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研究

時間:2022-06-28 09:08:35

導語: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研究

自1994年文化部組織開展第一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至今,四年一次的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已朝著常態化、制度化方向穩步發展,從而成為檢驗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行之有效的手段。2017年文化部組織開展了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與前五次相比,此次評估定級工作在指標體系、新增標準、考核數據、信息化平臺報送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具有評估主體多元化、評估客體體系化、評估導向時代化、評估標準科學化、評估手段信息化、評估機制透明化、評估結果常態化的特點[1],充分發揮“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用”的積極導向作用,對于帶動地方黨委、政府加大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在基礎設施、創新服務、人才培養、效能發揮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整個評估過程中,各館通過數據報送平臺上傳的佐證材料和數據作為參評的重要依據,而各項數據的準確報送須以做好業務統計分析工作為前提。

1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的含義

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是指對圖書館工作中的各種量化數據資料,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地調查和整理,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其各種數量關系的一系列活動,其結果能客觀地反映出圖書館和項工作的狀況和基本規律。它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進行科學管理、充分配置資源和調整資源、正確使用經費、制訂各項政策和工作計劃的重要依據,是深化讀者服務工作、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2]。公共圖書館要實現科學管理離不開業務統計工作,而且要在準確統計數據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及時、深入的分析研究,從而做出科學的分析報告,進而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對于評估定級工作的積極作用

2.1業務統計工作是評估定級工作的客觀依據。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考察的是公共圖書館的全面建設情況。以往的五次評估定級工作注重考察參評館各項數據的數量和規模,而此次評估定級工作更加注重考察圖書館的軟硬件建設質量。業務統計工作不僅要統計建筑面積大小,藏書數量多少,人員、設備的規模,還要統計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來保障圖書館的建筑設施設備、文獻資源、信息化基礎等各種基本條件,在此基礎上更要從中分析出公共圖書館業務管理、服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的水平以及由此提出的戰略意見。通過業務統計工作,經人工填報和平臺報送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全國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用戶信息、業務指標、服務效能等大數據,為評估定級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2.2業務統計工作貫穿于評估定級工作的全過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有統計數據反映情況,任何總結、分析和評估材料,都是以數字統計為論證的依據,業務統計工作貫穿于評估定級工作的全過程。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其中提到加強公共文化大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處理,從法律上保障和推進公共圖書館大數據建設。因此,只有做好業務統計工作,呈現出真實、準確的統計數字和系統的計劃、總結,才能使評估專家給出科學的評估結論。2.3業務統計工作為制訂評估指標體系奠定客觀基礎。評估定級工作的作用旨在以評促建;同時,評估定級不僅是評圖書館,還要考慮各級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的最直接體現就是每年向文化部報送的《公共圖書館基本情況年報》(又稱《文基03表》),通過它可以看到全國各公共圖書館的所有數據指標,包括從業人員、館藏量、新增藏量、讀者活動、網站訪問量、財政補貼收入、固定資產、館舍面積、閱覽坐席、志愿者隊伍等23個大項、96個小項的數據。根據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指標體系、提高指標標準,以此來提高圖書館的自身建設、業務能力和競爭力、督促政府加強重視、加大投入。

3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的現狀

3.1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3.1.1業務統計制度不健全,數據隨意調整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的結果事關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真實性、有效性,要求業務統計工作要做到認真、全面、準確,但就現階段全國公共圖書館的現狀而言,情況不容樂觀。通過調查了解到,還有很多參評館在進行業務統計工作和報送評估材料時存在不同程度的“隨意性”和“主觀性”,且缺乏統一的業務統計方法和口徑,項目設置和填報方式不夠統一、規范,不同的工作人員統計出的結果可能不盡相同,必然會影響業務統計工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客觀性。3.1.2業務統計工作流程化,缺少相應的分析研究目前,各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基本停留在“月報表→季報表→匯總年報表→數據上報”這樣一種流水化的循環狀態,依靠手工填報的方式形成傳統的統計表將數據直觀的羅列出來,少數圖書館會見到百分比之類的分析數據,連“曲線圖”“柱狀圖”等有關質量關系的深入分析都很少見。業務統計工作演變成一種“過程化”的機械事物。3.1.3業務統計工作缺少素質高的統計工作人員和先進的統計平臺公共圖書館的人員結構所帶來的弊端就是缺少兼備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工作人員,因此現階段他們所能勝任的業務統計工作只能是簡單的數據復制和統計分析。同時,公共圖書館缺少統一、先進的數據統計平臺,現有的統計項目有的含義不清,由于理解不同或統計指標的口徑不一致導致數據標準不一致;統計項目層次不清晰,各項指標間缺乏邏輯性;統計數據類型單一,多樣性不足;沒有對全國公共圖書館統一的揭示平臺和專門的管理機構,導致重復勞動和效率低下。3.2我國少數公共圖書館的業務統計工作值得借鑒。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最高的兩大經濟帶,在城市化發展方面是領跑者,是國內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最具活力及創新精神的區域典范。筆者通過調查包括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浙江圖書館、金陵圖書館、杭州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深圳圖書館、佛山市圖書館、東莞圖書館等長、珠三角地區的48個公共圖書館了解到,各圖書館都比較重視年度統計及年報編輯工作,但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并形成年度發展報告的只有廣東圖書館學會的《2016年廣東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報告》。在日常的統計分析工作中最突出的、最具典型代表的是佛山市圖書館的統計分析工作及其成果《佛山市圖書館年度報告》。佛山市圖書館的業務統計分析包括對本館及佛山市聯合圖書館的業務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包括對圖書館基本情況的統計,對館藏總量、新增文獻類型、讀者到館情況、注冊讀者情況、文獻外借情況、讀者活動情況、自媒體運營情況、媒體報道專題及趨勢情況、聯合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情況、服務體系其他平臺運行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并進行亮點案例的展示。可以說,佛山市圖書館在業務統計分析方面具有引領作用,值得借鑒。

4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的幾點建議

4.1充分認識業務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并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公共圖書館要實現科學管理,迫切需要在業務統計工作方面進行全面的組織和規劃,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業務統計工作制度,對館舍面積、館藏文獻、從業人員、讀者活動、財政補貼收入等統計數據進行準確真是的統計,并對機構設置、館員工作量、工作效率等統計指標進行科學的設置和量化,并建立健全業務統計制度,及時、準確、全面地統計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分析、研究,形成完整的圖書館業務統計檔案,不斷改進圖書館的各項事務。4.2建立完善、有效的圖書館統計系統,并作為常態性工作來抓公共圖書館的業務統計工作必須按程序連續進行,從基礎數據開始,完成日記實、月匯總、年總分析等,做到有條不紊,及時精確,實現統計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分析軟件可代替業務統計工作人員對接圖書館的業務數據庫、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統計、圖書館報表平臺和大數據分析。優秀的業務統計工作人員運用大數據分析軟件,一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3加強對圖書館統計資料的研究利用,并作為尖端性工作來抓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的最終目的不是數據統計,那樣就失去了統計的意義,而是對統計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改進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要通過對圖書館館藏、讀者、借閱量等指標的統計分析,從側面反映公共圖書館的具體工作情況,研究以上數據可以直觀地反映圖書館的館情,并通過數據的橫向比較,反映同級別圖書館間的差距;縱向比較本館的各項數據,找出本館發展中的問題并解決問題,縮小差距,加快發展,實現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飛躍發展。

5結語

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實踐和經驗表明,業務統計工作是發展圖書館事業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評估定級工作為契機,各圖書館應對業務統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價值進行重新認識,建立健全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制度和工作規范,加快推進圖書館業務統計工作的規范化與科學化建設,明確它的重要使命和工作職責,為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科學規劃與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賈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的新階段——柯平教授談第六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J].圖書館與理論實踐,2017(7):62-69,79.

[2]趙楠.公共圖書館業務統計、業務研究與輔導工作概論[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7.

作者:趙楠 單位:沈陽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