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問題試議

時間:2022-01-12 03:22:58

導語: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問題試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問題試議

一、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我國對注冊會計師從事審計業務有相應的制度規定,注冊會計師并不能夠以個人名義接受委托,注冊會計師要從事相應的業務,應該先加入一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換句話說,在審計業務關系中,注冊會計師與被審單位之間沒有直接的受托審計關系,這種制度的優點是有助于保障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過程與形成審計意見時的獨立性,但如果會計師事務所在承接業務時未考慮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業務勝任能力與被審單位管理當局的誠實性,對審計項目缺乏應有的質量控制,就容易導致事務所與注冊會計師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只顧增加收入與降低成本,從而增加審計風險。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理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加之社會信用制度不健全,整個社會彌漫著一股“交易”之風,不管是單位還是個人都從“理性人”出發,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誰愿意將自己置于不利的處境,因此追逐利潤成了很多單位和個人的價值取向。按照本來的目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成果的用戶是“預期使用者”,目的是保證或提高審計對象信息的質量,強調獨立性和專業性,要提供審計結論。但是基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尤其是眼前的短期和即期利益,使得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往往為了攬活,沒有充分考慮到注冊會計師的工作量和業務能力,甚至出現極端的“三方合謀”(被審單位/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共同尋租的情況,審計質量得不到保證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監督機制的缺乏。眾所周知,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性,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涉及到眾多投資人的切身利益,審計是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而產生和發展的。權力的分散,客觀條件的約束,復雜技術的約束,趨利動機,調和矛盾的需求,降低風險的需要都影響著審計質量。就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而言,審計人員角色定位的歷史演變及評價先后經過了“警犬”,“看門人”,“經濟警察”等階段,尤其是到“經濟警察”這一階段之后,人們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的評價和期待都越來越高,加之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尋租腐敗行為較多,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的監督,提高其質量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但是,當前我國不僅僅是相關的法律法規缺位,很多內容靠一些行政法規來規范,在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會計師的行業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多問題,加上媒體和公眾對于相關專業內容的不了解,信息的公開度低等問題,使得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的監督較少。

二、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被審單位對審計質量控制的戰略重視。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競爭性空前加劇,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絡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空前提高,企業的聲譽和形象往往能夠被大面積的顧客知曉,而信譽和形象作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對企業的競爭力提高,市場的擴展,客戶關系的維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從長遠來看,良好的企業審計報告,有利于增強投資者和公眾對企業的信心,能夠為企業贏得聲譽和形象,弄虛作假,一旦敗露,對企業而言,都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因此,被審單位對審計質量控制應該從戰略上予以重視。

(二)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素質。就職業技能素質而言,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審計人員應當具備與其從事審計業務相適應的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工作經驗。就職業道德而言,注冊會計師應當具備獨立、客觀、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等方面的基本道德。此外,可以職業行為、技術準則等方面構建注冊會計師的職業評價準則,這樣有利于為衡量和評價執業質量提供依據,有助于規范審計工作,有助于增強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的信任,有助于維護執業界的權益,有助于推動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

(三)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對審計質量的控制。審計質量控制應是整個會計師事務所考慮做好的工作,因為如果不是由會計師事務所實行全面控制,質量控制就難以達到最佳效果。質量控制是由控制政策和程序構成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審計專欄保證審計質量符合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一般來說,人們稱會計師事務所按照質量控制準則要求建立和運用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為該所的“質量控制制度”。這些需要加強如下幾個方面的關注: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職業道德規范,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人力資源,業績評價、薪酬及晉升,項目負責人制度,業務執行,業務工作底稿,監控等。

(四)加強監督機制建設與完善。首先,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提高相關制度的層級,使得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質量控制能夠有法可依,完善《注冊會計師法》的規定,《公司法》的規定,《證券法》的規定,《刑法》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其次,應該加強內部監督,企業和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都應該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加強公司治理,構建有效的層級監督機制。再次,要增加公眾監督,要增強公眾的審計監督意識,對違反審計準則等的審計行為要及時進行揭發。審計工作的每一環節都要向社會公眾披露,使公眾有資料可依,可以清晰地對審計工作進行監督。

三、結語

在審計業務中,由于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低下,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不夠,對被審計單位情況了解不夠,審計程序不當,沒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審計證據不充分,沒有恰當的審計工作底稿,對客戶舞弊的研究與重視不夠,欺詐行為的存在等都可能導致審計風險。而這些風險的背后,都與信息不對稱有著密切關系,本文認為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注冊會計師與被審單位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注冊會計師自身的職業素質,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監督機制的缺乏。就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方面,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一是加強被審單位對審計質量控制的戰略重視。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二是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素質;三是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對審計質量的控制;四是加強監督機制建設與完善。

作者:王景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