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的語言藝術思索
時間:2022-04-17 04:46:00
導語:政治課的語言藝術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言是講政治課的重要工具,是聯接講與聽、教與學的橋梁。語言可以溝通授課者與聽眾的情感和思想。同一堂政治課,語言表達好的授課者,講起課來談笑風生,妙語連珠,趣意盎然,官兵聽起來津津有味,時而發出愉快的笑聲,時而陷入遐想和沉思,不僅使官兵在美的語言的感染中學到知識,而且對教育內容興趣倍增,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望,點燃理想志向的火花。而語言表達差的授課者,或晦澀呆板,或干巴無味,或口吃費勁,只能讓人昏昏欲睡,不僅達不到教育效果,而且使官兵對政治課產生厭煩情緒,失去接受教育的興趣。
因此,授課者應努力掌握講政治課的語言藝術。講究樸素美。所謂樸素美就是以自然美為基調,質樸無華、通俗自然,真實地揭示革命真理的本來面貌。政治課具有理論性和思想性較強的特點,只用華麗的辭藻,進行空洞的說教,就會陷入漫無邊際的大海中苦苦掙扎而什么也講不清楚。
要善于用純樸的語言把抽象的理論表述得通俗化、大眾化;把深奧的理論講清、講透,這樣官兵才能聽懂教育內容,明確教育目的和要求,從而激發官兵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的興趣。否則,官兵百聽不解其意,就會感到費解而疲乏,就不會認真聽下去。因此,授課者要在語言的選擇上,恰當運用一些樸素而又高雅的順口溜、口頭語、歇后語等群眾性的語言,既通俗易懂,又適合青年官兵的特點和情感需求,使官兵在心理滿足中接受教育;不能滿口“之乎者也”,又不加以解釋,用那些生僻費解、晦澀難懂、反復幾次仍聽不懂的詞語。講政治課只有在聽懂的基礎上,才能使官兵更好地接受教育。
講究邏輯美。所謂邏輯美就是通過冷靜觀察、縝密思維、精確判斷、科學分析與綜合,理性地揭示革命真理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邏輯語言是維護教育內容,堅持正確理論觀點的靈魂。政治課有相當一部分是解惑性的,即解決長期困惑著官兵的思想認識問題。要求授課者以理性美為主調,用符合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規則與結構的語言闡述理論觀點。用形式邏輯語言,講清革命真理發展的來龍去脈,使官兵認識真理的本質,明確應該提倡什么,發揚什么,反對什么,抵制什么,如何做才能真正成為軍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從而堅定理想和信念。
用辯證邏輯語言,酣暢淋漓地揭示真理的發展規律,做到“實反其然而故維其然”或“實維其然而故反其然”,激發官兵的辯證思維和深入思考,使官兵在啟迪中積極進取,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升華的效果,從而解除思想認識上的困惑。
講究形象美。所謂形象美就是通過想象、聯想、修辭等描繪出的景狀美。形象性語言注意的是感性材料的組織和加工。在政治課的講授中,純理論性的語言會使官兵感到高深莫測,難以理解而失去教育意義。此時,形象性語言就是對教育內容所提出的理論觀點進行填充、裝飾和修葺,好比人有了骨架、軀干,要填充血和肉一樣。其作用在于運用事物運動的具體景狀,給人以視覺、感官的美感,對官兵認識真理、掌握真理起到客觀的感染功能。授課者要善于運用俗語、成語、典故、名言、修辭、描寫等多種技巧,用現實逼真、具體實在、生動活潑的語言來講清要闡述的理論觀點,使官兵感到實物實情、實話實說,如親眼所見,直觀可感,真摯可信,這樣所起到的教育作用無疑是很有力量的。
講究韻律美。所謂韻律美就是像音樂和詩篇那樣,通過悅耳的音韻、優美的旋律感染聽覺的節奏美。一堂政治課,內容較多,時間相對較長,要使官兵較快地掌握所講授的理論觀點,就要注意研究容易記憶的語言,使語言音義兼美,悅耳動聽,節奏鮮明,波瀾起伏。比如,同志在談對頑固派的斗爭時講到: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我對比,音韻重人,義正嚴詞,慷慨激昂,音節整齊,上口易記。講究韻律美,還要求授課者跟上時代的節奏,語言要富有新意,給官兵以最新的信息和時代的美感。否則,總是用老語言或文縐縐八股調,官兵就很難記得住講授的內容了。
講究文雅美。所謂文雅美就是通過簡明、干凈、文明、高雅的語言,給人以愉悅的心理美感。講政治課大多是上級給下級授課,在準備不充分或語言表達不好的情況下,講課時往往夾雜著“這個”、“那個”、“是吧”、“對吧”的多余話———這屬于語言身體中的良性腫瘤,使人感到煩躁。有時當發現個別人不注意聽或是講到違反紀律的問題時,往往會出現諷刺挖苦或粗話、臟話———這屬于語言身體中的惡性腫瘤,必須剜除掉,否則,會使官兵反感甚至產生對立情緒,久而久之,必然導致官兵對政治課失去興趣,不再愿意接受教育。
- 上一篇:會計軟件輔助核算運用
- 下一篇:書記在城郊創衛工作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