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學生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初探
時間:2022-07-07 03:44:47
導語:智障學生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智障兒童的智力低于正常人,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因此應該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小學生在幼兒園里就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和認知,而對于智障學生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數學在他們頭腦中是一片空白的。對于智障兒童的數學教育需要教師更具有親和力和責任心,善于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積極促進智障兒童的課堂參與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闡述智障學生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智障;特殊教育;小學數學;教學
智障兒童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的智力水平偏低,無法與正常小學生共同接受教育,也缺乏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智障兒童越來越感到孤僻和恐懼。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國家對智障兒童的關注度逐漸高,鼓勵特殊教育學校進行自主創新和深入發展,為智障兒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指導,以促進智障兒童的健康成長。小學數學知識具有系統性和連貫性的特點,有很多小學生在幼兒園期間就接觸到了數學,所以他們在學習起來并不會感到過于困難。但是智障兒童大部分是沒有接受幼兒園教育的,所以小學數學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難的。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智障兒童學習小學數學的興趣,改善智障兒童錯誤的學習習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了擺在數學教師面前的難題。本文根據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從直觀教具、課堂游戲、多媒體技術、生活情境、差異化教學等五個方面闡述對智障學生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為智障學生服務。
一、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智障數學課堂里的教學對象是智障兒童,他們在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低于正常小學生,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充分了解智障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水平,采用符合學情的教學方式,加強對智障兒童的特殊教育,挖掘他們的潛力。對于智障學生來說,他們接受社會的時間和機會較少,因此許多事物在他們腦海里并沒有清晰的印象,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運用更加直觀和形象的教具,幫助智障學生擺脫心理困擾,提高對事物的喜愛程度,調動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學習數字“2”的時候,為了能夠讓智障兒童充分理解和掌握,我拿來了兩個小鴨子的布娃娃,在課堂上我并沒有直接講課,而是先讓智障學生摸一摸,捏一捏,在猜一猜小鴨子的外形最像哪個我們認識的數字,最像數字“2”。然后我挑選幾名學生到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出這個數字,并給予認真的評價,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智障兒童在這節課都學得非常認真,學習過程中踴躍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觀察和思考等方法很快就掌握了新知識。
二、課堂引入游戲教學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數學游戲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經常用到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游戲中學會數學知識,還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氛圍,形成濃郁的學習風氣。當然,智障學生的數學課也同樣需要游戲教學,因為通過帶領智障學生做游戲可以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促進他們敞開心扉,自主學習,變得更加活躍。在選擇數學游戲時難易程度要適中,否則會傷害智障兒童的自信心。比如學習10以內的加法時,我組織智障學生做“抱團游戲”,游戲要求班級中的學生圍成一個大圈,每個學生手里拿著一個數字卡片,上面寫著10以內的數字,然后當數學教師喊“三加二”的時候,手里拿著數字“3”和數字“2”的學生就跑到圈中間站在一起,然后說出三加二等于幾,其他學生認真觀察,檢查抱團的學生是否有算錯的時候。通過幾輪的游戲,智障學生的游戲熱情都非常高漲,不僅學會了數學教學內容,也收獲到了快樂。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
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給特殊教育學校的數學教學提供了便利,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電子課件的方式簡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將枯燥煩瑣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動畫,便于智障學生理解記憶,不斷強化智障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教師要注意到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地位,尊重小學生的主體性,讓多媒體更好地為智障兒童服務。比如在教智障小學生減法的時候,我用多媒體制作了動畫,畫面展示樹上落著8只小鳥,一會兒飛走了3只,問小學生現在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通過多媒體演示能讓智障學生更加清晰直觀地感受到數學運算,進而讓小學生明白“在一個數中拿走一部分的運算就叫做減法”。同時,針對智障學生記得慢、忘記快的現象,數學教師要發揮主動性,運用唱兒歌或者肢體動作等方式促進智障學生的記憶,進而提高智障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能夠從數學的學習中收獲快樂。
四、構建貼近生活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創設情境在智障學生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智障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學習和認知習慣。數學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還要把握智障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接受能力,教師可以直接將教材中的例題添加上生活中的情境,讓智障學生可以快速地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減少對數學的反感。情境創設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智障學生的口、手、耳、眼、腦等全面利用起來,在數學課堂上煥發活力和生機。比如在學習“1+1=2”時,我創設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在大屏幕上顯示一幅鄉村田地的景色,讓智障學生仿佛回到了田間地頭,可以更加輕松和自然。我繼續說:今天我們的小伙伴小兔子要去拔蘿卜,請同學說仔細觀察。此時,大屏幕上又出現第二幅景色,一只小兔子在拔蘿卜,它先拔了一個,然后又拔了一個,合起來就是兩個,這樣就順利地引出了學習內容,還把智障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高潮。
五、注重數學差異化教學,采用友善的用腦模式
由于每個智障學生的數學水平都不同,所以數學教師在授課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使數學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教育意義,促進全體智障學生的共同進步。數學差異化教學要求數學教師做到因材施教,量體裁衣,設計具有人性化和科學性的教學方案,滿足每個智障學生的需要。同時,數學教師還要注意到智障學生的用腦情況,帶領學生常做腦保健操,增強智障學生學習的動力。可以適當地在教師里播放一些輕音樂,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和煩躁,讓智障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數學知識。智障學生邏輯思維差、遷移能力弱,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多種教學方式結合使用,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學習,這樣也非常有利于智障學生的合作進步。總而言之,對智障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作為特殊教育的老師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作者:榮軍力 單位:河北省遷安市特殊教育學校
參考文獻:
[1]徐永昌.智障學生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析[J].考試周刊,2015年(40).
[2]蔡桂香.如何培養智障學生的數學意識及良好行為習慣[J].科技資訊,2011(19).
-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機制探究
- 下一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