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工作提升黨建科學水平分析
時間:2022-03-31 03:40:27
導語:政工工作提升黨建科學水平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升政工工作質量對于黨建科學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然則現實工作中還會存在一些影響因素,文章通過對這些因素予以分析,然后給出針對性應對措施,希望可以為企事業以及行政單位的政工工作良好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政工工作;黨建工作;思想工作
當前,黨建工作成為行政單位、國企、民企建設工作中的重點,必須要抓好、做好。然而黨建工作第一項工作便是思想工作,其目的是不斷地宣傳黨的政策方針,積極地聯系群眾,縮小黨群、干群距離,實現集體組織乃至全國一盤棋。這一目的決定了各級黨組織在黨建工作中需要將政工工作做好,使其發揮喉舌作用,實現黨群干群的連接。但實際上很多組織單位乃至于行政機關的政工工作都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落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建工作水平提升。想要提升黨建工作科學水平,必須從政工工作入手,找到影響因素形成針對性的提升策略。
一、黨建工作和政工工作關系
黨建工作由六部分組成,即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以及純潔性建設。其中思想建設是通過政工工作來具體執行,同時因為思想建設是我黨一直以來堅持的三大建設工作之一,故此政工工作成為了黨建工作的核心之一,對黨建科學水平提升有著直接影響。故此黨建和政工二者存在以下關系:(一)整體工作和局部工作的關系黨建是整體,思想建設只是其工作六分之一,政工工作既接受思想建設工作目標指引又負責落實具體工作內容,是黨建的核心之一。(二)彼此影響,互相促進黨建工作水平直接影響政工水平,反過來政工水平提升也能夠使黨建工作得以進步和發展。黨建工作中的作風建設以及純潔性建設都和思想建設有著緊密的關聯,即如果政工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推進,便可以確保黨員干部擁有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能夠拒絕小集體意識、反對拉幫結派,使得黨員干部廉潔奉公形成純潔的黨性,從而拉近黨和群眾、干部和群眾的距離,形成企業或者行政機關上下一盤棋,團結一致、攻堅克難,不斷實現突破[1]。誠然政工工作還要廣泛聯系工會、共青團、婦聯,使它們緊密圍繞黨組織周圍,充分地發揮作用,利用各自功能將對應的群眾集中起來,開展集體思想教育、提供技能培訓以及職業規劃,努力地打造“以人為本”的環境,確保企業或者行政機關整齊劃一。
二、政工工作影響黨建科學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政工隊伍素質有待提升。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沒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覺悟,這對于組織單位建設來說是一件非??膳碌氖虑?。然而從目前企事業以及行政機關的政工隊伍來看,素質普遍不高,具體表現在:一是服務意識差。工作中臉色差、語氣差、態度差,對于群眾的問題不能熱情回答釋疑,而是各種推搪甚至言語打擊,又或者以制度規定為由拒不辦理。二是能力差。政工工作需要好思想、好口才、好文筆,然而目前從事政工工作的大部分主體為即將退休人員,他們思想相對落后,從領導或者管理崗位下來仍然端著架子,打官腔現象嚴重且文筆普遍不佳。而對于企業職工或者機關人員更不可能提供職業規劃服務,不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管理宗旨[2]。(二)政工工作制度建設相對滯后。政工工作需要制度來給予規范,這種規范不僅是規范企業職工、機關人員更是規范政工人員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及工作流程。但是目前來看,很多企業、事業單位以及行政機關當中政工工作是缺乏制度的,結果導致:(1)工作環節對接不緊密,面對全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不能有效利用各種平臺媒體實現宣傳最大化。(2)思想以及技能培訓走過場,在工作總結中都提到辦了幾次思想動員大會和幾次技能培訓,而沒有關于這些動員大會和培訓大會的具體效益分析,這是因為大部分會議都是走過場,事前缺乏目的規劃。(3)組織工作制度缺失。政工人員需要對接共青團、工會、婦聯,需要發揮組織作用,然而實際工作中缺乏相應制度,導致政工不能發揮連接作用及不能樹立黨組織威信,使得黨組織邊緣化。(4)績效激勵制度缺失。政工工作想要取得良好成績,讓廣大基層群眾圍繞在黨的周圍,必須針對大部分人推出相應的績效激勵。而目前政工工作在企業、社會機構及黨政機關當中因為地位差而導致績效激勵制度主動權掌握在領導手中,成為了領導個人權利工具。(三)創新機制不足。在現如今信息社會背景下,政工工作有必要從政工隊伍建設(思想培訓、技能提升)、功能發揮(宣傳、組織、培訓、引導、推介)兩方面積極創新,確保隊伍素質提升和功能作用提升,然而現階段的政工工作中缺乏創新機制,工作都是老生常談,導致工作效能低、影響弱,最終導致黨建科學水平裹足不前,不能提高黨組織威望,對企業、組織乃至于行政機關來說仍然邊緣化明顯。其中政工監督創新不足導致企業中黨組織邊緣化的程度嚴重,使得大部分企業資源外流。(四)工作評價不足。任何工作都是一個閉環,其中以科學計劃為起點,以科學評價為結束點。評價即是對上一環工作的總結也是對下一環工作的指導。然而目前政工工作當中評價不足甚至有的組織缺乏評價,僅憑借主觀主義開展工作,導致工作分散。在現有的政工工作評價中缺乏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導致分析、對比、歸納不足,下一環工作缺乏參數,使得效率低下。
三、黨建科學水平提升當中政工工作措施分析
(一)科學選拔全面培養。(1)政工人員。選拔時需要優先錄用政工師。經過科學培訓拿到資格認證的政工師其思想政治覺悟高,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并結合時代擁有很好的創新水平。主要是大部分政工師年紀輕、學習力強、可塑性高。故單位可將有志于“政工師”的年輕人集中起來,由相應部門培訓,畢業合格頒發“政工師”資格證并到單位政工部門上崗。(2)在工作中培養,在培養中工作。要在具體工作中發現政工工作不足,并且聯系單位具體情況來改善不足,確保政工工作動態改進,使其為單位不斷改進發展貢獻力量,使其在黨建工作中具有的宣傳、組織、引導、推介等功能發揮出來。(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1.管理制度。面對政工部門建立具體的管理制度,要實現部門負責人負責制,要確保企業宣傳、部門聯合管理、信訪、文件檔案管理等事無巨細都有對應的管理標準以及專門負責人。規避之前管理混亂現象,積極提升管理效率。2.培訓制度。要積極聯系人力資源形成縝密的思想政治培訓,確保黨政干部以及一線職工群眾能夠獲得持續的思想教育,提升所有主體的政治覺悟。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頻次以及培訓內容,要從興趣入手實現培訓效率最大化。3.組織制度。從政工工作基本性質入手,形成和共青團、工會、婦聯等協會組織的聯絡機制。要督促以及配合這些群體性組織發揮具體功能作用,將不同人群團結起來,確保集體性思想培訓的快速落地。4.考核制度。政工部門必須對內部人員形成科學考核,對接相應的激勵政策,提升所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另外需要該部門對接企業人力資源來為廣大職工或者一線人員爭取更好的薪資待遇和獎勵。政工之所以有這個權利,是因為其和工會有著工作上的聯系,而工會代表的是廣大職工權益。(三)積極創新提升水平。1.培訓創新。在自我培訓和組織大型培訓方面都要有創新精神,要提前建立培訓計劃方案,結合單位具體情況,在成本控制基礎上實現良好的培訓效果。要在培訓之前通過信息技術征求廣大職工培訓意見,要將培訓分為思想、技術、技能等培訓板塊,確保對應建立培訓后的效果跟蹤和評估,確保培訓轉化率。2.宣傳創新。要積極掌握媒體,開辟成本低且效果好的自媒體陣列,積極地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公布黨建工作內容,確保黨建透明化,憑借良好的氛圍吸收新黨員,并將黨員安排到關鍵崗位形成模范效應,帶動全體職工的工作熱情。在宣傳平臺利用自媒體的互動性與群眾積極互動,了解思想動向,以利于推出針對性的思想培訓。3.服務創新政工人員要有服務意識,要積極走進基層群眾當中采集意見和建議,并將相應的內容反饋到黨組織,利于黨組織進行工作調整。另外,政工部門要積極發揮作用,敦促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性組織為基層群眾爭取利益,切實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并配合工會進行技能、技術培訓,聯合單位人力資源進行職業規劃,確保單位管理模式向“以人為本”管理模式轉化。4.管理創新為了提高政工人員的工作熱情,需要對政工部門予以績效考核,建立多維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讓評價結果和具體工作成果掛鉤,使得政工人員擺脫過去的被動工作模式[3]。(四)科學評價驅動發展。1.建立評價體系。政工部門要面對本部門以及單位所有部門建立一個系統的評價體系,實現評價的動態化,積極比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前后部門工作變化,以此來對自己工作予以評估。評價體系構建需要建立每個部門評價指標維度、評價標準、指標權重,甚至需要成立專門評價小組來對指標予以分析選擇,將最重要的指標選出來,然后建立評價模型。2.要對具體思想政治工作對黨建工作的提升形成評價。這種評價往往可以幫助政工部門找到利于黨建科學水平提升的關鍵點,從而圍繞關鍵點展開工作。例如黨建工作六大部分其實和思想建設都有關聯,其中關鍵是如何實現思想政治的滲透性,能夠提升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對思政工作的歡迎程度。3.實現大數據管理,確保評價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需要采用數據化管理方式,不斷將政工工作有關數據予以采集分析,如此可以形成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到政工工作薄弱點針對性提升管理水平[4]。
四、結束語
政工工作提升黨建科學水平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管理者明確政工工作和黨建工作的聯系,然后發揮其黨群連接、干群連接、組織溝通、宣傳引導等作用。過程中政工人員的素質素養非常關鍵,需要利用各種手段使其受到足夠激勵從而積極開展工作,使黨的政策能夠被貫徹落實,使黨組織成為核心,團結所有力量一同推動單位發展。故此,全面制定制度、創新機制、科學評價是不可或缺的三個部分。
【參考文獻】
[1]丁俊萍.黨的政治建設與政治紀律之關聯[J].理論與改革,2019(1):14-17.
[2]劉藝博.政工工作與政工干部素質的強化策略研究與討論[J].現代企業文化,2019(18):88.
[3]詹智慧.企業政工管理的意義及其創新策略解析[J].現代企業文化,2019(18):92.
[4]肖納.新時期事業單位開展政工工作的思路探討[J].現代企業文化,2018(36):142.
作者:郝婧華 單位:中交一航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互聯網+勞動合同問題探討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視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