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探討
時間:2022-11-28 08:54:08
導語:微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社會微信作為重要的社交工具,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借助微信的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增強。但是微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也異常嚴峻,伴隨信息量的激增,大學生缺乏足夠的信息判斷能力,價值觀念容易受到沖擊,甚至過度沉迷于微信。因此,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高校應當注重對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積極開展微信平臺建設,展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權威性,加強網絡輿情管理,組織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切實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引。
關鍵詞: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前言
微信已發展為當今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傳播媒體,廣泛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其便捷性、互動性的優勢備受認可,并且還可以帶來豐富的服務功能,在社交領域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同時還應看到,微信時代的到來也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挑戰,盡管使用微信有助于拓展教育的時間和空間,促進師生間的互動,但是微信平臺中龐雜的信息時刻沖擊著學生的價值觀念,各種消極、負面的信息層出不窮。因此,高校必須因勢利導,將微信平臺打造成宣傳展示學生理論學習成果的陣地,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
2微信時代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括社交、支付等功能在內的微信軟件,無疑給大學生帶來多方面的影響。第一,微信使大學生的社交形式發生轉變。大學生思維敏捷,樂于嘗試新鮮事物,微信文化環境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傳統社會交往依托于見面、電話、郵件等形式,對于時間和空間有一定的要求。而微信時代,學生足不出戶即可開展一系列的社交活動,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都獲得了延伸,其便捷性優勢非常突出,由此也使大學生的社交活動豐富多彩,青年學生堪稱新媒體上最為活躍的群體[1]。第二,微信使學生接受的信息量激增。微信軟件的朋友圈、公眾號等是大學生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而且學生會形成一定的信息獲取習慣,例如喜歡關注朋友圈、公眾號發送的信息。由于學生微信內的好友數量較多,因而每天會閱讀大量的微信信息,其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可以從中學習知識,開闊視野,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不斷積累,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第三,微信服務滲透到生活當中。微信時代不僅為大學生的社交活動提供了支持,而且軟件中的服務功能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例如繳費功能、購物功能非常貼近學生實際,能夠滿足學生不出校門的消費需求,并且節省路途時間,服務效率值得肯定。例如一些高品質的微店,集中針對學生群體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還有的APP軟件也能夠很好地契合學生的服務訴求。
3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微信時代開創了嶄新的社交形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是一種全新的機遇。微信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將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借助微信平臺進行闡釋,樹立正確的風向標。而且微信也極大地促進了師生之間的資源共享,使互動更為活躍,使用微信溝通交流,更利于增強學生的內心歸屬感。正是由于微信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高校也需要將微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和載體,緊跟時代步伐,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及時占領輿論宣傳的制高點。但是微信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又是雙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第一,工作形勢更為嚴峻。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即將步入社會,從事各行各業的工作,所以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直接關系到社會整體的發展。然而微信時代下碎片化信息的不斷注入,導致信息量激增,各種社會思想充斥學生的大腦。而大學生本身社會閱歷尚淺,缺乏足夠的是非判斷力,社會范圍內大學生遭遇的風險事件日益增加,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更是時刻腐蝕著學生的心靈。微信環境對大學生政治信仰、價值觀念的沖擊不容忽視。因此,高校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難度不斷加大,在微信時代必須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引,樹立積極的輿論導向,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養。第二,工作內容更為復雜。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相對單一,主要依靠講座、社團活動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育內容偏重理論,實效性不強。隨著微信時代的到來,師生普遍使用微信交流工具,微信平臺已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因而對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無論是思想政治素養,還是文化素養、信息素養,以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都必須上升到更高水平。另外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把關難度也隨之增加,在使用微信交流過程中,學生所關注的內容缺乏嚴格的準入門檻,高校既要使用微信工具,又必須增強研判能力。第三,學生過度沉迷于微信。微信雖然具備隨時交流、傳遞信息的便捷性,但是畢竟屬于虛擬空間,大學生在習慣使用微信進行聯絡的同時,也有可能沉迷于微信之中,影響到現實社會的人際交往。有不少學生即使在課上也會瀏覽微信信息,甚至時刻不能離開手機,這種情況不僅消耗學生的學習精力,更直接減少了學生和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對身心都是不利的。對微信的過度依賴還將引發高校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地位的削弱,因為學生容易片面相信微信中傳遞的內容,認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陳舊,過多地接收碎片信息,不能用系統全面的馬克思主義觀點解決現實問題,無法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2]。
4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策略
微信時代高校應當注重對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積極開展微信平臺建設,展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權威性,加強網絡輿情管理,組織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從而真正發揮微信的應用價值,營造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第一,注重對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微信時代面對海量信息的,高校應當著力加強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尤其是要幫助學生增強信息判斷力,防止學生受到過多負面信息的影響而陷入思想困境。為此,高校可以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定期組織專題講座,以培育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引入生動的案例,通過對比、分析等方式,引導學生理性面對社會問題,堅定政治信念,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微信中傳播的信息給予審慎態度,鼓勵學生多讀書、多交流、多思考,進而有效甄別不良信息,增強自信心。第二,積極開展微信平臺建設。原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固化,而微信公眾號在用戶黏度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所以高校應當順應時代潮流,構建起適應新時期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以公眾號為核心,集中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以討論、講解、分析的方式,為學生剖析其中的思想內涵,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高校還應進一步細分微信功能,在建立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公眾號基礎上,院系班級內部應設立自己的微信討論群,以便于班主任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生展開深入的溝通交流[3]。第三,展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權威性。正是由于微信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極大影響,所以高校在建設微信公眾平臺的過程中,更要注重自身權威性的體現,使微信平臺充分發揮對學生的吸引力,聚焦學生目光,積極傳遞正能量。這就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學習相關法律的基礎上,教師要增強信息研判能力,深入開發微信社交功能,保證微信平臺的內容產生真正的宣傳教育效果。在與學生的廣泛接觸中,教師要認真關注學生反映的困難和問題,選取有助于啟迪學生思想、凈化學生心靈的圖片、文字、視頻等內容,編輯成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形成認同感。第四,加強網絡輿情管理。微信環境下大學生隨時會接收到各類信息,其中所蘊藏的風險不容忽視。有的學生因沉迷于網絡誤入歧途,所以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重視對學生的法制教育,使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善于甄別和抵制不良信息,樹立法治觀念,避免受到思想腐蝕[4]。為此,高校應當建立網絡輿情管理機制,及時發現風險問題,制定干預措施。針對微信中的不實報道,高校不僅要立即予以澄清,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惑和擔憂,更要對違法行為給予有力打擊。網絡輿情管理需要高校既能尊重師生的話語權,又要深度介入輿情發展過程,完善信息監控、信息反饋、信息處理等流程,營造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第五,組織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論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新時期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善于借助微信平臺的優勢,更要開發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塑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同時文化活動的成果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予以反饋,產生廣泛的影響力。例如,高校可以組織主題公益活動、體育文化節、藝術節、郊游、各類社團活動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開闊學生視野,也有利于學生走出虛擬世界,增強身體素質,緩解平日的緊張情緒,使學生擁有更加充沛的精力,迎接學習中的挑戰。
5總結
微信時代的到來不僅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創造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微信作為學生普遍青睞的社交工具,有其自身的優勢,高校應當有效發揮微信的宣傳教育功能,積極打造微信平臺,推送更多展現時代主旋律的作品,從而使學生獲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迸發時代激情,實現自我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加友.微信視閾下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5).
[2]慕健.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6).
[3]王靖元.微信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8(6).
[4]張曉靜,王明佳.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8).
作者:劉文晶 單位:福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網絡課程微課教學研究
- 下一篇: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合憲性審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