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7-06 10:18:31

導語:《旅游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從西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出發,探索了一種依托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改革方案,旨在實現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旅游市場營銷學;信息技術應用;教學改革

1、研究目的

國內關于信息技術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頗少,而關于信息技術背景下旅游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的設計和研究更是寥寥無幾。為了實現西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的區內學生與區外學生共同進步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應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研究思路,實施研究性學習。

2、教學改革方案的設計和探討

2.1以選用適用性教材為突破口,實現相關教學資源的網絡化。近5年來,西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學課程所使用的教材《市場營銷學》(第三版)與服務業、旅游業的教學與實踐的實際不符。課題申請者在歷年的授課中發現,學生對于網絡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對于專業知識的獲取渠道和使用方法知之甚少,因此,對于資料和服務的宣傳推廣也有一定必要。信息技術進入教學將會空前擴展教師和學生的信息來源,他們可以訪問各種電子化的課程資源庫,獲得直接相關的素材和資料;使用各種多媒體百科全書光盤,獲得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資料;通過互聯網檢索圖書館中的相關資源,或者直接訪問數字圖書館中的內容,比如中國期刊網;瀏覽萬維網上的各種專業網站,獲得該學科的最新信息等等。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實現優質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精心考慮應該利用哪些信息資源,如何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

2.2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采用重點講解加自學,以在線答疑、網上互動、實地考察等多種教學方法的來激發學生、教師的雙向信息交流,實現教學相長;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以及利用網絡資源查閱和整理課程相關資料、分析解決問題、書面語言和口頭表達能力。利用多媒體集成工具或網頁開發工具將需要呈現的課程學習內容以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進行集成、加工處理轉化為數字化學習資源,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同時讓學生課后去收集相關的資料,并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發現。案例教學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商業場景,為學生接觸和解決問題創造機會,使學生切實地了解現實中的企業遭遇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案例的選擇一方面要注重和理論知識相切合,另一方面要盡可能選擇具有典型性和現實意義的案例,特別是一些熱點性的話題,學生對于這些話題的參與欲相對較高,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能調動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通過案例討論或辯論,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讓學生找到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提供文字資料形式或視頻形式的案例,有學生閱讀后進行分組討論,從中分析出市場營銷的相關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和啟示意義。由于答案的非標準性,有助于刺激學生思維的創新發展,同時分組的討論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案例討論既能使學生理解知識點,又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互動效果顯著,但對于教師的要求較大。教師需提前做好案例的篩選工作及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能夠組織學生積極發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最后對案例討論后的結果再進行總結和補充性講解。除了即時的當堂案例討論,教師亦可讓學生自講案例,由學生自己收集案例素材,暫時作為教師上臺講授。教師提前擬定范圍,由學生自主收集篩選材料、加工制作課件以及上講臺講解,因此不僅可以鍛煉學生信息檢索和篩選的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文案水平、實用軟件運用水平,以及鍛煉學生的課堂組織能力、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功力等。

2.3利用信息技術,加大教學手段的改革。在講授營銷信息系統這一章時,可以組織學生到學息中心直觀地感受酒店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和操作,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提高對信息技術運用的素質,不僅能熟練操作現代化的教學儀器與設備,而且要逐步實現市場營銷學教學內容的軟件化與直觀化,最終實現旅游市場營銷學教學改革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2.4課程教學考核方式改革。課程考核應結合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新課程改革要求評價的功能、內容、方式等都要發生相應的改變。評價的功能不再是單一地評定學業成績的好差,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進行診斷,為改進教與學提供參考。考察評價的內容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開始關注學生的能力及其發展的過程,重視過程的評價;考試不再是唯一的評價方法,檔案袋評價、課堂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調查問卷等都成為評價的一部分。這些改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經常性地設計課堂評價表、調查問卷、學生自主評價表等,還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統計、管理這些評價用的材料和相關信息,這對于過程性評價是否能真正落到實處、真正實現評價診斷教學的功能都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3、擬達到的教學效果分析

3.1培養學生探索性的學習態度。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平臺,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從正確樹立學生的態度開始。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和積極學習的態度是實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目標。要改變長期以來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型、繼承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首先要從學生的思想上轉變觀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不斷探索。教師不僅要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將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欲望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3.2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模式要求教學人員為首先為學生提供進行研究性學的寬松環境、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創造性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使其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正面狀態,敢想、敢問、敢做,敢于發表意見。同時,教學人員還要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共同探索和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開發學生的思維時間和空間,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突破傳統教學人員單向的傳道授業解惑,鼓勵學生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看法,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增強雙方之間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模擬旅游市場營銷決策的能力。例如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就某一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產品進行整套的市場營銷方案設計的能力。通過鍛煉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市場調研能力、計算機軟件運用、作業設計制作的能力來提高學生市場營銷決策的能力。

3.3利用精品課程制作平臺,實現課程教學資料網上開放。在西藏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完成后,借助于校教務處提供的精品課程制作工具,使本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教學案例習題集以及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等相關教學文件與授課內容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供學生網上查詢和網上學習的開放資料,建設現代化的旅游管理專業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系統,使學生可以便利地了解和掌握課程的基本要求、教學大綱以及教材的選用,以及時進行課前預習、課外復習、模擬考試、綜合訓練等;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該系統,演示教學內容,輔導學生閱讀,進行案例分析和理論拓展,提高教學效率,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

3.4充分利用網絡實現與學生的在線交流。為了與學生實現更多的交流,解答學生與課程有關的或者感興趣的相關問題,目前,課題申請人主要選用的在線QQ和郵箱兩種形式,對學生的疑問能進行解答。進一步應實現的目標是:學生可以借助計算機實驗室電子課堂管理系統,就教師提出的主題進行網上專題探討,撰寫分析報告,通過電子課堂提交或電子郵件提交。這樣可以彌補教學課時有限的不足,更好地與學生實現教育學的互動,增進了教師與學生的感情。

作者:徐秀美 王勇 胡淑卉 單位: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

參考文獻:

[1]牟小林.對高職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思考[J].科教導刊,2012(27)

[2]王莉.關于高職高專旅游市場營銷課改的思考[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