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文化建設在和諧社會的作用

時間:2022-09-26 10:42:42

導語:基層文化建設在和諧社會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文化建設在和諧社會的作用

摘要:基層文化建設在提升人民群眾整體素質、繼承弘揚地方文化、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要積極開展豐富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強化基層文化宣傳推廣隊伍建設,樹立獨具特色的區域基層文化形象,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助力支持。

關鍵詞:基層文化建設;和諧社會;作用;用途

基層文化活動貼近廣大基層居民的生活實際,更能滿足基層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基層群眾們如何才能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環境,這都需要不斷的提升自我,更好的理解基層文化建設在和諧社會中作用,探析基層文化在和諧社會中的建設途徑。

一、基層文化建設在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群眾整體素質。相較城市居民,基層群眾的整體素質還不高,尤其是在鄉鎮、農村等地區,許多群眾在工作之余他們休閑放松活動大多是打牌、打麻將等,很不適應現階段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整體要求。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很難培養出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下一代,鄉村振興就只能成為一紙空談。而實行基層文化建設,恰恰是把大眾化,人民群眾最易接受、最受歡迎的文化帶到基層中去,把國家政策方針以群眾化的語言和表達形式傳遞到群眾中間,進而實現基層群眾的素質提升、思想升華;同時,開展基層文化建設也會將本區域的文化品牌豎立起來,不斷增強當地群眾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增添了他們主動學習和提升自我的勇氣與決心,有利于提升群眾整體素質。2、有利于地方文化繼承弘揚。一般情況下,當我們進行基層文化建設的時候并不會僅僅將理論知識宣傳作為唯一的手段,而主要依靠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從而激發基層群眾的文化自信心與自豪感,使得更多的青年愿意并且能夠學習這些文化,傳承這些文化。如南埔鎮施厝村挖掘的“施厝扁擔拳”文化,在開展挖掘保護前,該項拳法已瀕臨失傳。當地的群眾業余生活基本就是喝酒、打麻將、聊閑天,整體素質與文化自信感都較低,當啟動搶救保護工程以后,隨著“施厝扁擔拳”文化獲得泉州市非遺項目,國內外多家媒體先后報道,大大激發了村民們對祖先的敬仰,自覺習拳修德的村民越來越多,帶動著該村站在一個更大的舞臺,獲得了更多的社會認同。與此同時,施厝扁擔拳文化在各方的推動下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可見,開展基層文化建設,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無形中縮短文化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這也極大地增強了當地群眾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地方文化繼承弘揚。3、有利于推動和諧社會發展。加強各民族人民群眾之間的情感溝通交流,增強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促進民族大融合、文化大繁榮,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需要充分發揮傳統民族文化的內在力量。黨的第指出,要重視基層文化建設,縮小城鄉差距,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共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并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1、積極開展豐富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要廣泛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這樣才能激發吸引基層群眾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與興趣,將枯燥無味的文化內涵與知識融入到實際的活動中去。一方面,要注重文化建設的全面性,對黨的精神、系列講話精神進行深入傳播,以座談會、討論會、集體活動的形式定期開展,充分發揮村委會、居委會的帶頭呼吁作用,將這些文件精神傳遞下去,使每一位村民都能夠有所了解,實現思想覺悟和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保障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持續性和長期性,讓文化活動成為一種深植于每一位群眾心中的活動,避免活動的隨意性。2、不斷強化基層文化宣傳推廣隊伍建設。基層文化宣傳推廣隊伍建設,直接關系到文化建設與基層宣傳的成效。因此,在人員的選擇上要仔細篩選。首先,要把那些了解本地區群眾生活狀態,具有一定文化基礎與知識技能的文化人才選拔出來。其次,還要把那些在本地區具有較高威望,或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與綜合知識能力的人員充實到宣傳工作隊伍中。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深入挖掘基層文化內涵,實現文化建設效果的最大化。同時還要加強對宣傳推廣隊伍的學習教育,引導他們及時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精神,增強開展工作的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道德水平與綜合能力。3、樹立別具特色的區域基層文化形象不同地區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點,這就要求在加強文化建設的同時,要注重吸取、挖掘不同區域特色文化的內在價值,注重聯系實際,聯系生活,使之成為文化建設的源頭活水,讓文化建設更好彰顯人民群眾的實際生產生活。要樹立品牌形象意識,將文化品牌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這是基層地區開展文化形象建設的先決條件。此外,要加強對于基層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培育,整合資源,使基層文化形象更加富張力,更具特色,發揮基層文化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意義。

三、結語

積極構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和諧社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離不開基層文化建設與先進文化的發掘。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不僅要學習黨的一系列關于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還要結合各地自身實際,認真傾聽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激發廣大人民群眾開展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推進基層文化建設的強大合力,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創新基層文化治理夯實基層文化陣地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奠基助力[N].文匯報,2016-09-27(4).

[2]李聰德.打造基層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淺談農村文藝宣傳隊的管理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8(1):12-13.

[3]于波.強化基層文化建設對和諧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闡釋[J].才智,2018(1):221.

作者:莊安 單位: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