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應用學習教育理念
時間:2022-09-04 04:21:54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應用學習教育理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學習別人的技能和好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學習教育呢?學習教育就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發展學生謙虛的動力基礎,是讓學生低調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過程中,他們有個性、有思想、有感情,有各自不同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對他們來說更為重要。他們的健康發展更離不開相互學習。那么,學習教育這種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么應用呢?現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讓學生在學習中欣賞自已
教師要想辦法幫孩子們樹立謙虛、仔細的習慣。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班長在做兩位數除多位數時,老師剛說同學們和同桌之間相互監督,做完以后相互檢查。他卻把手高高舉起“老師,我做完了。其他有幾個同學已就跟著他來了。可我相信這些做完的孩子能與其他孩子的結果不一樣。我用懷疑的眼神來看著,并且又從說了一遍請相互檢查!在我的要求下,他們相互檢查起來,結果無意間聽到“你這個不對了,還有這里忘記了進上來的一”等等,然后我說該做完了,我公布答案,這時一個二個不吭聲了。結果得知答案后,大家說,嗯,還好我們相互檢查了,不然就錯多了!我看著他們笑了笑,他們紅紅的小嘴也笑了,可不再有聲音了,而只是輕輕地動了動嘴唇。我立刻用鼓勵的目光看他們,班長小聲地說:“老師,我下一次不搶快了。”
二、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
課堂上把握教育的契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每位學生都有他與別人不同的閃光點,這時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及時提出,讓大家學習,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能只局限于沉悶的、死板的讀與解決課后問題中,而要在這舊框框中擺脫出來,就得在沉悶中尋找樂趣。
三、讓學生在學習中完善自己
我在接手一班的第一次布置作業,因為對新科任老師有新奇感,學生都能獨立完成,有些學生雖然還不能按時交作業,但能交上作業,批改下來雖不理想,當時,我并沒有生氣,更沒有責怪學生,而是想到他們就是不懂不會才是學生,不然他們就是老師了。我笑著對學生說:“同學們都會完成作業,不錯,老師很高興,老師看到了同學們都想進步,都有進取心,你們有信心,老師也就有信心了,希望同學們再接再厲,做了以后多檢查,或同學們可以相互檢查。能獨立完成作業,能交給老師,這不就是學生的閃光點嗎?此時的贊揚,此時的鼓勵,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感覺到我能獨立完成作業,我們還能自己改正錯誤,還能幫助別人改正錯誤。交給老師批改,初步體驗到“我能行!”
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
“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動力。”因此,在每一個環節中,教師都要注意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嘗試成功的滋味,特別是后進生。如:在一次解決問題課上,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在分別尋找合適生活資料的基礎上,共同討論、研究,然后讓其中一人提出條件,然后讓同學們一部分補充問題,最后一部分同學來解決問題,最后把掌聲送給了我們自己。受到表揚的同學們,每一成員都為自己出了一份力而感到驕傲,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在學習中完善了自己。
總之,在學習中得來的教育是一種教育的新理念,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只有讓學生不斷學結,教育才是有意義的教育。
作者:穆應霞 單位:仁懷市學孔小學
- 上一篇: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教學淺析
- 下一篇:小學語文識字與寫字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