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探索
時間:2022-09-29 10:25:06
導語:貧困地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是當今社會面臨的重大難題,我國北京奧運場館建設的鳥巢和水立方每年也要投入上千萬維護費用保障場館正常運行,即便在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在體育場館的投資建設、運作、經營管理上也無固定模式借鑒。因此,貧困地區體育場館必須加快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多種經營管理模式運行的局面,方能維持場館的長久生存。為此,筆者提出三點思考:
一、強化實現體育場館設施所有權、經營權相分離
隨著政府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體制完成,有條件實行企業化管理的體育場館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需求進行改革,實行經營性管理。地方文化體育局作為政府體育行政部門,長期以來承擔著體育場館所有者的職能管理部門,各場館的經營權雖然源于所有權,但法人產權一旦形成,所有者便不能再直接參與產業實體,干預各場館的活動。目前場館的管理和經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主管部門和政府的統一調控,沒有自主經營管理的實權,不少場館雖已實行產業化運作,但所有權與經營權并不明晰,難免出現權力的虛置和錯位。
二、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模式選擇
對于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的選擇,應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需求,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作用,堅定企業化改制的改革方向,選擇適合的改革方式以創造更多更好的綜合效益,具體操作模式可選擇以下幾種:(1)股份制經營管理。即所有者以場館資產入股并控股(股權高于50%),租賃經營者(經營公司)投資參股低于50%,并與所有者簽訂經營協議。經營收入除日常支出和負擔小型維修外,盈余由所有者與經營者按股份分成。顯然,這種經營管理方式,不僅使所有者具有控股的權力,而且降低了經營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益。既擴大了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滿足了廣大居民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要,也提高了職工的待遇和積極性。(2)承包式經營管理。在不改變所有者性質的前提下按照體育場館所有權與經營權完全分離的原則,以承包經營合同形式確定所有者與經營者間的責、權、利關系和承包年限,使承包人根據體育場館的自身條件和體育健身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承包人按合同書規定,每年向所有者交納一定的租金,并負責體育場館日常管理和設備維護、維修。而大型的設備更新、維修則仍由所有者投資。對于承包后的體育場館,要求不能改變其為大眾提供體育健身服務的性質,必須保證為全民健身和運動訓練提供場地保障,但對所提供的各種服務都要收費,其收費標準應由場館主管部門會同物價管理部門共同制定并在合同書中標明,承包人必須嚴格執行。對場館原有職工承包人有選擇是否留用的權力,對調動職工的工作熱情起到了積極作用。(3)委托式經營管理。這是體育場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程度較小的一種經營管理方式。即場館所有者通過一定的方式選派經營者作為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負責人,所有者經營體育場館,所有者不直接參與經營管理。委托管理方式并不改變體育場館為大眾體育健身和運動訓練、競賽提供場地服務的性質,僅是變換了體育場館的經營主體,其結果是把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帶進體育場館的經營活動當中,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委托經營管理是目前體育場館管理體制改革較為現實的選擇方式。(4)企業化管理操作管理。不具備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條件的體育場館作為過渡性措施,也應采用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方式,加強經營管理,盡力提高經濟效益。體育場館實行企業化管理,有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需要解決。一是理順體育場館管理的體制,給予場館更大的經營管理自主權,為今后整體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明確國有資產的授權經營責任。可采取對原有非經營性資產進行清產核資,按規定和程序轉換為經營性資產。確定投資方式與投資程序,明確場館對經營資產處置的權限,對國有資產變更和增值、經營利潤和收益、利潤如何分配以及分配方案,都須按照企業經營管理程序依法進行財務管理等措施進行控制。三是要參照企業法對企業化場館實行規范化管理,充分發揮場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資源和人才發揮到最大效用。
三、影響貧困地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
體育場館經營模式的選擇對其經營狀況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貧困地區體育場館如何根據其自身的特點選擇科學的、適宜的經營模式,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影響貧困地區體育場館經營模式選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體育場館自身的狀況。體育場館自身的狀況是影響其經營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體育場館自身的狀況包括體育場館的功能、規模,可以開展的運動項目,可供開發的場館面積和室內面積,配套的沐浴室和更衣室及健身房等方面是否完備。(二)體育場館的經營定位與潛在服務對象。體育場館的經營定位對其經營模式的選擇也有較大的影響。體育場館的經營定位主要是通過其經營內容來反映,是以競賽表演業為主要的經營內容,還是以全民健身為主要的經營內容,是以提供健身場所為主,還是以提供體育培訓服務為主要經營內容,對體育場館經營模式的選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體育場館經營的潛在目標即顧客的選擇對其經營模式也有較大的影響,如體育場館的目標顧客定位在高收入階層,那么對其經營模式的選擇也有較高的要求。(三)體育場館的地理位置。在已建體育場館的地理位置是影響其經營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在貧困地區也不例外。體育場館分布在繁華的市區還是在偏僻的郊區,其經營模式一般都會有所不同,如分布在社區和住宅區附近的體育場館一般應由所有者自主經營。此外,體育場館所在地附近的配套設施是否完備對其經營模式的選擇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四)體育場館所在城市或地區大眾的消費水平。體育場館所在地的大眾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是影響體育場館經營狀況的重要因素,對體育場館的經營模式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大眾的消費能力非常有限,體育有效消費需求不足,即使采用先進的經營模式也是徒勞無功。今后貧困地區體育場館經營模式的選擇可以根據上述影響因素,并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進程及具體的改革目標進行綜合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和論證,選擇適宜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貧困地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綜合效益,推動全民健身向縱深方向不斷發展。
作者:李映 單位:昭通市文化體育場館管理中心
- 上一篇:國有林經營管理體制初探
- 下一篇:談領事館遺址保護與旅游文化資源開發
精品范文
10貧困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