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解析

時間:2022-06-20 09:46:01

導語: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解析

教育的主要目的與意義就是挖掘學生自身的內在潛力與價值,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填鴨式與灌輸式的教學法,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這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的空間,引入開放式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整體提升。

一、開放式教學的優點

1.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傳統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教師高高地站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學生被動聽講,教師很少與學生溝通交流,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但是采用開放式教學方式后,師生之間共同交流的機會增加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也發揮了,教學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2.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掘。開放式教學中,能不斷強化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能提升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最重要的是:發揮了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3.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下,數學習題的設置也變得與以往不同。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題,讓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讓學生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且學習的內容也更加廣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開放式教學方式運用的策略

1.教學內容開放,發散學生的思維。過去,教材一直都是教師與學生的重要連接紐帶,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重要理論工具。在當今我們明白,教材已經不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唯一課程資源。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以及我們周圍的生活環境,不斷地探索發現新的學習資源,使學生的學習面更加廣泛,使學生能夠將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并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數學問題。同時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融入平常的生活中,這樣學生才會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對家里的物品進行問卷調查,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調查信息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這樣,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很輕松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2.教學過程開放,加深學生的理解。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內容來看,學生的學習活動實際上是一個合作與自主探索的過程。數學教學并不是單純地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學會解答并掌握結論,而是讓學生在探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可見,教師要積極運用開放式教學,改革傳統的以問題作為起點,以結論作為終點的傳統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在開放式的教學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理解能力的提升。以教學“認識物體與圖形”這部分的內容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首先,給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體與圖形。其次,將學生帶來的物體與圖形進行分類。此外,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這些物體與圖形,感受這些物體的特征。緊接著,讓學生閉著眼睛隨意抓一個東西,并說一說是什么物體,是什么形狀的。這樣整個教學過程都是比較開放的,學生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中能更好地認識物體與圖形,也加深了對圖形的理解。3.教學評價開放,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評價開放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在當前的背景下,課堂教學不應該僅僅給學生傳授系統的知識,而是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如此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開放式的教學評價不僅重視結果,更重視過程。為此,筆者在教學中都是從學生會不會提問、會不會思考、會不會表達、會不會操作等多方面去評價學生。比如,在課堂上,筆者盡量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價,比如“你學得真投入”。這樣一來,就淡化了評價的等級,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學習中。此外,筆者也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同學之間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開放性的教學評價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劉云輝 單位:敦煌市西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