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管理智能+數字化模式分析

時間:2022-06-17 11:46:34

導語:企業經營管理智能+數字化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經營管理智能+數字化模式分析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行業和網絡技術在不斷變革,人們的生產生活與智能化、網絡化密切相關,大數據、智能化等也逐漸運用到企業管理方面。面對時代的挑戰,許多企業正在根據自身實際形勢發展,改變管理理念,企業經營管理逐漸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相融合。論文通過調研M企業,根據企業管理的今夕對比,給出相應建議,加快企業管理層面的現代化速度,為更多人提供服務平臺,促進就業發展。

【關鍵詞】企業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就業

1引言

為積極響應國資委提出的“加強精益化管理,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政策,本文根據實際情況對濰坊M企業進行管理層面與互聯網技術結合使用情況的調研。探究現代中小型企業管理發展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新方式,管理方式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結合發展的新趨勢,為青年就業提供一定的幫助,促進就業的發展。

2數字化管理

2.1時代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邁進數字化發展的新階段。數字化時代帶來了全新的商業環境,中小企業將實現經營、戰略、運營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數字化轉型,這將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而傳統的績效管理所能產生的效果越來越弱。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工商業克服了許多不便因素的限制,傳統商業模式如叫賣等方式也逐漸消失,隨之替代的是“互聯網+”線上線下銷售模式。世界在不斷變革當中,經濟全球化、競爭國際化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企業管理環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1]。研究表明,中國超過4000萬家的企業,在面臨著激烈的市場挑戰,業務模式復雜多變,協調難度加大,按照傳統方式進行銷售推廣和企業管理弊端越來越明顯,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浪潮已經勢不可擋。在這種情況下,傳統企業正面臨著信息化的機遇與挑戰,這也進一步表明企業需要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2.2數字化轉型對策分析

2.2.1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管理數字化轉型(digital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數字化轉換(digitization)、數字化升級(digitalization)基礎上,進一步觸及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為目標的高層次轉型[2]。該模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對企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企業管理階層需要從戰略層面根據自身的業務進行數字化轉型研究。本文在前期調研過程中發現,M公司目前發展的業務主要是制造和銷售行業,在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想提高自身的利潤,需要找準發展定位,加強數字化統籌協調和戰略規劃。在采購原材料方面,企業生產管理部門須建立起以數字化運營為中心的體系,使企業在采購方面形成一條龍模式,縮短時間,減少自身企業成本。2.2.2把握數字化轉型發展要求“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經過疫情的大考驗后,我國目前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經濟復蘇,這離不開企業的發展運營。全球市場經濟普遍呈現出下滑狀態,此時,把握數字化轉型發展要求是提高企業運營的有效舉措。濰坊市一家企業———M公司在企業采取數字化采購信息模式,允許部分數據共享,通過數據分析等模式采取高效決策。公司內外部共同打造互聯互通的技術支持和共享平臺,實現產品、設備、用戶的多維全程管理,構建全新管理和運營模式[3]。2.2.3注重企業數字化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M企業注重“互聯網+”科技創新與應用,具體表現:在培養和引進數字化人才的同時,著力打造企業數字化運營團隊。通過數字化團隊的運作,達到商業、業務和技術的完美結合,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保障。2.2.4構建企業共享數字化平臺企業數字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4]。為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M企業推進企業內部與外部相結合的數字化平臺建設。在采購與銷售方面,M企業改變傳統的零售模式,轉型為多平臺銷售,從而推進數字化在采購、設計、生產、營銷和后勤服務等全過程的應用。這樣可以促進企業各部門的配合程度,方便將每個團體緊密聯系在一起。2.2.5推動新時代的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分析簡單來說就是指對規模巨大的數據進行分析。在疫情好轉的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大數字化開始逐漸運用到各個行業領域,醫療衛生、保健、企業發展等,都在不斷拓展數據采集范圍,從而加大對相關數據采集廣度和深度的研究。

2.3數字化管理的意義

通過運用現代數字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管理模式,逐步確立起溝通快捷、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反應速度、處置及時、運轉高效的監督機制,全面提高經營水平,實現企業管理數字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的目標。

3智能化管理

3.1時代背景——新工業革命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正在由大數據智能化管理引領,對現在和未來的經濟與發展將產生很大的影響。新工業革命發展到現在,有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彰顯出一定的劣勢,現階段研究發現,企業的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應對其進行階段性總結,并提出新的要求與目標,以便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奠定基礎。

3.2企業智能化管理的基礎元素

①智能管理培訓:人工智能在不斷發展,智能機器人層層出現,企業升級轉型與管理過程中可以發現,許多工作在運用過程中,往往智能操作效率更高,實用性更強。因此,應該加大其對企業人員的智能管理培訓,通過專家調研、講座論壇等形式,由公司高層領導牽引,定期開展智能管理培訓工作。②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發展:在當下社會發展中,智能化管理在各行各業的融合速度非??欤行Ц淖兞水斚聦嶓w經濟的發展方向。因此,在現階段必須積極進行智能化管理和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探究,例如,在當下傳統產業中積極發展“機器換人”[5],將人工制作流程規范化寫入電腦代碼使其編程化,以實現對生產力的解放,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在當下還可以通過建立智能工廠試點的方法來探究智能化管理應用模式,不斷對融合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優化和處理。③推進大數據平臺的建立:許多國內企業受到國外一些政策的壓迫,為尋找新的發展路徑或改進新的模式,對大數據的分析與構建相對疏忽。而當下國內大數據管理工作相對來說缺乏統一的標準[6]。以此來說,為更好地幫助中小型企業轉型與升級,在當下企業應該重視對大數據平臺的建立,貫徹對數據統一管理的思想理念,為企業的大數據平臺奠定基礎。

3.3企業智能化管理的意義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智能化管理和實體經濟的融合是勢在必行的,在這種結合模式下,企業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拉動當地的就業。因此,在當下必須積極探索智能化管理和實體經濟融合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加快二者的融合將智能化管理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7]。

4結語

通過研究發現,M企業在管理方面逐漸與數字化、智能化相互融合,招聘模式上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機器工作實行智能化遙控車床,結合大數據進行分析,配有專門的技術、市場研究、銷售、采購等人員。研究發現該企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人員管理方面對大數據時代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缺乏科學的數據管理體系等問題[8]。對于企業網絡,管理人員應了解企業網絡的特點和現狀,進而實現企業網絡架構和管理,同時建議企業開展專門教育學習工作,提高員工對數據的重視度,加大宣傳力度,定期組織相關活動,并對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防范和修復。

【參考文獻】

【1】方大衛.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研究[J].科技風,2020(01):16.

【2】陳勁,楊文池,于飛.數字化轉型中的生態協調創新戰略———基于華為企業業務集團(EBG)中國區的戰略研討[J].清華管理評論,2019(06):22-26.

【3】趙劍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基于智能制造視角[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0,41(03):3-16.

【4】李榮.“互聯網+”時代企業信息化建設———評《“互聯網+”時代的企業信息化管理與創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1,38(01):161.

【5】闖少銘,蘇義坤.關于數字化城市的探討[J].情報科學,2003(04):413-414.

【6】趙方,李曉珊.數字化管理[J].商業研究,2000(09):61-62.

【7】蔡雨楠.新形勢下電網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策略研究[J].經濟師,2019(05):271-272+275.

【8】許皓,陳來.中國企業數字化管理探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5):10-13.27

作者:張玉杰 潘艷娟 單位:山東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