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時間:2022-04-04 09:30:15

導語: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摘要】興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是學習成功的源泉。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興趣,只是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他掌握知識的愿望。”因此,如何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并長久保持下去,把學習變成一個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的過程,以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的效率,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新課標強調,教學中要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但由于數學的抽象性和嚴謹性,以及數學中符號化、程式化的東西較多,教材與生活的聯系不夠密切,和部分老教師教育觀念及教育方式的陳舊,導致數學課堂十分沉悶。而小學生普遍對新事物都具有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專注時間較為短暫,因此,激發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把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

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交互性、集成性、多維性的特點,通過更加豐富的網絡資源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把原本比較枯燥、無趣、抽象的內容用圖形、動畫等形式展現出來,使之變得更加生動、直觀、具體,把一些傳統教學無法表達的內容更完美、更具體、更形象地展現出來,從而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讓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緊密聯系起來,為學生量身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他們在一種真實、和諧的場景中學習,把知識的學習融入到新穎別致的游戲中,充分發揮寓教于樂的優勢,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把學生的意志表現與認知、情感過程有機地統一于教學之中,使學習的情緒達到最佳境界。教師可以運用謎語、故事、腦筋急轉彎等多種形式創設出有趣的情境。例如,在教學“重疊問題”時,我利用了一個腦筋急轉彎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比如,“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一起去上海世博園,可她們只買了3張票就進去了,這是為什么呢?”這個腦筋急轉彎吸引了孩子的注意,誘導他們認真去思考,大部分孩子可以猜出是因為她們分別是外婆、媽媽、女兒三個人。媽媽在這里的身份重疊了,她既是媽媽又是女兒。通過腦筋急轉彎這種方式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當然,我們還可以把直觀圖與教材的教學內容相結合,通過具體形象的實物來說明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數學知識。這樣不僅使知識通俗易懂,而且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和鍛煉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激活學生內在學習興趣,促進自主探究

如何激活學生內在的源動力,極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去探索知識的奧妙,是引領學生成功的一個主要方面。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新知識的學習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利用一切活動使他們切身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讓學生先去回想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然后再思考能否把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和其它學習的圖形,變新知為舊知,從而推導出面積公式。運用這種轉化的思想,首先,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其次,讓學生分組討論、驗證猜測;最后,由教師來統一評價、講解,對各組的思維方法和結論進行完善和補充。我們教師通過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情境與方法,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努力培養學生依靠已有舊知去發現、探究、解決問題,學會從舊知識中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四、利用多種方式變換教學,適應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

情緒多變、注意力不穩定、自控能力差,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么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到利用多種手段變換教學,切忌單調的形式和機械的重復。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挖掘習題本身內在力量,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謎語等形式進行練習,開展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踐練習等。如口算接龍游戲、組數對口令、找朋友、開火車等,高年級教學中還可采取看誰解得快,看誰解法多等辦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學習疲勞,還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

五、課堂上給予適當的表揚,作業給予積極的鼓勵,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不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而是飽受挫折,學生就會漸漸對其失去興趣,更談不上“終身學習的愿望”了。適當、適時的評價、激勵會給學生帶來成功的喜悅,而成功又會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源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恰當的表揚,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小小的紅花,都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作業的批改中適當加入一些評語,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鼓勵,對促進他們的學習很有幫助。對于粗心馬虎的同學,我們首先應肯定長處,增強其自信心,然后再提出要求,鼓勵其改正缺點。如“搬開你前進的絆腳石——粗心,奮勇前進!”“你身邊有兩個形影不離的小伙伴聰明和馬虎,聰明因馬虎的搗亂而少了很多,希望你能主動趕走馬虎,變得更聰明。”對學困生的評語,可以這樣寫:“近階段你真的有了很大進步,繼續努力吧!”或者“功課完成得很好,繼續加油!老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這種鼓勵的評語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內心充滿希望,從而對學習逐漸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求知欲的源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來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只有順應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循序漸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才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大大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2]陳懷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2012,(10).

作者:劉新南 單位: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