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9-22 08:31:00
導語: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大學生接觸網絡時間長,對于網絡的依賴性日趨嚴重,自制力已嚴重不足,網絡道德更是薄弱,不能在虛擬的世界里有效地進行自我保護,互聯網的普及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影響,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是存在著較大的影響。對于虛擬世界的沉溺,使其逐漸喪失對現實社會的判斷力,喪失決斷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沒有存在感,大學生網絡教育的缺失讓大學生不能正確有效地使用網絡。
(一)網民比例大,安全意識薄弱
據調查,在中國1700萬在校大學生中,網民所占比例高達95%。不置可否,網絡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很多大學生熱衷于網絡游戲、網絡購物、網絡聊天等,虛擬的環境給人一種安逸的錯覺,導致當代大學生安全意識薄弱。據不完全統計,40%以上的大學生每天使用各種聊天工具和陌生人聊天,安全意識薄弱,致使個人信息泄露。同時對網絡產生嚴重的依賴性,影響自己對現實生活的判斷。對網絡充斥的“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言論、視頻、文章等,很多大學生習以為常,道德觀念模糊,網絡安全教育的缺乏,使其無法較好地對現實與網絡進行區分,不清楚自己所做的是對是錯,是非觀模糊,所以網絡引發的大學生違法事件頻發。
(二)上網時間長,接受信息不分類
現代大學生接收信息渠道多樣,網絡信息的搜集占據很大比例。據統計,50%的高校學生有個人電腦,其中60%的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間超過三個小時。很多大學生選擇玩網絡游戲、聊天、看新聞等娛樂方式,網絡新聞本身具有傳播快,真實性有待考證的特點,而高校學生在接收其的時候不顧及他的真實性,不經過思考盲目相信,盲目宣傳,使其在不經意間做了謠言的推動者,做了觸犯法律的事,此類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現代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不得不引起重視,引發人們的深思。
二、網絡安全問題對大學生的危害
互聯網的普及是有兩面性的。首先其快速而直接地架起了個人與世界之間的橋梁,同時自由開放的環境也讓人滋生僥幸心理、報復心理等不良心態。由于網絡具有隱蔽性、不確定性、迅速等特點,使得當今青少年在網上不顧真實性大膽地發表各種言論,并以傷害他人為目的任意誹謗他人,辱罵他人,在“網絡”這個大染缸里難免混雜很多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發展的潛在因素,導致現代大學生沉浸在虛擬世界里,意識不到責任,嚴重者直接影響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判斷力。
(一)社會責任感不強,道德意識薄弱
根據報道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有貼吧號、微博、QQ空間等,所以其完全可以在虛擬世界里面匿名地自由發泄,長此以往,使其的社會責任意識越來越薄弱,不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到底會對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慢慢滋生報復社會,引起社會恐慌的錯誤想法,同時長期的“網絡浸泡”,讓其對網絡黃色、暴力的司空見慣,使其網絡道德逐漸缺失,這樣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也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網絡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方式,一定的隱蔽性,使其直接地表達個人觀點,闡述意見,使得當代大學生個人主義較強,集體意識薄弱,出現較多只顧及自己,漠視他人感受的大學生群體。網絡上出現的各種危害社會治安的言論也將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判斷,影響其對周圍世界真實的感知,使其活在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均是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利的。
(二)自我保護力不夠,盲從盲信嚴重
網絡是一個具有平等性、開放性、豐富性、復雜性的平臺。首先,互聯網聊天方式多,網絡聊天迅速,滋生出一個新的名詞———網戀,大學生對愛情往往缺乏判斷力,對“高富帥“”白富美”抱著幻想的青少年們往往在網友見面時出現很多上當受騙的情況。其次,由于網戀使其戀愛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一旦脫離網絡,便難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安全感和歸屬感,這種不正確的戀愛觀將會對大學生身心均造成傷害。在網絡中往往只在乎個人感受,在現實生活中便難以融入集體中。其次,青少年在此階段是思想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一旦偏離正常的軌道,便容易出現極端的情況。網絡黃色信息泛濫、色情事件頻出、暴力活動常見,大學生此時沒有較好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能正確區分什么是對自己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無利的,致使其盲目學習,成為不良信息的推廣者,高校多次出現不道德行為,高校學生在網絡中不經意間觸犯法律自己也毫不知情,網絡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在網絡上盲目地追尋刺激,尋求一時的快感,心理出現扭曲。
三、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對策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少年的發展直接影響國家未來的走向,當今屬于信息化世界,高校學生頻繁地接觸網絡,青少年網絡安全問題頻發“,網絡污染”“,信息污染”等問題一再被提出。所以網絡安全問題不得不引起重視,如何提高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是現在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從學校做起,增強網絡安全教育
學生始終更多的時間是在學校,所以學校應該彌補這一板塊教育的空白。良好的教育能夠使大學生增強自身的判斷力,正確面對網絡上出現的各種信息,能夠選擇對其有利的,引導其正確使用網絡,提高責任意識,引導大學生對自己的言論負責。最為主要的是能夠抵制網絡的誘惑,不沉溺于網絡,不盲目學習,盲目接受,能夠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正確地分配。當今社會,高校較為注重專業課的學習,往往忽視了網絡安全教育,進行有效的網絡教育,能夠使高校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更能有效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使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們不能忽視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教育,在經濟全球化,生活信息化的現代社會里,網絡魚龍混雜,一旦缺乏這方面的引導,網絡犯罪現象必將越來越嚴重,種類越來越多。
(二)從家庭內部做起,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家庭環境是青少年成長成熟的必要因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能夠引導當代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如果父母關系不和諧或者家庭矛盾激烈,并且大人有著過分的個人意識,家庭不民主,會使大學生心理壓力更大,負荷更重,更加沉溺網絡無法自拔,從而荒廢學業。父母需要合理地引導孩子正確上網,提高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識,營造一個綠色的上網環境,使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擺正自己的心態,正確對待網絡與虛擬之間的差別。
(三)從網絡建設抓起,還學生一個綠色上網環境
不置可否,網絡是不能摒棄的,它的出現拉近了世界人民的距離,加快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均帶來了便利。可如今出現了很多不良商販,大量建設黃色網站,大力開發暴力游戲,大量發表垃圾信息,大肆推廣不良言論,混淆視聽,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社會發展。與此同時網絡上出現大量黑客,盜取他人信息,竊取機密文件,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其中不乏大量大學生。大學生現階段處于思維活躍的時期,接受信息速度快,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網絡這一資源,身心均會受到扭曲,有些大學生也熱衷于“黑客”事業,盜取他人信息,嚴重者竊取商業秘密,并且樂此不疲,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如果給大學生一個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那么高校學生便能合理利用互聯網,最終通過網絡這一手段充實自己,為未來打好堅實的基礎。當然,國家應當加強網絡的法制建設,一旦規范了上網環境,清除了網絡垃圾,那么高校學生必然向著健康的方面發展,正確利用互聯網,進行有效的學習生活,真正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同時避免了網絡犯罪的發生,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國家的興旺,文化的傳承。青少年的發展就意味著國家的發展,青少年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現如今信息化發展迅速,網絡安全問題不容小覷,只有從青少年抓起,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讓當代大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合理規劃生活,最終能夠合理利用網絡,合理開發網絡,這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發展與走向。于國家,于社會都是有利的。現代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有責任與義務充分意識到網絡安全隱患,在經濟全球化,網絡快捷化的浪潮里,不被外界因素迷失本心,努力做到規范上網,不觸犯法律法規,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作者:張珍瑜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數學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電子通信技術工程化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