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業制度變遷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1 08:30:00
導語:風險投資業制度變遷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歷程來看,風險投資的行為特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僅僅從靜態層面來理解風險投資基金的行為和效率是不夠的。歐洲、日本等地區風險投資與美國風險投資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美國的風險投資業同樣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風險投資行為的利益驅動。
關鍵詞:風險投資發展變遷
一、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歷程
最早的風險投資活動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美國與歐洲的一些財團以鐵路、鋼鐵、石油以及玻璃工業為投資對象,進行風險投資,但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活動。真正風險投資開始于二戰以后,而風險投資業的長足發展則是1971年美國成立了NASDAQ證券交易系統以后,經過20世紀80年代的迅猛發展,風險投資業進入了黃金時期,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風險投資的規模和支持風險投資的企業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據2001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顯示,1980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為7.19億美元,到2000年風險投資總額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美國的風險資本投資在20世紀80年代年均增長17%,進入90年代后增長速度提高了一倍。
風險投資極大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首先,風險投資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據調查,風險投資企業近年來提供的就業機會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美國幸福500家(Fortune500)公司每年以4%的速度在減少工作職位。美國全國風險資本協會2001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說,過去30年中,風險資本投資為美國創造了760萬個就業崗位和每年1.3萬億美元的公司銷售收入;其次,受風險資本支持的公司在穩固美國技術的領先地位上起了主要作用。有調查顯示,這些公司在前5年中投入新技術和產品開發的資金平均高達1220萬美元,R&D預算的增長率是幸福500家公司的3倍,二者在R&D上的人均投入額之比為3∶1;另外,創業投資企業在GDP增長作出了貢獻。自克林頓執政以來,美國經濟進入了最長的增長時期,這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新經濟”在美國經濟發展的推動。據調查,創業投資企業銷售收入年增長率大約為38%,同一時期幸福500家公司的銷售增長率僅為3.5%.
風險投資基于其對新技術企業的發現和培育,使后者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支柱,這給各國政府帶來了一個普遍的觀念,即風險投資基金能夠彌補金融市場對小企業融資的不足,因而要形成持久的新技術企業的資金供給源,必須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和創業板市場。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風險投資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它所支持的產業同樣跨越了地域限制并進入世界市場。正如歐洲的風險投資公司正用日本有限合伙人的資金資助著美國企業;日本成了全球范圍內的一家主要投資人;韓國、中國臺灣和其他泛太平洋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在增強,風險投資業現在已成為一個國際化產業。
二、風險投資的制度演進
考察國際風險投資發展歷史,風險投資的投資行為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投資階段和融資功能上。根據這種變化,風險投資分為古典風險投資和現代風險投資。古典風險投資主要對早期階段的新興企業進行投資,它更多具有產業資本的性質,而現代風險投資則具有更多商人資本的性質。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風險投資在全球范圍內飛速增長。除了美國之外,古典風險投資方式幾乎沒有得到發展,取而代之的是商業投資主義。
據統計,1995年歐洲風險資本為55.4億歐元(美國同期為57.4億歐元),其中投入技術創新項目啟動階段的資金僅為5.7%(美國為26%)。日本的風險投資也多投資于企業的后期成長階段至股票上市這段期間。不難理解,風險資本來源和組織形式的不同決定了其投資行為的差異。
20世紀80年代以后,美國風險投資業在擴展階段融資、杠桿收購和并購融資上的總數量和案例持續增長并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效應。
近年來,隨著網絡熱的興起,風險投資家又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初創企業,僅在2000年第一季度,就有227億美元沖入新興高技術公司,而上一年同期數額為62億美元,并且不包括各大型企業、公司內部的風險投資基金所投向公司附屬風險投資公司的資金額。2000年4月,納斯達克股指發生大震蕩后,美國風險資金的投向發生了重大變化,75%的美國風險資金投向了比較穩定的公司,而不是新上市籌資的公司。過去風險資金趨之若鶩的因特網銷售和服務公司已經排除在風險投資的投資偏好之外。
三、風險投資業發展的動因
美國風險投資投向的變化說明,僅僅從靜態層面來理解風險投資基金行為和效率是不夠的。風險投資業的不斷變化,歐洲、日本等地區風險投資與美國風險投資存在的巨大差異,根本原因在于風險投資的利益驅動。
為了能不斷籌集到新基金,風險投資家必須向潛在投資者展示其投資理念和期望的投資回報。在商業性的私有權益資本市場上,只有預期收益率高于其他投資方式的基金才可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反過來,投資經理人為了迎合投資者的需要,便會對基金的投資理念和戰略進行調整。從根本意義上講,投資經理人在投資時并不是根據自己的判斷,而是要體現資本的意志。如果原來的投資戰略達不到要求,那么投資者必然要求風險投資者調整投資組合。因此,通過比較美國和歐洲資本市場的回報率,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美國的風險投資機構比較熟衷于對初創創新企業投資,而歐洲的投資機構則多偏重于并購業務。公務員之家
從美國不同類型基金的業績表現來看,投資于早期階段企業的風險投資回報率平均并不低于后期階段投資和并購業務回報率,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風險投資基金似乎也更偏愛于成長后期企業的融資。
1.早期階段投資的風險巨大。由于大多數初創企業可能幾乎沒有什么利潤,更有一些新技術行業的公司贏利的前景也十分渺茫,對于風險投資公司而言,實現收益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股權轉讓獲取的資本利得,而這對投資者而言充滿了不確定性。這種高風險可能帶來的高收益也許會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但前提是投資者必須對獲利的方式有一個清晰的判斷和計劃。例如,早期由于人們對網絡技術的發展前景普遍看好,而對于開發和應用網絡技術的企業的盈利能力并不是很清楚,當資本市場采用了被稱之為“市夢率”的評價方式來判斷網絡企業的價值,并降低了企業上市的門檻時,風險投資家對初創的互聯網企業青睞有加,其原因在于風險投資家相信一個企業只要有好的創意和商業構思,便可以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同,從而實現投資回報。事實也是如此,網絡泡沫破滅后,互聯網相關行業投資的一年期內部收益率僅為-27.7%,但三年期的內部收益率仍然高達35.7%.這也就是說,早期投資于該行業的投資者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然而,當一貫強勁支持風險投資公司股票的納斯達克股市出現風吹草動,不再支持這種“虛擬經濟”時,風險投資家就要考慮投資戰略的調整。創新公司只有在具有明晰的企業經營模型、良好的市場前景和嚴格管理的條件下,才有望獲得風險投資。因為風險投資家可以確保這類投資對象即使不能上市,也可以通過并購方式退出。因此,在風險投資過程中,風險投資家在選擇項目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被投資企業的獲利方式,而是其自身的獲利方式。
2.風險投資家籌集資金的需要。有限合伙制下,作為普通合作人的風險投資家需要每隔兩到三年籌集新的基金。為了吸引新投資者,風險投資家必須要顯示其過去的業績,這對風險投資家而言是一種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但是,由于風險投資的特點,風險投資企業的短期回報與長期回報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在早期階段投資表現尤為明顯。因此,風險投資家必須有意識地對投資組合做相應的調整,以滿足融資的需要,即使這并不符合現有基金投資者的利益。
四、結語
當然,以上原因并不能完全說明風險投資業的發展變化。顯而易見,風險投資業的興衰與經濟繁榮、衰退周期極為吻合。經濟繁榮時期,投資者趨之若鶩,但卻隱含著過度投資的風險。一旦經濟走弱,風險投資也步其后塵,一路下滑,但新的投資機會卻即將來臨。基于這一理論前提,風險資本規模的變化、新風險投資家的加入等市場結構的變化將內生的影響風險投資家的行為。
- 上一篇:風險投資收益期望值模型建立應用論文
- 下一篇:上市公司的風險投資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