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展構想
時間:2022-07-23 03:54:13
導語: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展構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校日常教育中,只有重視體育教育,才能使培育出來的人才不但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但從大學體育教育現狀來看,其并沒有緊隨時代的發展步伐。為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教育工作者應針對大學體育教學進行新的研究和推進,對其適應性發展進行思考與探索。
從小學時期教育就一直提倡“德、智、體、美、勞”五方面全面發展,在大學階段,這種理念同樣重要。大學體育課程在所有的課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是獲得更多知識、能得到更好發展的基礎。目前,許多大學生的體育意識薄弱,不注重自己的身體素質。時代在變化,教學環境、教學方式也在變化,但是大學的體育教學卻明顯落后于時代。因此,要對大學的體育教學進行改革,才能使其得到適應性發展。
1.大學體育現狀問題分析
1.1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單調
大學體育課程教學雖然仍需在安全的基礎上展開,但是大學生畢竟已經是成年人了,對于他們的教學內容不能再等同于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這樣不但是乏味無趣的,也無法對他們的身體素質進行有效鍛煉。現今的大學生體育教育應擺脫傳統的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的局限,而要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在許多的大學校園中,由于師資和校方的種種原因導致現下所流行的教學課程,如健美操、舞龍、瑜伽等都沒能融入大學體育課程中,造成學生在選課時沒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無法選擇自己所喜愛的體育課程。
1.2大學體育教學過于片面化
大學體育課程如果以適應性發展為目標,就不能只側重于體育的教學,體育教學的內容應該更加具備綜合性。和以往的體育教學做一個比較的話,就是不能僅限于對體育技巧的側重教學,而是要在體育教學中增加訓練身體的方法,甚至可以設立相關的比賽作為課程內容。仔細分析現今的體育課程,可以發現它的綜合性程度不足,對于技巧太過于側重。
1.3教學模式傳統古舊
所有的教育都強調,學生只有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具備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興趣只有得到激發,才能堅持長久的體育運動。但在大學體育教育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的動作、速度等方面的日常訓練,而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夠重視。而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存在內在情感體驗的,教師不能對此忽略。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內容以及體育教師就會產生厭煩心理,體育教學無法起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這樣的體育教學內容是無法得到適應性發展的。
2.內容適應性發展對學生的重要性
2.1適應性發展的意義
學生進入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專業化的知識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但是現在的大學往往被以往的教育模式所局限,大學生仍然保持著以前的生活學習方式,不能幫助學生很好地走向社會。因此,只有改革課程內容,才能提高學生的生活及學習能力,才能在將來畢業后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
2.2大學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
習慣和能力的養成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大學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體育習慣加以引導,使學生獲得有效的鍛煉方法和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在生活中堅持適當的體育運動,能改善自己的學習狀態,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習熱情。大學生活是學生真正步入社會的最后一步,大學階段應該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至關重要。
2.3體育教學能夠磨煉學生的意志力
體育教師應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為他們提供各種體育運動的機會。學生在接受技術訓練時,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鍛煉。所以,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關注點應分為兩方面,一方面要重視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并采取中強度的訓練方式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在長期的體育訓練中,學生將不斷挑戰自我,不斷獲得突破,從而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擁有堅韌的意志力。這樣的品質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將有極大的幫助,遇到問題時,能夠迎難而上,適應社會壓力,勇于解決問題。
3.創建大學體育教學適應性發展的構想
3.1豐富教學內容加以多元化
大學體育教學內容要適應現在的時展,首要的是使內容更加多元化,教學內容避免單調枯燥,既可以加入輪滑、舞龍、街舞等具有時尚特征和傳統文化的內容,也可以加入電子競技項目等內容,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關注。當學校設立了較多的體育課程時,學生才能擁有自主選擇的機會,才能根據自身的愛好選擇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個性化發展。在體育課程中學習自己喜歡的項目,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對教學內容的接受效果也將大幅度提高。體育內容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歸類調整,使學習系統更加清晰,技巧傳授更加明確,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掌握運動技巧,心情也更為輕松。體育形式雖然是多樣化的,但是體育的意義卻殊途同歸,那就是對體育精神的培養,對學生意志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使學生擁有較強的體育意識。
3.2拓展體育課程內容
針對大學體育課程過于側重體育技能的實際情況,要求教師對課程內容加以拓展,并且貫穿于課堂的各個環節。具有適應性發展的體育課程,必須強化對體育項目的認識以及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挖掘。以大家熟悉的足球項目來說,學生都知道開展足球運動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但是對于足球的起源等方面的知識是否了解呢?因此教師在教授足球課程時,就可以在課堂上融入這一知識點,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
3.3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應具備自身特點
大學體育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都是延續以往的內容,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體育項目中的很多知識學生早在以前的學習中就已經接觸了,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為避免無聊的重復,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在大學之前的學習階段中,幾乎所有的教師對于體育項目中的電子競技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的,電子競技在很多教育者眼中就是“游戲”的代名詞,而“游戲”對于學生來說既影響學習成績,又影響身心健康。因此,絕大部分學校杜絕電子競技出現在體育課堂上。在大學階段,人們對電子競技的看法發生了變化,體育課堂上同樣可以將電子競技作為教學內容,電子競技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突出了體育的競爭精神。一些大型的電子競技項目已經走向了世界舞臺,比如英雄聯盟,在每一年都會有無數場比賽,體現了體育競賽中永不言敗、團結努力的精神。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不能一味地否定學生所追求的東西,電子競技之所以會存有那么大的關注度,之所以能被列入國際體育比賽項目,這足以說明它有可取之處,它體現的積極向上的力量是值得被推行的。體育教學內容是公平的不應該帶有偏見,只有轉變觀念,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
4.結語
時代是變化的,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也應與時代接軌,形成適應性發展的教學內容。目前,大學體育課程學習簡單乏味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校方的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師資力量薄弱,二是體育教學現狀存在過于重視體育技巧問題,使體育課程與學生的綜合學習產生了明顯的距離感。因此,體育教師應與時俱進,在創設大學體育課程內容時要更加多元化,在其中融入時代流行的體育項目,使體育教育適應時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關注課程內容的深度,以及體育項目的相關來源過程,與學生進行分享,使體育教學更加綜合化,不再是孤立的教學。并且,具有文化傳承意義和時代特征的體育項目是建立適應性發展體育課程的焦點項目,它將給予現代的大學體育教學以有效的引導。
【參考文獻】
[1]邊靜,王文亮.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展的思考分析[J].體育風尚,2019(09):119.
[2]張樹勇.淺談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展的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8):149-151.
作者:王宏濤
- 上一篇:初中政治教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 下一篇:高校體育舞蹈文化與美學觀念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