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有效策略
時間:2022-12-04 08:45:11
導語: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有效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新課程的改革,在小學數學高段教育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與知識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各方面完善教學方案,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對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數學高段教學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學習內容的難度和數量逐漸發生變化,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完善,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正處于發育階段,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是激發學生潛能的最佳時期,教師必須對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整理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1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一些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自身為主體地位,讓學生跟著自己的節奏進行學習,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少,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有效性;一些教師的自身數學專業知識和素養缺乏,不能利用小學生能夠理解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并且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對學生進行題海戰術,太過注重試卷成績,學習氛圍緊張,學生壓力過大,逐漸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大大的影響了小學高段數學的教學質量。
2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改變教師教學觀念。學校與相關部門應定期對小學數學教師進行現代化教學技能的培訓,讓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能夠靈活的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是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教師的教學理念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與時俱進,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巧,經常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增加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教學,教師應營造一個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的壓力,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學習,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提升小學高段教學的有效性。2.2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數學情景,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必須回歸于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教師更應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景,讓學生能夠把數學知識靈活的運用于實際生活中,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充分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蘇教版六年級下次《統計》一單元中,教師就可以靈活的運用統計知識,讓學生統計自家每月的用水量和用電量,在班級上相互比較,比較哪家用電用水更加節約;在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百分數的應用》一單元中,教師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以班級為例,讓學生用有關“分數、百分數”的知識來說明咱們班男、女學生人數的關系,同學們各抒已見: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幾分之幾(百分之幾)?充分激發學生的熱情,貼近生活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生活中的數學隨處可見,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靈活的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是解決生活問題有力的工具,從而提升的數學在學生心中的價值,認為學習數學更加有意義。2.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升教學效率。隨著科技的快速又發展,多媒體技術在人類生活中被廣泛運用,在小學數學管段教學中也不可或缺,多媒體技術能夠利用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能夠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通過教師設計一些巧妙的動畫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數學內容,遇到幾何問題也能夠用3D的模式展現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蘇教版《長方體與正方體》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三維立體的正方體與長方體,并分別展示正方體和長方體不同的展開形狀,充分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知識總結中把章節的知識通過圖像、動畫的形式用PPT展現出來,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理清學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學生增加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夠靈活運用,避免了板書不足的同時也為教師節省了板書時間。多媒體是現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教師的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學習平臺,拓寬學生的視野,是重要的一種教學輔助手段。2.4小組合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以教師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小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的綜合素養,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對圓柱模型和圓錐模型進行制作,并找出相應的關系,如:圓柱和圓錐的側面是什么形狀?他們之間的邊長與圓柱圓錐的面積有什么關系等問題,并在小組進行討論,派一個代表人物進行回答,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在制作圓柱圓錐的過程中也提升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使學生在學習幾何時不會感到太抽象。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在合作過程中互相學習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比較枯燥的數學課堂活躍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的提升是首要條件,教師應認真落實新課程改革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完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曾振生.淺談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2017(02):83.
[2]黃金伙.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6.
作者:朱家樂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陳集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小學數學互助學習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