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信息化考核系統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08 11:02:11

導語:多媒體信息化考核系統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信息化考核系統教學研究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職業院校汽車專業課程考試考核方式也需要隨之改變,信息化考核系統將被運用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考核系統為教學提供科學詳細的數據支撐,有助于督促學生的學習和教師教學設計的優化。基于汽車專業信息化考核模式改革的實踐,文章從傳統考核的弊端,考核系統在教學中的應用、信息化考核試題類型、考核數據處理分析等方面探討了汽車專業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優勢。

關鍵詞:信息化考核;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1問題的提出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提出: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及手段,改革考核評價方式等要求,具體包括: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學模式、方法以及內容創新的應用;創新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業務組織與流程;在信息化條件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意識,養成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習慣;實現知識呈現方式、教學評價方式、組織差異化教學等方面的變化;實現學生多樣化、個性化學習等方面的改變。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數字教學資源并在教學中的應用。

2目前考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主要在知識、技能和素質三個方面,各個學校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但傳統的考核評價模式不適應當今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各種教學創新,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沒有任何的幫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考核目的單一。汽車專業大部分課程的考核形式都是“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并沒有具體的考核內容,主要是課堂提問和平時表現結合出勤情況,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期末成績主要以期末試卷考試為主,部分課程包括實踐考核。2.2考核內容單一。傳統的考核模式主要以試卷為主,試卷中又主要以知識的死記硬背為主,這些內容與學生以后工作所遇到的問題相差甚遠,沒有體現出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就算是加入了實踐考核也有評價標準不統一,考核范圍受限制等問題。2.3考核主體單一。傳統的考核模式都是教師為考核主體,基本是教什么考什么,甚至會出現老師會什么教什么的怪現象。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和考,忽略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和做中的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完全泯滅了考核的反饋和激勵作用。2.4考核方式單一。在專業課程考核中,一般采取的是理論考核或理論+實踐的考核方式,即使有實踐也只是每個學生10分鐘左右的考核,很難實現完整項目的操作,這些都很難展示出學生的知識應用,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2.5考核手段落后。大多數職業院校專業課程的作業和考核還是采用紙質和手工批改的方式,特別是平時作業,留的次數越多,批改量就越大,反饋越慢,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也隨之增加,這點已成為教學改革的瓶頸。

3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課程考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課題組以汽車專業的汽車構造、汽車發動機檢修、汽車底盤系統檢修等多門專業課程為試點,對課程的考核模式進行改革,創建“教、學、做、評”一體化的學習+考核模式,其核心在于應用信息化考核評價系統,將傳統的考核評價模式改成“過程考核+期末考核”的學習考核模式。3.1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本課程組以信息化考核系統為基礎,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為途徑,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為目標,根據汽車專業相關課程的培養目標,通過“教、學、做、評”一體化的學習+考核模式改革,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了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3.1.1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原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同,推廣案例式教學、翻轉課堂、問題討論式教學以及任務驅動和行動導向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構建一體化的學習+考核模式奠定基礎。3.1.2創建“學習+考核”題庫。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確定課程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針對教學內容編寫多媒體試題,除基本知識和技能外更應該注重知識的應用性和拓展性,在試題形式方面為了和以后的實際工作聯系緊密,應該多出圖片題、動畫題和視頻題,考核系統中的純文字試題應低于百分之三十,每門課程近百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要求有10道以上的試題,這樣就可以形成上千道的題庫,每學期期末還可以按需要增加試題。3.1.3將信息化考核系統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在試點課程中推行“教、學、做、評”一體化的學習+考核模式,在教的過程中利用信息化考核系統完成案例討論、問題討論以及相關試題。在學的過程中利用信息化考核系統和多媒體試題庫學生可以自己預習、復習和練習。在做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試題庫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在評的過程中除期末考試外還可以參考學生的教、學、做的成績。3.1.4完善信息化考核系統的功能。根據教學需要不斷完善信息化考試系統的功能性和穩定性,保證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使用手機APP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完善考核系統的數據分析功能,可形成班級整體數據,學生個人數據,知識點統計數據以及各種分析值,學生根據反饋了解自己學習成果以及和其他同學差距,起到激勵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反饋了解整個班級的學習狀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效的調整教學進度。實現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促進考核內容及方式的多樣化。3.1.5實施“過程考核+期末考核”的考核評價模式。改變原有傳統的考核模式,將實現理論和實踐考核并重,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并重,減少知識的死記硬背,側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過程性考核完全應用信息化考核系統,包括學生的出勤和提問,課堂討論問題的完成情況,學生的平時作業和階段性測試,有效減小教師的機械工作量。期末的理論考試主要是專業課程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考核,在信息化考核系統的題庫中進行選題和組題,系統題庫平時就對學生開放,激勵學生平時多練習,多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挖掘對知識新的領悟,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培養提高其綜合素質。3.2“學習+考核”模式實施框架的建立根據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結合每門課程的培養目標,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教、學、做、評”一體化的“學習+考核”模式框架,即符合崗位需求的考核評價指標、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式,信息化評價技術手段,貼近實際工作的考核內容,“過程考核+期末考核”的考核評價模式,通過評價反饋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讓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和創新。3.3具體課程考核評價方案。根據“學習+考核”模式實施框架,結合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專業課程的考核評價方案,以評促學,以評促教,依托網絡課程平臺和信息資源庫,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汽車構造》課程組開發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利用信息化考核系統實現學評結合,及時反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3.4改革的創新點。3.4.1構建了多元化課程考核評價框架。汽車專業的相關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特點、不同時期制定相應的具體方案,特別是過程考核的評價內容、方式、手段結合學生特點不斷進行創新;所謂的“多元化”是指在學習的全過程不斷的進行評價,并形成及時反饋,課程考核評價框架是根據教學活動設計中的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后復習,階段測試,以及實訓操作等環節,集合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進行設計。3.4.2建立及時反饋的課程考核評價系統。學生評價需要及時反饋,讓學生知道自己每天的收獲和改變,不斷的進行自我學習管理。教師根據考核系統的評價分析,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做、評”一體化的學習+考核模式的背景下,做到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完就有評價,不斷激勵學生,不論是課堂問題,課后作業還是項目測試都是由考核系統自動完成,隨機組卷,一人一卷,系統閱卷,自動分析,提高了學習考核反饋的速度和質量的同時也減少了教師的機械工作量,教師可以在實踐教學和考核中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的考試方法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4):1,8.

[2]李建興.高職院校項目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5):145-146.

[3]安改娣.高職專業課過程考核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5):15-18.

作者:朱宏 依志國 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