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文化促使企業可持續進步論文

時間:2022-11-23 04:54:00

導語:構建和諧文化促使企業可持續進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和諧文化促使企業可持續進步論文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建設積極向上的和諧企業文化,是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推動企業持續有效發展的不竭動力,對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努力推進油田的發展事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和諧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有效發展的保證

1.實現企業目標需要和諧。企業作為經營組織,要創造經濟效益,追求日益增多的利潤,這是企業的目標和價值所在。在經濟全球化和經營信息化日趨加速的今天,企業間的競爭逐漸擴展到文化層次上,企業文化成為滿足市場深層次需求和消費理念的重要保障。具有遠大戰略眼光的企業與整個社會越來越趨向“共生”關系,企業內部、企業與社會各方面也不斷趨向要求更高的和諧發展。企業應以效益優先為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堅持統籌兼顧,妥善解決各種經濟社會矛盾,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實現企業自身持續有效和諧發展的根本目標。

2.企業發展的動力來源于和諧。企業的發展既是生產力的發展,也是生產關系的發展,兩者的落腳點都是人自身的發展,而要實現人自身的良性發展,最根本的基礎條件是和諧。沒有一個良好、大氣的創業氛圍,國有企業這座龐大、復雜,需多方配合、齊心協作才能正常運轉的機器,很難高速、高效、穩定前進。在企業內部,干部之間、干群之間,都需要營造和諧工作氛圍。人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和諧,競爭與合作雙贏的和諧,以及法治、德治相輔相成的和諧是企業保持蓬勃生機的根本,“和諧”是企業保持永恒動力的核心支柱。

3.優秀企業文化的本質就是和諧發展。構建優秀企業文化的基礎是和諧發展。發展才能創造更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使職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生活更加和諧。只有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我們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關系和社會保障體系,才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才能不斷滿足廣大職工多方面的需求。近年來,中原油田在廣大干部職工心中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倡導“三合、五同、五共”,積極培育個性鮮明、時代感強的“中原石油文化”,充分體現了和諧的基本原則,有力地促進油田生產經營的健康發展。

二、以和諧企業文化構建企業內部的整體和諧。

1.堅持以人為本,激發員工責任意識。企業切切實實把員工當作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從管理制度、用人機制及激勵措施上,全面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工作技能和敬業精神,對待所有崗位的員工嚴格要求、一視同仁,真正體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企業做到尊重員工、善待員工,關心員工的生活福利和職業的生涯成長。隨著企業效益的增長,全面提高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包括工資福利、民主管理權利、進修培訓機會、事業成長空間及家庭生活條件等。對那些甘于現狀、不思進取特別是缺乏敬業精神的員工,則必須綜合運用經濟、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種手段,催其奮起。實現“人盡其能,才盡其用”的企業運作機制,形成爭創一流的企業理念。

2.堅持繼承與創新,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人的全面發展靠文化,企業持續有效發展同樣離不開文化。企業應該不斷豐富文化內涵,營造弘揚先進文化、做新時代中原石油人的濃厚氛圍。一是抓教育,按照“分層次、按專題、系統抓、講實效”的思路,保持正確的文化建設導向。大力加強職工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職工隊伍。二是抓學習,以“建成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共同愿景確定團隊愿景、個人愿景,從而打造整個企業的“命運共同體”。三是抓素質,構建企業文化的長效機制。引入軍事管理的行為準則、組織紀律和考核手段,以軍隊的整齊劃一推進員工的行為養成,使企業管理達到高度的統一。

3.創建學習型組織,實現企業全面發展。學習型組織是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一個企業只有成為學習型組織的時候,才能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具備快速應變市場的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員工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作用,也才能實現企業滿意、員工滿意和社會滿意的最終目標。通過有效的激勵,使全體員工樹立“創業、創新、創效”的意識,培養堅持終身學習,長盛不衰的學習毅力,持續提高政治素質、道德水平、知識程度和技能等級,將分散在每個員工頭腦中的知識、信息和經驗整合成巨大的力量推動企業的成功與發展。

三、以和諧企業文化推進企業外部的廣泛和諧。

1.堅持降低成本,提供優質產品。這是企業的最基本職能,也是企業存在的最大價值。企業提供給市場的產品必須是高品質的,能為用戶帶來更多功效,同時企業還要為用戶(間接也是為整個社會)節省投資,這樣的企業才能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創造最大的價值。國有大型企業以其具有的較之其它企業更為雄厚的資本優勢、技術優勢和政治優勢,完全能夠依靠持續的科技創新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并以此控制整個市場的大局,引導市場的健康成長。公務員之家

2.兼顧各方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國家、企業和員工是企業利益格局中三個最基本的利益主體。在保證國家利益的同時,兼顧好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對于企業構建和諧的社會利益關系具有關鍵性作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企業與社會的自然和諧。國有大型企業擁有較多的國有資產,國企的獨特性質及其資產來源決定了它必須把社會效益或社會責任放到比其它類型企業更重要、更優先的地位上。國企在解決就業、支持公益事業、促進國家繁榮、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往往承擔了更多的職責。

3.保持企業資產增值,創造更多的無形資產。國有大型企業較之其他企業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職責,但企業的本質決定其也必須以贏利為目的。不論是從國有大企業的自然屬性還是從其社會屬性來看,都應該是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竭盡全力創造更多利潤,增值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因此,國有大型企業必須瞄準世界先進企業,努力把自己做大做強做優,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達到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準,實現與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技的奮斗目標,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好的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