,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數字技術相關知識等。在設計的時候,需要這些方面的人才,相互配合,相互溝通,才能完成信息設計,做到密切與受眾者之間的關系。第二,信息載體。從本質上看,視覺設計也被稱之為平面設計,更加傾向于靜態與二維。雖然信息化已經融入了大家的生活中,但是有些信息載體還是使用傳統的期刊和報紙,將圖片或符號傳遞給大家。一般情況下,視覺傳達設計的主題比較鮮明,保持了很強的完整性,可以給大眾帶來主觀的感受。信息設計需要在數據影像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三維的立體動態,使用電腦或者其他的載體,保持了信息的精確性,雖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還是能夠展現很好的用戶體驗感。第三,檢驗標準。對于視覺設計來說,在傳播的過程中不管是形式表達還是傳播的方式,都相對的比較柔和,但是需要在長期的建設中,進行演變,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換句話說,就是消費者的觀念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的,需要在長期的傳達之后,才可以達到,檢驗的標準也就很難確定。視覺設計的成效基本上就是看有沒有給后期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對于信息設計來說,不管是傳播還是表現的形式,都會受到直觀效果的影響,表達出來就會比較熱烈。此種方式的檢驗標準就比較容易確定,只要使用終端大數據的信息就可以詮釋基礎,收集受眾者的喜好,分析消費者的行為和習慣,在整體的統籌規劃之后,就可以明確是不是可以符合大眾的喜好,體現了很強的實用性價值。第四,設計權利。首先,從視覺設計的角度看,主要包含設計人員、傳播媒介、信息受眾等幾個部分,在思考的過程中,需要分析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視覺設計,很難對受眾者的感受進行一個有效的定位,只能依靠經驗辦事,很容易忽視受眾者的感受,甚至設計主體主要關注的是設計與傳播者,對于傳播的結果,精確性不高。但是,信息設計就可以很好地使用大數據,對消費者實施精確的定位,還會以受眾者為本,思考信息接收人員的情感,分析不一樣的消費觀念;并且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建設和推廣。信息設計的成果中,大眾對其的滿意程度要遠遠高于視覺設計,并且可以有效地引領消費者的行為。
(二)“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的聯系性
從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的融合方向看,第一,兩者之間的設計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優化消費者的生活,完成藝術和實用價值的雙重融合,并且還需要合理地解決成本問題,為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兩者之間設計的方式是一樣的,都需要在單向的視覺流程和曲線的視覺流程里找,關注重心、反復、導向、散點等方面的內容設計。例如:單像視覺流程需要在豎向視覺方式中,保持電影海報的穩定性。中軸線可以結合實際,上下地移動,給受眾者傳達直觀的感受。在導向的流程設計中,可以使用文字的方式對海報進行設計,加大視覺引導。因此,兩者在融合的過程中,可以將視覺設計元素進行信息設計加工,還可以將視覺設計要素與現代信息風格融合,達到“1+1>2”的設計效果。雖然這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對立,但是可以在科技的整合中加強這兩者的融合。
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視覺設計相關人員,需要在思維的整合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專業技能。根據“視覺設計”與“信息設計”的異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大兩者之間的趨勢融合。同時3D技術的迅速發展,也為優勢互補體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契機。依靠科技的發展方向,完成兩者之間的融合,以此來更好地為大眾服務,最終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李斯.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品牌與視覺形象的融合途徑探究——評《城市品牌形象系統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11).
[2]白雪.視覺傳達專業在新媒體語境中的發展及改革思路探究——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例[J].藝術品鑒,2017(07).
[3]張睿.新思維設計理念下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評《視覺傳達的設計思維(原著第二版)》[J].中國教育學刊,2020(03).
[4]董衛華,廖華,詹智成,劉兵,王圣凱,楊天宇.2008年以來地圖學眼動與視覺認知研究新進展[J].地理學報,2019(03).
[5]文月.淺析環境視覺設計的環境意識——以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院導視系統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7(07).
[6]嚴萬祺.深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的啟示——以常熟理工學院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23).
[7]葛田田.以專業競賽為任務驅動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為例[J].藝術科技,2019(02).
[8]夏潔穎,劉捷,劉洋,魯玉.高職院校“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探索——以設計構成課程為例[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9(01).
作者:張欣 阿倫娜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設計藝術學院
- 上一篇:傳統書籍設計對情感化設計的重構
- 下一篇:發射覆蓋技術對數字廣播電視的應用
精品范文
9視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