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時間:2022-04-04 03:05:28
導語:小學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我國小學生的教育問題,不再局限于教會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從小學數學教育入手,分析現在小學教育的現狀,提出關于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獨立思考
數學課程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課程,學好數學課程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數學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數學也是經常使用.數學課程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舉足輕重,我國現代教育,不僅僅要求小學數學教育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希望能夠通過小學數學教育讓學生學會知識,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的發展.
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一個人要學會自我思考,對一件事有自己對它的想法和認識.獨立思考有以下幾個關鍵點:1.質疑.讓筆者感觸最深的就是微博式語言,簡短的三言兩語,具備了打動人心的要素,具備了朗朗上口的要素,但卻無法保證正確性,或者僅僅在一定條件下正確.所以說,質疑接收到的消息一定是獨立思考的第一步,信什么,信那些自己思考甄別后的東西.2.整合分析信息.只有對接收到的東西保持懷疑,才能進一步的分析,而不是全盤接受.比如,遇到一個問題,實在沒招,請教了甲乙丙丁四個人,得到四四一十六個答案,如果不經過自己的用心思考,勢必這會就要糾結,這十六個答案里總會有矛盾的,該信誰?所以最好的思路,就是都不信,把這些僅僅當作參考資料,針對每一點進行思考,然后相互聯系起來并結合實際問題通盤思考,這個時候就能篩選出一部分,再把這些進行思考,這些參考資料通過自己的加工就成了自己的東西,未必正確,但含金量更高,更貼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然后用這個去解決問題,來檢驗正確否.3.自己得出結論.有些時候能得到他人幫助,像上述所說,只需要我們思考甄別,但更多時候,我們無法得到幫助,需要完全依賴自己,這也是獨立思考的真正落腳點.那么,小學數學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現狀主要有哪些呢?具體如下.1.主動型.在傳統的教學中,無論是數學學科的學習,還是其他學科的學習,基本上都是教師講解知識,學生不懂得知識,提出疑問,有教師再次解決相關知識點.以教師為主體,傳授知識,這種情況造成了,課堂的大比重時間教師在講解問題與解決學生的問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課上減少講解時間,把時間多放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2.被動型.我國采取的教育體制一直都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的弊端,家長和學校更重視學生的分數,認為學生一旦分數不高,就認為孩子沒有了前途,家長和學校對孩子的成績提高,采取補課和加大作業量的形式,學生被動地完成日常學習,更多的時間用在應付作業量上,造成孩子缺乏主動思考問題.學生的成績并不能夠代表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學校教育追求的成績,學生的思考能力受到局限,也就造成了被動型的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的問題.
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方式基本上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局限是教師根據教學要求,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知識,對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否足夠,考慮不住.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這種情況下,不僅造成,學生對所學習文化知識產生乏味,很大程度限制學生全面發展.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標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設計新穎的教學教案,提升學生參與學習樂趣,進而使得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索、思考等,使得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培養.(二)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相對高年級學生,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是好動并且充滿了好奇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確保教學設計的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學的同時,還能夠體現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三)校園文化的利用.小學的數學知識基本上都是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運用到的,所以,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可以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能夠通過對校園文化的探討來促使學生學習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會利用很多中形式來將數學的知識進行擴展,從而將吸引更多的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主地加入到活動中來,并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數學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的數學運算等能力有所提高,進而使得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還有就是可以利用外出的活動來鍛煉學生,不僅鍛煉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會使得學生出現主動型和被動型兩種獨立思考能力的欠缺問題,而且,教師的觀念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我國的教育改革事業中所提出的要求是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再加上數學學科本身就需要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才能夠學好一門學科,就需要教師根據教育改革事業的要求進行調整,將重心從知識教學上,轉移到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上,讓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中發現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等,使得教師的教學任務減輕,所取得的教學成果也能夠達到理想的標準.
【參考文獻】
[1]宋開紅.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5):14.
[2]王小清.試析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5(9):24.
[3]黃達俊.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成分析[J].成功(教育),2013(1):74.
作者:賀永美 單位:牟平區第二實驗小學
-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育游戲設計理論研究
- 下一篇:高中數學教育變革與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