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中研究性學習路徑分析

時間:2022-11-14 11:04:10

導語:小學數學中研究性學習路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中研究性學習路徑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研究性學習的途徑及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研究”環境

輕松、愉悅、平等的學習環境,能夠進一步拓展與強化學生的認知創新思維活動,調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參與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自覺地進行“研究”,及時有效地完成研究性學習任務。教師應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相信每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給予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一系列的數學研究性學習活動,加強生生間、師生間的交流。此外,數學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對他們在研究性學習中取得的成績加以肯定和贊賞,相反,對他們的失敗之處,教師不應直接批評,要科學引導學生找出主要原因,并通過有效的方法加以改進,從而達到研究性學習的任務目標。

(二)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數學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和相關數學問題有機地聯系起來,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引導他們積極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并通過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處理,將學生引進研究性學習范疇中。另外,數學教師應遵循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基本原則,以學生生活實際為出發點,創設實踐操作情境,讓學生操作過程中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學習方法,增強自身綜合能力。比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實際生活中的買賣商品為題材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一部分學生扮演營業員角色,一部分學生當顧客。在這個實踐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通過該活動知道了人民幣的簡單計算。然后,教師再提出相應的問題:同學們都會用人民幣購買東西,那你們說說人民幣共有哪些單位?它們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聯性?學生在研究學習后得出:人民幣共有元、角、分這幾個單位,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1元等于100分。在該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與研究充分掌握了相關知識,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內心潛力得到全面發揮,樹立了良好的自主研究學習的意識。

(三)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研究發現機會

如果教師未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究與學習的機會給學生,不給他們實踐操作的機會,將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創新能力。因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素質并不是只靠教師的講解就能夠實現,還必須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來逐漸形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增強學生各項能力與技能。比如,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與同伴間進行仔細的研究探討,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讓學生自己畫、剪、拼,在實踐操作中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而且實踐操作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強。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有多一些的活動空間、表現機會及創造的信心,為學生營造了創新學習的環境。

(四)為學生搭建研究性學習的平臺

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依舊擔負著重要的任務,即應積極為學生搭建研究性學習的平臺,不要對學生施加壓力。此外,教師不能將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弄得太過于專門化、學術化,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應將重心放在引領學生觀察生活、關注身邊數學問題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及探索的勇氣,體驗研究性學習帶來的樂趣。

二、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不僅知道了怎么運用自己已學的知識,還學會了在已學的知識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同時,為了有效處理問題,學生還會自覺主動地學習新的知識。總之,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是一項值得推廣與宣傳的學習方法。

作者:郭艷姣單位:遼寧省大石橋市中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