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沙棘林改造與經營管理探討

時間:2022-11-28 03:10:19

導語:退化沙棘林改造與經營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退化沙棘林改造與經營管理探討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在生態脫貧進程中,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前景,在全省范圍內啟動沙棘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實施退化沙棘改造經營管理為基礎,對山西省沙棘資源狀況、沙棘改造技術、經營管理技術等幾個方面進行探討,以其為退化沙林改造提供借鑒,為林業生態扶貧找到新途徑。

關鍵詞:沙棘;現狀;改造;經營管理;脫貧攻堅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胡頹子科沙棘屬,耐旱、抗風沙,根系發達萌蘗力強,是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兼備的造林先鋒樹種;沙棘是藥食同源植物,果葉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是世界植物群體中公認的維生素C之王。山西省73個縣(市、區)均有分布,特別是貧困山區有大量天然沙棘資源。沙棘在其適生區域內所營造的生態林,保持原有生態效益的前提下,經過人為改造和經營管理后,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巨大潛力。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個戰場打贏兩個戰役”的部署要求,山西省在生態脫貧的進程中,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前景,將沙棘作為主打品種之一全面推廣,在全省范圍內啟動沙棘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把“小灌木”做成“大產業”,2017年完成沙棘林改造2.34萬hm2。沙棘林改造項目涉及19個貧困縣,4個深度貧困縣。

1沙棘資源狀況

1.1資源現狀。山西省是沙棘資源大省,但沙棘多呈野生分布,群體密集生長,老幼參差不齊,全省現有沙棘林面積23.37萬hm2,其中天然沙棘林21.09萬hm2,人工沙棘林2.27萬hm2。主要分布在呂梁、忻州等地區,右玉、左云、和順、沁源也有一定規模的沙棘林。據不完全統計,呂梁地區有沙棘林約4萬hm2,主要分布在嵐縣、方山、交城、文水、交口等縣;忻州地區有沙棘林8.67多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岢嵐、五寨、神池等縣。1.2利用現狀。近年來,山西省堅持將沙棘發展和后續產業同步考慮,著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沙棘企業,逐步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沙棘加工企業80多家,涌現出呂梁野三坡沙棘有限公司、山地陽光生物有限公司、山西五臺山沙棘制品有限公司、山西綠都沙棘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山西塞上綠洲有限公司等20多家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加工企業。這些加工企業每年消耗沙棘量5萬余噸,來自于山西省實際供應量2萬多噸,有大約3t缺口靠外省供應。1.3經營現狀。山西省現有沙棘林為生態林,均未進行改造經營管理。現存天然沙棘林大都呈團塊狀分布在高海拔黃土山區梁卯頂、背陰坡和溝道內,老化、分布分散、結果量少,交通困難;人工營造的沙棘林,初植密度大,雄多雌少,通風透光差,掛果率低,結果量少,采摘利用率低。

2改造技術

為把全省的沙棘資源優勢轉變為工業原料優勢,需對現有沙棘林進行科學改造和經營管理,提升沙棘產量和效益。退化沙棘林改造和經營管理是在沙棘雌雄株鑒別的基礎上,采用開道留帶、調節雌雄比例、復壯更新法等改造措施和除萌除蘗、定株撫育、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保鮮等經營管理技術,實現通風透光、促進結果、方便采收、調整雌雄株比例的目的。2.1改造區立地條件。沙棘林改造的對象不是立地條件不好、降水量少、林分質量差的沙棘林,而是對立地條件優越、林相完整、樹齡處于成林和成熟階段、有改造價值和社會經濟需求的林地,實施退化沙棘林改造工作。因此,改造區立地條件適宜海拔2700m以下山地陰坡、半陰坡,坡地<15°,交通方便,改造后仍保持原有生態效益,不會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林地。2.2沙棘雌雄株鑒別。沙棘是雌雄異株樹種。為了提高沙棘產量,撫育改造好成林,使雌雄比例適當,改造前需進行沙棘雌雄株鑒別。從外觀上鑒別沙棘雌雄株,必須在生殖期內進行,而且要經過細致觀察才能找出其細微差別。2.2.1生長期外觀鑒別。雌雄混生的沙棘林中,一般雄株高大、直立、生長旺盛,葉色濃綠,枝葉茂盛。2.2.2花期外觀鑒別。雌花芽十字形,雄花芽四棱狀塔形,冬態雄株的花芽大而飽滿,長約8~9mm,雌株的花芽較瘦小,長約3~5mm。雌花開放同展葉同步進行,開花期間雌花上部有4~6片小葉,葉片能改變氣流運動方向,以適應風媒傳粉,使花粉容易落在柱頭上。因此,開花期雌株看上去葉片較多。雄株在花期只是樹冠頂端長勢較強的枝頂展葉,不伸長生長。每一雄花序頂并不展葉,只有當花期過后才大量展葉,所以,雄株在花期葉片較少,樹冠上部都是累累的短簇花序,呈赤褐色或淺黃褐色。2.3主要改造措施。2.3.1開道留帶。現有沙棘簇狀連片生長,不利于施工和果實采摘,需進行采伐開道。根據地形開道寬度2.0~3.0m,保留帶寬6.0~8.0m,伐樁高度不超過5.0cm。采伐剩余物集中堆放或粉碎還田。平地沙棘林改造,留帶方向以南北向為宜;坡地沙棘林改造,留帶方向應與等高線平行。2.3.2調節雌雄比例。調整保留帶內雌雄株的搭配比例,以除雄留雌的方法進行,使其逐步調整到雌雄株比8∶1。在春季樹木未發芽前或秋季樹木落葉后,對雄株進行伐除或移植,除雄時,保留生長勢強,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強壯雄株,砍除生長密集,生長勢弱,生長不良,有病蟲害的雄株。也可將稠密處的雌株挖出,補植于除雄后的空地處。保持沙棘林株行距和雌雄株的搭配均勻。2.3.3復壯更新法。復壯更新法主要包括平茬、截干、重剪復壯。平茬是將沙棘根莖5cm以上部分全部剪去,使之重新萌發新枝條,并從新萌發枝條中選擇通直、粗壯的主干。截干,雌株一般在主干80cm左右處截干,從當年主干上萌發的枝條中選擇保留2~3個枝條,重新培植結果冠型;雄株一般在主干100~120cm處截干,從當年主干上萌發的枝條中選擇保留1~2個骨干枝,可在春季進行。重剪復壯,苗齡在16a以上,全蓋度林分,以重剪復壯為主。可對林地里的樹木枝條逐步進行縮剪,對徒長枝、下垂枝、干枯枝、膛內過密枝、病弱枝及外圍結果弱枝進行剪除,利用2~3a完成其更新修剪。

3經營管理技術

3.1除萌除蘗。沙棘林改造后進行除萌除蘗,采割帶間、帶內萌條及根蘗苗可用作飼料。也可以深耕帶間空地、間種中草藥等進行除萌除蘗。3.2定株撫育。沙棘植株進入盛果期后每隔2a,在春季及時剪除過密枝條、病枝、斷枝及干枯枝,保持植株呈灌木狀。對長勢弱、苗齡在16a以上的沙棘植株要進行復壯修剪。結合中耕除草、采收果實、進行整形修枝,更新結果枝組,加固整地工程。3.3病蟲害防治。采取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及時防治沙棘木蠹蛾、天目毛蟲、枯梢病等病蟲害,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3.4果實采收。秋季沙棘落葉或冬季果實上凍后,剪除2a生結果枝收獲果實。沙棘果實成熟時,莖上沒有分離層,沙棘果實可以在樹上保存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下一次收獲季節都不會掉落。就維生素C含量的變化而言,維生素C含量在成熟和接近成熟時最高,在成熟時下降。沙棘油含量在果實成熟兩周內最高。因此,從果實營養成分的變化來看,最適合在成熟前后收獲果實。收獲沙棘果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①手工采收法,可以結合整形修剪,把沙棘枝條連枝帶果剪下,然后手工摘下沙棘果實,這種方法效率低,比較費工。②機械采收法,采用吸入裝置和打落裝置采收果實,這種方法要比人工采摘提高工效1.5~2倍。③化學采收法,在沙棘果實由綠變黃快成熟時,噴灑40%乙烯利進行催熟采收。3.5保鮮。沙棘果實的貯藏條件非常嚴格。如果新收獲的沙棘果實暫時不能出售,那么必須將其儲存起來。沙棘果實必須在通風、無有害氣體、低溫的環境下貯藏。一般適宜的溫度為1~5℃,相對空氣濕度應該保持在90%~95%。冬季采收的沙棘果,可將沙棘果實堆上灑少量的水,把沙棘果冰凍起來。為了保持清潔,可以在果實堆上鋪一層塑料薄膜或覆蓋些柴草。3.6經營機制。在沙棘林改造和經營管理過程中,采取“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可以在春秋季開展工程造林,夏季實施沙棘林改造,冬季進行沙棘林經營管理、果實采收,拓寬了合作社業務范圍,延長了作業時間,貧困群眾也可以獲得資產性收益、勞務收入、產品收入,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內在活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4結語

山西沙棘林改造和經營管理實施不到一年,改造后的沙棘效益不是十分明顯,但根據調查,鄂爾多斯的沙棘改造后,平均公頃產7500kg,最高可達到12000kg。試驗結果也表明,經過改造和經營管理的沙棘林,改善了通風透光條件,提高了光照強度和土壤溫度,調整了雌雄比例,從而促進生長,樹冠體積翻倍,果實產量明顯的提高。改造后4a,開道留帶的產果量是對照林區的6倍,調節雌雄比例、復壯更新的產果量是對照林區的10倍,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找到新途徑。

參考文獻:

[1]宗德祿.沙棘生態經濟林改造技術[J].陜西林業科技,2006(4):92-94.

[2]耿煥忠.山西翅果油樹資源及可持續利用研究[J].山西林業,2017(5):34-35.

[3]田力,折光州,安向明,等.橋山林區天然沙棘林改造試驗初報[J].陜西林業科技,2012(3):42-43.

作者:王永勝 單位:山西省林業技術推廣和經濟林管理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