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制約因素及對策

時間:2022-10-17 09:58:08

導語: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制約因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制約因素及對策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制約因素對策進行研究。研究認為:當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面臨冰雪體育價值觀差異、受傳統的生活方式影響、冰雪體育宣傳報道不足、冰雪體育資源稀缺、冰雪體育教化缺失、冰雪體育開發定位不清等制約因素。建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改善社會公眾體育生活方式,構建多元化傳播路徑,促進冰雪體育開發、開放與融合,扎實推進冰雪體育教化與傳承,挖掘冰雪體育文化品牌等。

關鍵詞:群眾體育;冰雪運動;大眾參與;黑龍江

1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現狀

黑龍江省冰雪體育資源豐厚,是我國冰雪體育文化的發祥地,為大眾參與不同類別的冰雪體育運動提供了便利條件。按照大眾參與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分為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當然參與和或然參與、終身參與和間斷參與、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四大類[1]。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繁榮發展,要把握一個主體是關鍵,即冰雪體育大眾參與者是關鍵;注意雙重因素是核心,即大眾參與冰雪體育的內外因素。目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以冰雪體育從業者、冰雪體育愛好者、冰雪體育旅游者、冰雪體育大眾健身者、冰雪體育受教育者、冰雪體育欣賞者等為主,這類群體對冰雪體育參與的動機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但大眾參與冰雪體育的動機還是以大眾健身、休閑娛樂、旅游觀賞、興趣愛好等為主。從冰雪體育的發展歷程來看,黑龍江省冰雪體育運動項目總類繁多。由于受到場地器材、經營管理、自然環境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大眾可參與的冰雪體育項目種類單一。根據冰雪體育場地的不同大眾可參與的項目僅僅是為數不多的冰上項目和寥寥無幾的雪上項目。大眾可參與的冰上項目主要為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大眾可參與的雪上項目主要為雪地足球、滑雪等。根據冰雪體育參與人數劃分冰雪體育項目,主要可分為速度滑冰、雪地足球和滑雪等。根據休閑旅游對冰雪體育項目進行歸類,大體可以分為冰車、冰滑梯、冰陀螺、雪地摩托、馬拉雪橇等冰雪體育項目。根據冰雪體育景觀和建筑進行賞析,可將大眾參與冰雪體育項目分為冰雕和雪雕(見表)。

2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制約因素

2022年北京—張家口第24屆冬奧會的成功申辦,給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帶來了新的契機。當下面臨的一個嚴峻性問題是黑龍江省冰雪體育能否可持續性發展。然而,大眾參與冰雪體育的熱情是實現冰雪體育可持續發展的良策。當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現實存在制約性因素。解決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現實困境需要從內因、外因兩個渠道入手。因此,化解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制約性危機,尋求阻礙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根源和致使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偏離問題尤為重要。2.1內因:阻礙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根源。2.1.1冰雪體育價值觀差異。冰雪體育價值觀,作為冰雪體育社會意識形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冰雪體育價值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觀點,是指導人們對冰雪體育問題做出價值判斷的基本原則。冰雪體育價值觀不同,人們對冰雪體育的客觀評價就不同。冰雪體育客觀評價不同,必然導致冰雪體育社會參與度不同。目前,黑龍江省社會公眾對冰雪體育的認知缺失,把冰雪體育與社會融合發展孤立開來,忽略冰雪體育社會參與性。實際上,冰雪體育社會參與性與社會融合發展還需注重統籌協調與包容性發展。一旦把兩者之間的關系割裂開來,必然導致冰雪體育社會價值觀念消失,大眾參與行為失衡。同時,大眾對冰雪體育的參與重體育精神價值個性需求,輕體育健康價值剛性需求。如大眾對冰雪體育觀賞的偏愛和冰雪體育旅游的青睞,遠遠高于對冰雪體育運動項目的追求,勢必會形成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前景蕭條[2]。一言以蔽之,冰雪體育價值觀念的差異,必然導致大眾參與行為出現短板現象。2.1.2傳統的體育生活方式。冰雪體育作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體育文化內容,它的價值屬性在于健身、健心和健群,主體是人的參與,關鍵是人的參與熱情。隨著體育文明進程的加劇,冰雪體育作為生產工具的固有思維模式已經發生了原有的轉型,大眾對冰雪體育的價值觀念與健康的生活理念發生了轉變,但是傳統的冰雪體育生活方式仍然保持單一化狀態,斷層性、無規律性依然是傳統冰雪體育生活方式的表現手段,這必然會影響冰雪體育大眾的參與熱情。因此,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從思想觀念上改變傳統的冰雪體育生活方式,最大限度的滿足大眾冰雪體育多樣化和多層次需求,構建多元化、綜合化的現代體育生活方式,加強政府購買公共冰雪體育服務和產品,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社會監督、群眾滿意的基本格局,激發冰雪體育市場活力,改善冰雪體育消費模式,促進冰雪體育產品消費。推進冰雪體育小鎮建設,搞活冰雪體育社會組織。2.2外因:致使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偏離。2.2.1冰雪體育宣傳報道不足。張德勝教授在《媒體體育的傳播模式研究》中認為,“媒體體育由淺入深呈現出媒體建構體育、媒體介入體育、媒體控制體育3種傳播模式”[3]。從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傳播的實際情況來看,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傳播模式呈現出媒介建構體育階段,體育媒體工作者按照工作流程把冰雪體育賽事進行采訪、編輯,形成報道文本,經過把關,把冰雪體育信息傳遞給大眾,而不是基于受眾的多元需求而進行的全方位的宣傳報道;從傳播內容視角進行探究,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傳播以傳播主體為本位居多,傳播內容是根據編排計劃進行報道的新聞片或具有經濟價值的宣傳報道內容,少許是以傳播客體心理需求為導向的傳播內容;從傳播渠道角度來分析,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媒介介入微乎其微,只有本地媒體在實現自己的冰雪體育價值觀念,傳播范圍受限,不具有國際化視野,而且形成不了全媒體冰雪體育傳播的盛宴。2.2.2冰雪體育資源開發稀缺。黑龍江省冰雪體育資源得天獨厚,冰雪體育資源開發卻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產品和服務上。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產品資源開發缺乏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以經濟價值為開發中心,忽視大眾參與的主導性因素,開發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服務資源開發匱乏,沒有明確的服務標準和規則制度,服務范圍有待拓展,服務表現形式單一,服務理念滯后,沒有根據冰雪體育項目的特點和大眾多元化需求建構大眾參與冰雪體育合理服務訴求,開發全方位的冰雪體育產品服務[4]。因此,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零散化,究其原因在于冰雪體育資源開發缺失。2.2.3冰雪體育教化缺失。文化是一種品牌,文化是一種內涵,文化是國族事業發展的命脈。冰雪體育教育作為冰雪體育事業的核心,應貫穿于整個冰雪體育文化環境建設。然而,就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教育大環境下來看,處在失衡狀態,以點帶面,形成不了一種系統,不利于冰雪體育事業發展。從近幾年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教育情況來看,冰雪體育教育以學生為主,尤其是以青少年學生冰雪體育教育,忽略了冰雪體育成人教育,出現了冰雪體育教育斷層現象,而且冰雪體育教育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大眾參與需求,冰雪體育教育環境缺失和冰雪體育教育專業人員匱乏也是阻礙冰雪體育教育的一塊短板。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教育重技能教育、追求多樣化的項目手段,輕冰雪體育文化培育,沒有把各冰雪體育項目的文化精髓植根于黑龍江省民眾的腦髓,勢必會導致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降溫[5]。2.2.4冰雪體育項目開發定位不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目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項目開發過度市場化,冰雪體育項目開發的天平多以營利性為砝碼,沒有考慮到本土冰雪體育文化品牌開發和大眾參與的實際,只在少數冰雪體育項目開發上下功夫,這些少數的冰雪體育項目以娛樂性為主要元素,而且參與人群具有流動性特征,無視冰雪體育文化品牌建設。在冰雪體育項目品牌塑造上缺乏目標性,只是具有功利性的、簡單的迎合冰雪體育旅游,忽視大眾性的冰雪體育參與構建[6]。基于此,黑龍江省冰雪體育項目種類雖繁多,但大眾參與低迷一點也不足為奇。

3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應對策略

3.1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冰雪體育的新風尚。影響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首要因素是冰雪體育價值觀念缺失,主要表現在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認知層面,沒有形成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價值認同觀念。若要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蓬勃發展,構建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價值認同觀念已是必然。如何構建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價值認同觀念是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內生動因和關鍵之所在,要在全社會培育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價值認同觀念的文化自覺,必須遵循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三個階段的價值內化之路,建立接受內化機制、實踐強化機制和灌輸引導機制,最終達成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價值共識。與此同時,還要在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個性需求與剛性需求之間建立一個平衡點,也就是說冰雪體育分眾體育精神價值觀念個性需求與冰雪體育大眾參與健康價值觀念剛性需求之間良性協調發展。因此,正確梳理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價值觀念,才能掀起社會公眾參與冰雪體育的熱潮。3.2改善社會公眾生活方式,尋繹冰雪體育全民參與。追根溯源,打造全民參與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從大眾傳統的冰雪體育生活方式上把把脈,尋求大眾傳統的冰雪體育生活方式病理,從思想觀念上改變大眾傳統的冰雪體育生活方式,滿足冰雪體育大眾參與的個性需求、剛性需求和共性需求。第一,知己知彼之內因。社會公眾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變原有的、傳統的、固守的參與冰雪體育的生活方式,提出符合現代冰雪體育生活方式實際的多元化引導路徑,建立多元化全民冰雪體育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冰雪體育大眾參與格局;第二,對癥下藥之外因。冰雪體育相關決策部門和決策者,要構建多層級的、綜合化的、符合現代社會公眾需求的冰雪體育參與方式,政府通過引導社會、市場等力量參與,實現冰雪體育供給主體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為社會提供更豐富的公共冰雪體育服務和產品。第三,借力打力之動因。隨著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的到來,借冬奧會的“冬風”,激發冰雪體育的市場活力,積極培育冰雪體育社會組織,加快冰雪體育小鎮建設,點燃全民參與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的熱情。3.3構建多元化傳播路徑,打造全民冰雪體育參與盛宴。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與媒介關注之間的關系呈現出媒體建構冰雪體育全民參與的初級傳播模式,應深度挖掘媒體體育全民冰雪體育參與的中高級傳播模式。尋求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進行聯姻,打造全媒體介入、控制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的媒體體育傳播模式。在傳播內容選擇上,應根據不同媒體的傳播特點把不同受眾的多種心理需求進行多樣化的傳播內容選取。在傳播渠道上,多種媒介多種視角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進行傳播。比如報紙可以邀請不同冰雪體育方面的權威專家采用連續報道的方式發表評論員文章;電視可以采用深度報道的形式從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的昨天、今天利用直觀的數據,展望明天的發展趨勢呈現給社會公眾;網絡媒體可以從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的多方面進行系列報道;新媒體的雙向互動性致使每個人都是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傳播的主體,傳播內容多種多樣,可以是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某個項目的視音頻、文字,也可以是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真情訴說。3.4促進冰雪體育資源開發、開放與融合,改善全民冰雪體育參與格局。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表示:“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可見以黑龍江為代表為黑龍江省的冰雪體育事業指明了新方向,要在冰雪體育資源上加大力氣寫下大文章,也就是說在冰雪體育資源要有大格局。因此,黑龍江省冰雪體育全民參與格局的改變,必須要在冰雪體育資源開發、開放與融合上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主要表現在冰雪體育產品資源和冰雪體育服務資源上。在冰雪體育產品資源開發上要采用“我家大門常打開”的包容性、可持續性的發展方式,要做出品牌、做出知名度,要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要以全民參與為導向;冰雪體育服務資源融合上,要采用“走出去請進來”共同開發的發展方式,借力不同行業資源服務理念,根據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服務資源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服務資源整改。3.5扎實推進冰雪體育教化與傳承,回歸全民冰雪體育參與良性互動。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教化出現失衡和斷層現象,冰雪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冰雪體育專業教化人員匱乏,而且教化失重。重冰雪體育全民參與技能教育,輕冰雪體育全民參與文化培育與傳承。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沒有形成教與學的良性雙向互動,缺乏冰雪體育教化與傳承的活力。黑龍江省冰雪體育不但要教育感化,而且要加大傳承力度。易劍東認為,冰雪體育運動要想真正發展起來,在校園中才能尋找到合適的土壤。要牢牢把握全民性的冰雪體育教育,而不是以青少年和學生為主的冰雪體育教育。要加大課程改革力度,整合冰雪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傳承冰雪體育民俗運動,加強黑龍江省高校冰雪體育社團建設,培養高校冰雪體育骨干,進行冰雪體育社會培訓和指導。易劍東還認為,導致大眾參與冰雪體育運動人口稀缺的原因除了人才嚴重不足外,就是場地設施和服務標準化建設比較落后。黑龍江省政府應加大冰雪體育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合理配備冰雪體育教育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配備要先行于教化。大力引進專業化的冰雪體育教育工作者,保障優質高效的冰雪體育教化工作。深化改革教育失衡方向,統籌兼顧、協同發展,加強文化教育培育與扶持。3.6挖掘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梳理全民冰雪體育參與訴求。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的價值內核是原生的、活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冰雪體育文化。2016年黑龍江省體育局整合冰雪體育資源推出了“賞冰樂雪”冰雪體育文化品牌,同年,黑龍江省人大會議通過,確立每年的12月20日為黑龍江“全民冰雪活動日”。在首個冰雪活動日期間,黑龍江省有384萬人參加了各類冰雪運動。可見,黑龍江省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構建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一系列適應不同冰雪體育全民參與的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目前,黑龍江省冰雪體育項目建設,以冰雪體育競技項目為重,弱化冰雪體育體育全民參與的娛樂化、健身化,忽視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開發與建設,導致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挖掘自身定位不清晰,過度市場化,大眾傳媒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傳播專業性缺失的困境,有悖于全民冰雪體育參與訴求。因此,冰雪體育項目文化品牌開發,要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參與為主體、搞活冰雪體育市場,允許社會資本涌入冰雪體育市場,擴大冰雪體育消費,拉動冰雪體育經濟效益,注重冰雪競技體育與冰雪全民體育這兩駕馬車并駕齊驅,要注入文化品牌的活水,要考究冰雪體育全民參與的規律性,滿足全民冰雪體育參與的合理訴求。

參考文獻:

[1]盧元鎮.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3-65.

[2]武傳璽.互聯網+冰雪體育旅游的營銷模式與發展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7(5):121-125.

[3]張德勝,等.媒體體育的傳播模式研究[J].體育科學,2016(5):5-8.

[4]李光,等.中南地區冰雪體育旅游資源價值實現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5(4):117-124.

[5]程文廣,等.需求導向的我國大眾冰雪健身供給側治理路徑研究[J].體育科學,2016(4):11-19.

[6]闞軍常,等.政府職能視域下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產業發展探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7(6):48-52.

作者:王德輝 戴顯巖 單位:哈爾濱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