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統計理念創新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5 04:37:00

導語:企業統計理念創新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統計理念創新研究論文

統計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是企業發展的保證,而統計工作又是提高企業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基礎工作之一。可以說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統計。通過發揮統計工作職能,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服務,從而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企業統計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和統計檢查工作發現,當前,企業統計人員還是把完成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布置的統計報表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對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服務的作用發揮還比較薄弱,從而使統計工作在企業中得不到重視,越得不到重視就越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如此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究其原因,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統計基礎工作薄弱,統計分析水平不高,統計工作缺乏創新,統計工作職能轉換上還不能及時到位等問題,造成企業統計工作者的地位比較低。所以說,要提高企業統計工作的地位,必須適應企業改革發展形勢的需要,轉變工作職能,創新性地開展統計工作,必須從信息、咨詢、服務等職能向預測、監督和參與企業經營決策職能發展。

二、轉變統計理念創新企業統計工作的對策

(一)創新統計工作理念。分析一些企業統計工作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生產經營和領導決策的需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創新和超前意識。由于社會對統計的認識偏差也比較大,片面地認為,統計只是簡單的加加減減數據而已,種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統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致使統計工作經常處于被動應付狀態,無法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那么,如何使統計工作由被動應付轉為主動服務?首先,統計人員自身要在思想觀念上創新,要有創新精神和超前意識,絕不能等、靠、要,更不能因循守舊;其次,要在堅持國家統計制度,完成上級統計任務的前提下,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創造性的開展統計工作,走出一條適合本企業實際的統計改革新路子,有的放矢地開展統計工作。

(二)創新統計運行機制。如果把統計工作比做數字化產品,那么基層的數據就是原材料,原材料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最終質量。統計的生命在于準確,那么,如何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可靠,對統計部門來說至關重要。要解決這一問題,提高統計工作的抗干擾能力,從運行機制來講,就是要加大統計檢查力度。建立健全保障統計機構依法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高效運行的統計工作新機制;在統計系統內部,統計部門要逐步營造一種有利于改革創新、鼓勵先進、爭創一流工作的良好氛圍和嚴格的責任目標考核機制。要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建立一套內部監測、評價、考核統計數據質量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各個指標間的邏輯關系,評估重要的統計數據,擠干數據中的水分,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

(三)創新統計管理制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再沿用原有的統計報表制度來解決數據的統計問題,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要根據企業的實際,主動面向市場,緊緊圍繞企業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熱點、新難點,適時調整統計指標體系,完善調查內容,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建設相適應的數量不多、功能齊全、易于操作、能夠“快”、“精”、“準”的反映企業運行態勢的統計報表制度。實現統計的信息、咨詢和監督三大職能,將統計對企業發展的信息、預警及決策支持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四)創新統計調查方法。統計調查體系的科學、實用是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的目標。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大,以往的統計調查方法已難以適應實際需要,對于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復雜多變的統計調查對象,必須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統一完善、輕便靈活、快速準確、確保調查質量、提高統計時效的統計調查方法。隨著企業經營方式的多元化拓展,更是給統計工作增加了數據收集、加工上的難度,所以新調查方法體系應該是以定期生產經營月報表為基礎,以抽樣調查為主體,加強典型調查、專項調查和重點調查。在生產經營月報中,要盡可能的精練指標內容,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統一、快速的統計方法。在定期報表制度方面,盡可能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提高統計數據的時效及質量,加強基層統計數據的管理,杜絕統計數據的弄虛作假現象。

(五)創新統計分析,為企業經營和決策提供依據。企業的統計數據分析是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總理曾在全國統計局長會議上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統計工作一項突出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加強對宏觀經濟形勢和重大經濟問題的研究,及時提供準確的統計數據和分析資料。以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同志的這個講話對搞好企業統計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統計工作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要及時對所掌握的數據做出深入的分析,為各級領導提供具有量化特點的咨詢意見和對策建議,根據企業發展過程和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做出監測和預警,抓住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分析和評判,提高統計快速反應能力,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內涵性的分析報告,為領導提供更為全面而深入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