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物課信息技術論文

時間:2022-07-24 09:23:48

導語:中學生物課信息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生物課信息技術論文

【摘要】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不僅給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還影響著各種學科的發展。在各個學科的發展中,信息技術的發展比較突出。近幾年,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校園中。上至高校研究所,下至幼兒園早教班,都在積極地應用信息技術。目前,學校課堂普遍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這是一種現代教育的特征,也是知識創新型手段。在中學生物課堂中,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得到應用。這種方式可以將生物課本中抽象的概念,難懂的知識點轉化為直觀的圖片、動畫以及音頻視頻,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分析了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課中應用的優點,又討論了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課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生物課;優點;策略

在我國新課改實施過程中,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各個學科和各個教學活動中。可以說,現代教育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幫助。當信息技術被應用到生物教學中,可以總結成以下概念:當先進的教育理念被應用到生物教學中時,以基本的理論為基礎,再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應用適合的信息技術手段,將生物的生動內容展示出來,達到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漸使信息技術變成一種必不可少的學習輔助手段和工具,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雖然信息技術手段成為了現代化教育的重要載體,但是需要把握好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文著重分析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課中應用的優點和策略。

一、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課中應用的優點

1.對良好的教學氛圍具有積極的作用。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時,在課堂教學開展中,主要采取的輔助工具有計算機和投影儀。這些設備可以生動形象的將課程內容進行展示,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讓學生一目了然看到課程的主要內容,在課堂一開始就能夠營造出簡單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呈現課堂內容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抓住學生的眼球,比傳統板書的方式引人入勝。同時,課堂氛圍會變得生動而熱鬧起來,學生都投入到學習中,提高了參與度。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課堂授課的有序開展,使學生更加投入,事半功倍。2.可以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上,由于教學手段落后,學生生物知識的獲得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因此,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很少,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刺激下,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在教學活動中會積極參與,從而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課堂授課更高效。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便于老師備課資料的查找,豐富了教案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教學活動中采用課件播放的形式開展教學,便于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掌握,而且可以反復進行觀看,減少了老師在重點、難點知識上過多的語言,也節省了課堂板書時間。

二、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課中的應用策略

1.信息技術和傳統方法相結合。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現代化的素質教育不能只僅僅依靠信息技術,而忽略了實踐能力。教師在設置課程時,不僅要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對課堂進行安排,還要結合課程本身,對課程進行整合。學生在課堂和課下都要勤于動手,不能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手段,不能影響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只關注電腦內容,還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信息技術手段只是冰冷的技術手段,缺乏人類情感溝通。師生間還是應該有眼神、動作等肢體語言的交流。因此,如何平衡信息技術手段和傳統方法,二者如何有效結合,需要教師多實踐多總結方法,最終達到兩種方法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效果。2.營造學習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學習不應該是被迫的行為,任何學習都要有一定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投入進去。科學研究證明,興趣是學生主動開展探索活動的內在原因。當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后,會集中注意力,很仔細的觀察事物,并展開豐富的想象空間,思維還會跳躍式前進。在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從營造學習情境的角度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課件也要制作得生動形象,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性,完成自我學習的過程,從根本上起到有效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他們對學習本身這件事感興趣,才能驅使他們自主學習,并將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因此,如何使用信息技術營造學習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值得教師進行深度思考和實踐。3.資源合理收集整合,應用于課堂。信息技術可以將各種各樣的資源進行收集并整合。生物課堂教學要利用這一特點,將與生物課相關的文字、圖片、音頻及視頻融為一體,可以全面展示課程內容,生動而形象。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多搜集資料,制作實用的課件,方便課堂教學的開展。信息技術手段在中學生物課中的合理利用,不僅解放了教師的雙手,節約了課堂板書書寫的漫長過程,讓教師有更多時間針對學生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講解,還通過信息技術對授課內容進行合理構建,讓學生對課程內容一目了然,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4.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信息獲取能力。計算機是強大的工具,網絡是信息存儲和傳播的重要媒介,學生要學會利用計算機,學會在網絡上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首先,學生要學會如何在網絡上篩選自己需求,有價值的信息,可以采取關鍵詞搜索的方式。其次,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和分析。再次,計算機可以運行很多實用的軟件學生在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搜索時,還要學會相關軟件的使用,以全面提高計算機的使用能力以及對信息處理的綜合能力。5.結合自身實踐,總結經驗教訓。任何偉大的理論都需要用實踐來證實,從實踐中又能得出偉大的理論,二者相輔相成。在生物課中運用信息技術不僅僅是喊出的口號,更需要實踐來檢驗。在實踐中,教師能夠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使用的問題,進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經過不斷的磨合和改善,才能得出科學的結果。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在實踐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凡事實事求是,從基本出發,腳踏實地。多媒體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形式,也不需要過于浮夸的表現手法,只要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即可。而且多媒體也不是一定要使用,需要的時候使用,不需要的時候可以用傳統方式替代。一切需要從教學本身需求出發,注重的是教學效果如何。(2)雖然多媒體表現形式生動形象,但表現內容要緊扣課程主題,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在圖片、視頻的使用上,需要使用的地方可以適當使用,不需要使用的地方,如單純的知識點闡述,就可以簡明扼要地闡述,不需要過多額外的贅述,既影響主體內容的表達,又浪費了課堂時間,吸引了學生過多不必要的關注。(3)有些課件在制作上不注意細節,存在粗制濫造的現象。需要教師發揮想象力,將課程的主體完整的呈現,并配以生動形象的圖、音、影,對整個課堂效果進行把控,讓課件不僅包含科學性,還包含美學性。

參考文獻:

[1]曾啟彥.信息技術與中學生物學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教學實踐,2017,(08).

[2]許光傳.探究信息技術與中學生物課堂的有機融合.新教育時代,2017,(03).

[3]曾太萍.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教育叢論,2016.

作者:王新影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第二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