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食品安全與創新創業研究

時間:2022-06-17 11:41:13

導語:大學生食品安全與創新創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食品安全與創新創業研究

教育事業發展是保證國民個人素質的重要舉措,同時也與國家命運與前途息息相關。教育工作一直備受關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實踐教育逐漸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教學重心也慢慢從單一的理論教學向雙重教學轉移。教學的任務就是為社會提供優質人才,促進社會以及國家的發展進步。目前我國各高校對人才的培養,在操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訓練方面有待提高,高校應盡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社會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提升個人綜合能力、體會到當前社會就業的競爭強度以及能夠提前適應社會工作環境。

伴隨人們對飲食日新月異的需求,使得食品行業發展方興未艾,食品行業在不斷完善,商家也在不斷優化產品質量。食品行業在我國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食品領域也需要相關專業人才的輸入,只有保證食品專業優質人才質量,才能推動食品行業不斷發展,因此對食品行業人才培養的教育機制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的《食品專業創新創業訓練》一書,以食品理論知識為基礎,闡述了如何將食品工藝學、感官質量評定、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等相關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中。整本書分為七個項目,以新產品開發為主體,從市場調查開始,市場試銷結束,詳細介紹了新產品問世的整個流程。此外,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書中還附上了食品市場調研結果報告、報告格式以及排版、黑豆營養餅干及苦蕎風味碧根果的生產工藝研究、學生創新實驗課現場展示報告等多項附錄。相較于其他同類型書籍,該書結構緊密、邏輯思維清晰、內容覆蓋面廣且新穎,對真實案例的分析更有助于學生對書中理論知識的理解,以期能夠達到提升學生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是一本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書籍。盡管各高校已經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能力訓練課程納入教學大綱中,但取得的教學成績卻不容樂觀,不可否認我國各高校食品專業創新創業的教學體系確實存在不足,比如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重視度不夠,多數院校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并非專業的,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很好地為學生教授理論知識,阻礙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建立;部分高校難以滿足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經濟、場地以及試驗場所等多個方面的需求,導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受到阻礙;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內容簡單乏味,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針對上述種種問題,本文結合吳玉瓊,傅新征所著《食品專業創新創業訓練》一書,對大學生食品安全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略作探討。首先,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升教學質量。一支具有時代性、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才能促進高校食品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教學的高速發展,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合格的食品創新創業講師,應該具備充足的相關理論知識,并跟隨時代進步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然而高校給教師指派的繁雜任務導致教師自我提升時間減少。為此高校應加大對教師的專業培訓,為教師提供更多的科研時間以及進修學習機會以提升教師自身教學能力。

另外,針對能力不同的教師,學校也應該根據教師能力分配不同任務,以確保教師高校完成教學任務。其次,豐富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人才分流培養,比如對于科研型人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潛能,對其進一步指導并提出專業選修課程建議,為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技術實踐型人才,可以為學生開設創業經驗分享會、企業實體模擬實踐等活動,讓學生熟悉創業流程、企業運行過程等,以此增加學生的創業體驗;而對于本科生,教師應致力于就業經驗傳授、就業知識講解等,促進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教學內容可以多多結合社會真實案例,以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最后,豐富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實踐活動。高校應鼓勵學生積極申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場地、經濟等支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創新或創業題目,項目選中之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適當提出相應的指導建議,并協助學生完成項目以及參加成果展出。對于創意食品、保健食品開發以及食品營銷等項目,應由校團委提供統一場地,讓學生能夠更加順利開展創業項目,同時應負責為學生辦理在創業過程中所需工商納稅事宜。另外,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盡量為學生提供實驗場所,適當增加對學生創新創業上的經濟支持。

增加新食品開發競賽活動以提起學生創新興趣,這也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有力措施。總而言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訓,對大學生適應社會工作環境、綜合素質以及能力等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應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保障,做好學生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教師的培訓。增加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投入資金,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創業機會。此外,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高度重視創新創業課程,否則無論教學方式多么豐富、教學內容覆蓋多廣、實踐內容多全面都難以提升食品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以及社會實踐能力。

作者:潘延召 單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創新創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