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13 11:41:57

導語: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研究

摘要:在普通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推行分層次教學法,體現了體育教學活動中“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針對性。大學體育專業課考試的促進作用,對高職高專體育教學的影響力不斷加大,建立基于體育課上高效的分層級教學模式,堅持以老師教學與現代化體育教學器材結合的教學模式,大力倡導體育教學領域形成性評估,可以切實提高大學體育教學的實踐水平。本文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實現學生鍛煉的可持續性為目標,提出了大學階段體育分層次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大學體育;分層教學;相關思考;具體應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解放,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的觀念指導和教學計劃也產生了革新。為了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要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針對性,從而強化學生的專項體育能力的提高。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以往普通院校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在課程設計方面不夠科學合理,導致學生的自由潛能得不到發揮。隨著我國體育創新教育的發展,分層次體育教學的評估手段更加廣泛地運用到現代化的大學體育教學活動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大學體育分層教學法的教學重點

以往的體育課任課老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往往只是重視完成領導安排的教學任務,卻不關心學生是否學到了真正的體育鍛煉方面的知識。在現代化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推行“分層次”教學法,需要教師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專業性教學挖掘法,在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個性”和長處開展差異化教學。在課前準備階段,應該對備課教案進行科學化設計,在場地器材的調用方面,應該保證平均比例的學生都能夠擁有用充足的器材訓練機會。初次之外,體育教師還應該在每一堂體育課開展之前,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任務和各項指標要求進行介紹,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分別在哪里。

二、推行大學體育分層教學活動積極開展的有力措施

(一)體現人文關懷,采取個性化教學方式

在分層次的大學體育教學方式指導之下,現行的體育教學已經由過去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體現人文關懷、兼具體育鍛煉的模式,轉變為適應現代社會“建設體育強國”的專業技能體育訓練為主的教育教學模式。從人性的角度出發,體育老師應該更加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基本需求及其精神生活,在體育訓練的給大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視學校為精神家園。重視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基本知識的普及,細化心理過程訓練,展開針對學生的體育和體能調控模式訓練。在分層次體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大學體育老師在針對學生的教育主旨中,應該重點對體育教學的模式進行改革,體現“以人文本”的教學方針,切實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特點展開具體項目的教學,體育老師要對每個學生負責,把擊破每個學生的體育教學的短板為手段,最終實現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整體提高。由于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訓練強度較高,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之中,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其關鍵在于針對學生的具體關懷內容和關懷方式。

(二)重視因材施教,優化教學設計

教師應該重視采取能夠易于被學生接受的練習方法,區別對待不同情況的學生。分層教學法的優越性在于,體育教學過程中,允許學生的體育成績差異存在,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找準自己的興趣點,通過“專項專攻”的教學指導方式,實現體育技能和體育思維、運動創新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重視教學手段的運用,針對教學場地的布置活動,應該體現出專業性,在課程教學中確保體育器械運用適當。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課堂信息,調整組織教學的方式,配合“音響”和“軟墊”的使用,讓學生到草坪上進行自然全接觸式的訓練。讓學生在身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況下,得到身體素質的鍛煉和提高。

(三)體現教學針對性,重視效果檢驗

教師還應該重視對于學生的體育效果的檢驗工作。通過教學活動,保證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本次教學科的動作技術,通過教學技能的培養工作,讓學生在自我成就感提升的同時提升學習興趣。在分層教學法精神內涵的指導之下,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獲得終身體育的能力,既達到健身的目的,又提高自我修養。分層教學法對于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它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育人”與“體育鍛煉”兩個目標相結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時,還應該保證教學儀表和教態端正,穿上適合各種類型體育鍛煉的服裝。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該使用標準的普通話教學,防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聽力障礙的問題。除此之外,各種體育課上,老師還應該保證各種動作口令準確、洪亮。教師應該耐心的對后進的學生進行指導,對于動作不夠規范的同學應該細心的糾正其錯誤。同時,教師還應該虛心的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且在教學的活動中,更加重視突出教學重點,通過不斷地改進體育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體育技能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收獲到到真才實學。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們應該將體育教學的觀念和方法進行革新,使其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體育課程不僅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大學體育課程教學還是是廣大高等教育者的一門必修課,是大學生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體育課中推行分層教學法,有利于教師使用敏銳的洞察能力,辨別出學生的各自特點,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有限的體育教學器材的條件之下,提升學生的體育訓練水平。

作者:吳鳳杰 單位:湖北商貿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娟、畢波、李曉鵬.分層次教學模式的運用及其對女大學生人格和體育成績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5):83-85.DOI:10.3969

[2]雷瑛、管月泉、李艷杰等.拓展素質訓練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①--基于分層次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5):127-128.

[3]郭凡清、張世如.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采用分層次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3(,10):100-101.DOI:10.3969

[4]吳秀峰、張紹禮、王珊珊等.遼寧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分層次管理研究——面對后備人才流動失衡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012):1604-1606.DOI:10.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