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建設問題探析
時間:2022-04-11 05:34:55
導語:農田水利建設問題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在農業發展受政府高度重視的新時期,為了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我們從農業基礎設施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出發,了解黑龍江省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狀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對農業發展有所作用。
二、黑龍江省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現狀
黑龍江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農業生產在黑龍江省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幾年,隨著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度重視,黑龍江省加大了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尤其加大了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力度,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方面取得顯著的成績。2.1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各項政策措施向農田水利建設傾斜從2003年開始,中央就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2004年到2012年,中央一共了9個中央一號文件,而每一個文件都以農業為主題。隨著這些中央一號文件的,黑龍江省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高度重視。在2012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吉炳軒強調,要繼續抓好以“水利化”為首的現代農業“八化”建設,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省委112次常委會議上,吉炳軒書記做出建設“大水利”為首的現代農業“四大”建設,實現“以水興業、以水麗城、以水惠民”目標的戰略部署。王憲魁省長要求加大對水利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把“大水利”為首的“四大”搞上去,力爭2012年糧食產量達到1200億斤,實現糧食產量“九連增”奮斗目標。2.2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投資金額不斷增加2011年全省落實各類水利建設資金157億元,是建國以來投入最多的一年。建設重點工程359項,其中超億元大項目75項,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2011年,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14.1億斤,一躍成為全國糧食總產量和商品量雙第一的省份,水利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功不可沒。隨著政府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重視,對農田水利的投入也不斷增加。2.3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在大中型水利建設上(1)農田水利建設情況——完成土石方7827萬立方米,新打灌溉水源井13632眼,新建、續建與改造小型蓄水工程246處,加固水庫116座,修復水毀工程993處,清淤渠道4797公里。改善灌溉面積21.07萬公頃。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358處,解決83.6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2)旱田節水灌溉情況——全省新增旱田節水灌溉面積22.13萬公頃,其中,噴灌面積14.73萬公頃,膜下滴灌面積6.8萬公頃,其他面積0.6萬公頃。(3)水利基本建設——落實水利建設資金140億元,重點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水利化工程、控制性樞紐和重點水源工程、民生水利工程、重點防洪工程和生態水利工程等5大類、128項工程建設。加快西山水庫、桃山水庫二期、九龍水庫等重點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加快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4)防汛抗旱工程——2010年,全省受旱面積186.2萬公頃,各級黨委、政府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強化各項防汛抗旱措施。全年新打水源井14840眼,新建蓄水坑泡509個、小塘壩26座、抽水站16處,維修攔河壩350處、機電井51281眼,抗旱設備50073臺套,檢修泵站631處,組織抗旱澆地66.07萬公頃。2.4農墾場區水利設施建設進程較快,成為全國的“戰略大糧倉”2011年墾區糧食總產突破200億公斤大關,達到203.7億公斤,比2010年增產21.9億公斤,提供商品糧180余億斤,可保證一億人口一年的口糧供應,被譽為靠得住、調的動、能應對突發事件的“中華大糧倉”。2011年末,墾區有效灌溉面積達139.3萬公頃,增長14.3%,其中,節水灌溉面積18.1萬公頃,機電井7.4萬眼,增長4.8%。
三、黑龍江省農田水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幾十年的奮斗和建設,雖然我省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較大成就,但由于長期以來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滯后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工作越來越繁重,從根本上扭轉農業“靠天吃飯”局面的任務越來越艱巨。從總體來看,我省農田水利建設中存在以下問題:3.1農田水利建設投入不足,制約著水利向現代化方向發展黑龍江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滯后,明顯落后于其他省份。長期以來,我省大部分投資沒有集中于農田水利建設上,尤其是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許多地方由于資金不足,水利設施建設長期擱置,或者存在資金欠賬。3.2現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老化失修,抗御水旱災害能力弱現有灌溉設施大多建于60、70年代,經過多年運行,大部分工程已逐步進入老化期,效益不能充分發揮。現有部分灌區和澇區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效益下降,運行管理成本越來越高,迫切需要整修配套。這些都嚴重影響著黑龍江省的農田水利建設乃至全國的農業生產安全。3.3以大中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為主,小型水利設施建設亟待加強黑龍江省的農田水利建設一直以來以防汛抗旱為主,興修大中型水利設施,進行配套整頓,而在落后的地區、在基層農田,嚴重缺乏標準和完善的水利設施。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許多地區干、支、斗、農、毛渠道均為土質化,河流淤堵、雜草叢生、河道滲水、垃圾堆積的現象不斷。另外,在農業生產地區,缺少田間道路和生產道路,有許多農戶反映,遇到雨水天氣,道路泥濘,農機用車無法通行;農用車進入田地里,唯一的道路是從他人地中穿行,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造成許多不便。3.4重視農田水利建設,而輕視對設施的管理一直以來,由于農業生產的需要,我省大興水利工程,防洪除澇,治理水土流失,興修小型水利設施,但是,這些設施經過長期使用,都出現了一些老化、失修或不再適應當地需要的情況,而基層的水利部門一直重視建設,卻忽略了對設施的管理,導致許多設施陳舊廢棄,成了無用的擺設。目前黑龍江省水利部門對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建后有的工程就處于放任自流狀態,壞了無人修,淤泥無人清,養護無人管,這樣的管理機制落后于時代,必然給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四、加強黑龍江省農田水利建設的對策建議
4.1加大政府投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對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而言,資金的籌集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從公共產品理論出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屬于公共產品,投資主體為政府。黑龍江省作為糧食大省,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刻不容緩。尤其在今年的旱澇頻發的狀況下,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對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黑龍江省應從實際出發,節源開流,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把建設資金重點投入到水利建設中來。4.2加強對農田水利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建設科學、標準的設施農田水利建設關乎的不僅是農業生產,還關系著人類的生存安全,在效益上它兼具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為一體,水利設施的完善和正常運行,與人類社會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所以水利設施在維修和管理上要求有專業性、熟練性、科學性等。政府應鼓勵從事水利工作的人員多從事實踐工作,積累經驗,增加對地區基層的了解,科學規劃,因地制宜,保障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從事水利工作的人員,應與時俱進,積極參加實踐,吸取有益的知識,努力提高在水利建設上的技能和素質。4.3加強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政府的重視程度農田水利設施在整體上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大中型水利設施在灌溉、引排水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主體作用,而小型水利設施是與農民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尤其是溝渠與田間的道路。例如,綏化市北林區的農村地區,小型水利設施只有土質的溝渠和小部分硬質化的下游排水通道,在保水、保土功能上亟需完善。科學完善的水利設施首先應該做到硬質化,不僅可以減少水土流失和滲漏,也能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應提高對小型水利設施的重視,加大對小型水利設施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加強對溝渠的改造和修整,規劃和修建田間道路,為農業生產創造便利的條件。4.4促進農田水利工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不僅重建設,還要重視后期維護和管理一直以來,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主體是國家,資金也大部分來源于國家及省市等的財政支出,管理主體也為水利部門,精力分散,力量不足,這些導致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后于發達國家達10年。在近幾年政府對農田水利設施開始高度重視,并且轉變思路,鼓勵多種組織參與到水利建設中,尤其是鼓勵建設用水合作組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應該鼓勵發展多元化的主體,使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監督多元化,使農民合作組織、企業團體、政府、基層組織等在統一領導下,互相監督,加強對水利設施的管理。鼓勵企業參與到水利設施建設中,投入資金,參與規劃和管理。
作者:賈術艷顏華工作單位: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水利建設金融支持問題分析
- 下一篇:水利建設項目質量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