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構建

時間:2022-06-10 11:32:05

導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構建

【摘要】小學數學是重要的基礎課程,不但能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畢竟小學生受年齡和天性的限制,比較好玩好動,課堂上出現精神不集中的情況,從而影響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熱情。在新課改之后,為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師就必須要做到“以學生為本”,積極探究出適合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趣味性;構建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應用思路

(一)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新課標實施后,教師教學主要以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在小學低年級的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們首要任務是徹底轉變教學理念,打破傳統“說教式”的主動輸出教學方式的束縛,不斷地利用創新教學的手法,以便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敏銳性,通常情況下會產生出好奇的心理,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將課堂教學目標與學生興趣相結合,利用直觀的道具、玩具等來設計出趣味性的教學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當中,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點,進而激發起對數學的思考和學習情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知。(二)注重學生在數學趣味性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新課標明確指出了教師教學任務的改變,要注意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導地位,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趣味性教學當中,注重學生想象力的開發,引導學生圍繞數學問題提出各種豐富的問題。比如,可以在課堂上,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在小學生學習到正方形的時候,教師們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正方形展示在學生面前,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自主的去進行邊長、周長的準確測量,以適應于之后學習面積計算內容。這樣,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巧妙的掌握了圖形知識,這樣的學習效果也是非常高效的,摒棄了以往的“死記硬背”式學習方式。

二、小學數學中趣味性教學的實踐性策略

(一)多角度地觀察,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觀察是直接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打開思維探索的鑰匙。靈敏的觀察能力也是創造性思維基礎,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沒有認真的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會有創造。但是,基于小學生年齡和天性的影響,他們會對身邊的新事物保持著強烈的好奇感。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借助這個特點,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來開展教學工作,以便能更快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能動性,讓小學生們主動參與到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當中來。(二)采用形式多樣的引導,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在數學課程理念中,往往問題會比答案具有更強的重要性,過程比結果更加具有精彩性。因此,在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注意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學會如何將問題形象化的,進而將自身所學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與此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后,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發展自我,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在開展合作探究教學的同時,通過趣味性的手段去增添課堂的教學魅力,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三)利用多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適當應用軟件。隨著網絡和科技的變革,多媒體教學已經在教學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生動、形象,而且還能更直觀的以音頻的方式讓學生直觀了解到課程內容,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情趣。多媒體的視頻教學,可以使小學生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這也繞開了小學生年齡小、天性好動的弊端。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應該善于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進行掌握。(四)設計出具有趣味性的課后作業。數學作業是教師去檢查和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小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和完成的質量,教師就需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豐富的數學作業形式,提高作業的趣味性、層次性和開放性,引導學生能夠愿意做作業、樂于做作業,從而避免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第一種,分層次性的設計作業。數學家庭作業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更是為了從整體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的作業安排上,要從簡單到難的逐步進行展開。比如,在學生學習到長方形知識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長方形的物件,觀察它的特點,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第二種,“體驗式”作業的設計。這種作業模式,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并且能夠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在學習到“面積”的概念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實際的測量,測量自己的課桌,測量自己的床等,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面積概念。第三種,設計“繪畫式”的作業模式。小學生在活潑好動時期,都是很喜歡畫畫的,在教學中,遇到一些平面圖形的知識時,可以讓同學們都親自動筆畫一畫,這樣不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參與感,也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直觀性。數學作業的布置要注重生活化,比如:在學生接觸數學加減法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家孩子那個的陪同下,去超市嘗試自己買一些東西,然后自己計算應該找零多少,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提高計算能力。(五)在興趣教學中,多使用鼓勵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善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生的樹立自信心和內在學習動力。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多用朋友探討交流式的語氣進行輔導,俯下身來和學生們交流,適當的加入幽默、風趣的語言。這樣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別人的優點,然后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來不斷地提高自己。另外,激勵性的教學在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中,也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采用趣味性教學,這樣不斷地來提高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同時更要把握好課堂上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要做到抓住重點的同時,具有突破難點的潛能,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點的前提下,做好重點、難點的學習。另外,在此基礎之上,要將教材內容講出新意,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適當地活躍課堂氣氛,讓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活潑生動起來。

參考文獻:

[1]梁瑋.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才智,2018,(12):159.

[2]劉巧玲.增強好奇心激發求知欲———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情感與興趣的培養[A]//2013年7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

[3]梁蓮華.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設計策略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8,(4).

[4]許輝.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43):91.

作者:劉麗麗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慶余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