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公共體育論文2篇
時間:2022-12-05 03:43:23
導語:大學生公共體育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大學生安全保障問題現狀
1.1高校對安全保障工作的態度
大部分的學生對于體育教學和體育教學時的安全保障工作并不重視,很多高校特別是一些師資力量不足的高校在每學期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一般很少組織教師學習體育活動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也很少學習如何預防和處理體育活動中出現意外事故的相關知識;一些學校也沒有相應的保障學生體育活動時人身安全的制度和規章;一些學校甚至不進行相應的培訓,在意外事故出現后很難迅速反應,進行處理。目前很多高校每年都發生不少意外事故,嚴重者甚至有學生猝死的情況。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對學生造成危害的不利因素有很多種,比如錯誤使用一些運動器械、教師對運動的錯誤示范、不規范的進行一些運動等等。如果一個高校在體育活動中經常出現一些意外事故,那么不但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利,無法達到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同時也會給學校帶來負面的影響,從而給體育教師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目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安全保障問題日益突出,已經被列為社會的重點話題。如何實現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減少體育意外事故的發生,是目前體育教學工作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
1.2體育教學項目改革現狀
為了確保我國的公共體育教學的順利展開和安全性,以現有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設計思路為參考,很多學校已經取消了一些比較危險的體育活動,例如鉛球、標槍等等。在目前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大綱中有明確規定,在進行一些探險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所有體育活動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配套設施都必須根據規定嚴格進行安置,如果打算開展的活動不會產生較大的安全隱患,那么可以考慮同時開展新的路線。比如大學生都比較喜歡游泳這項活動,比較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但同時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往年大學生在游泳課上出現溺水事故的情況不在少數。鑒于以上情況,在教學大綱中對于游泳課程有了明確的規定,必須加強課程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從中可以看出,對于一些比較危險的體育活動,如果學校對安全工作沒有完全的把握,否則就應該取消活動。學校之所以進行公共體育授課,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如果出現了意外傷亡,那么絕對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提出的建議
2.1對教學問題進行規范
目前,為了有效改變現狀,我國很多高校在公共體育課的教案里寫明了安全知識的教育。在進行教學管理時,毫無疑問學生的安全教育必須放在重中之重來進行考慮。因此在進行教學改革時,首先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活動的安全措施和學生的人身安全,以確保整個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從而正確的指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教師在進行公共體育教學時,必須始終堅持以“以人為本”作為教學的理念,切實關心每個學生的健康狀況,確保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安全性,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2.2加強體育活動場所的安全管理
為了使學生在安全的體育環境中進行鍛煉,并推動體育教學的改革,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就必須加強各個高校的體育活動中心的安全管理,確保每項工作都按照規定的要求安全有序地展開。負責高校體育場館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對場館內的各種體育器械進行不定期的嚴格檢查和維修,以便于在發現問題時及時解決,消除安全隱患。要明確禁止一些易燃易爆物品進入體育場所,定期檢查相關的電線和電路,防止出現火災,滅火器要進行定期更換,對于消防栓等一些消防措施也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嚴禁在消防通道堆疊雜物等。
2.3加強意外事故防范意識
單起意外事故的發生乍一看是偶然的,但是對相似的事故進行綜合分析后總會發現它的必然性。這些意外事故從表面上看都是因為不同的原因產生的,但是究其根本就會發現彼此之間有著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人是責任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很多意外事故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當事人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事故防范問題認識不足,因此加強意外事故防范意識對于提高公共體育活動的安全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4建立健全相應規章制度
可以通過相關法律實現體育意外事故的減少,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做到一件事,那就是有法可依,這就要求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根據相關的研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通過對高校意外體育事故的相關法律進行系統研究,使體育工作能夠在法律體系下展開,這樣各個群體的利益都可以實現合理規范的幫張,還可以為學校處理相關事故提供法律依據,相關部門在處理時也有現實的依據。”雖然目前世界上并沒有專門的針對高校意外體育事故的立法工作,而我國只有一部分相關的法律,比如《教師法》等等。但是這些法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應該盡快加以完善,從而確保高校公共體育活動的順利展開。
2.5明確事故責任
一旦發生了意外事故,就必須對相關的責任人進行責任的追究。如果發生了高校意外事故,那么首先要調查責任是否應該由相關負責人進行承擔,這主要是看他是否出現管理失誤的現象,而失誤是否和事故的產生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責任主要包括: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同等責任、全部責任。通過明確高校體育活動中意外事故的責任者,可以加強安全意識,從而確保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2.6高校公共意外體育事故和公共關系
高校公共意外體育事故和公共關系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這樣直接反映出各個高校之間的復雜聯系。要確保各種需求的矛盾能夠有效調和,首先需要調和大學生和學校之間的關系,從而建立起和諧、信任、友好的關系,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這有利于對社會各方面利益進行協調,從而確保社會的安定。
3結語
確保大學生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是各個高校進行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要加強相關的安全教育,減少一些危害性較大的體育課程,并設立一些防身課程例如空手道等等,確保學生的安全工作能夠落到實處。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課程的調整,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釋放自己的壓力,確保身心健康,促進他們的全面成長。
作者:郭海玲單位:洛陽師范學院
第二篇
1團體心理輔導課程
1.1團體心理輔導的介紹
1.1.1團體輔導對象
團體輔導對象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通過選定特定的班級里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團體輔導活動,另一種是通過宣傳研究而招募適合的大學生并以自愿為原則展開研究。本文中的研究對象是某師范大學的大一、大二學生,分別參與了羽毛球、籃球、健美操的課程。
1.1.2團體輔導教師
團體輔導教師必須是體育教師,并且需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即便如此,在教師進行團體輔導之前,也必須接受嚴格的培訓,通過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熟悉和掌握,才能確保教師的輔導不會出現失誤。在在進行團體輔導時,還需要一個輔助和督導的角色,一般是由心理咨詢師擔任。
1.1.3團活動時間和場所
活動一般是為一周一次,每次課程持續90min,一共進行12周的教學,根據課程的不同活動場所固定在籃球館、羽毛球場和形體房,根據每次課程的教學需求提前準備好相應的運動器材。
1.2團體心理輔導的課程設計
1.2.1設計教學理念
在進行團體心理輔導時,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認知行為療法,這一概念中,將個體的自我認知和生活方式與個體的心理和行為聯系起來,如果個體的自我認知和生活方式有了錯誤,那么個體的心理和行為必然會因此受到影響。所以如果改變了個體的自我認知,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個體的心理和行為方式。而目前大學生的合作能力之所以缺乏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產生相應的合作精神,也沒有產生相應的合作意識,因此他們在正常的合作交往中往往會表現出人際關系競爭的情況,和他人溝通交流也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如果將這些學生安置在一個團體的大環境中,讓他們彼此之間分享和體驗不同的實踐經歷,可以改善彼此之間的關系,增強他們的認知和情況,進而有助于使他們的行為模式走上正軌。這次教學的理念設計就是想通過體育教學活動這一模式,在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和鼓勵下,使學生在團隊中培養互動性,從而為合作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1.2.2設計教學目標
不管是任何課程的教學,都有具體的教學目標,體育教學也不例外,而如果要在體育教學中加入團體心理輔導,那么無疑體育教學的目標也必然會有一些新的內容。這既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進行正確地引導,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鍛煉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同時也要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改變自我的認知,融入團隊,增強合作的意識,從而使自己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針對此要求本次課程設計了兩個目標:一個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目標,另一個是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目標。體育教學方面,主要是培養學生主動鍛煉的習慣、掌握相應的體育技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良好品質。團體心理輔導的主要目標有:讓學生充分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自我,融洽團隊的氣氛;使學生產生團體歸屬感,和成員互幫互助;改變學生的錯誤認知,切實提高他們合作的能力。
1.2.3設計教學內容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總共安排了12周的團體心理活動,每周要進行一次,持續時間為90min。在12周的活動中,總共要完成7次主題活動,同時進行12次熱身活動,還有12次的主題體驗。在7次主題活動中,包含了人際交流、微笑面對面、認識自我和接納他人、互助共進、團隊認同、信任值濾、放飛希望,根據實際的課程需要安排主題活動的頻率。12個熱身內容分別是微笑握手、連體賽跑、隔空傳球、松鼠與大樹、坐地起身、綁腿跑、巧解手鏈、生命履帶、萬里長城、新人百步行、盲人行路、團隊總結。12次主題體驗主要是籃球、羽毛球、健美操在教學大綱中規定完成的內容。
1.2.4設計教學組織
一個課程想要順利展開,教學組織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教學時,首先要確保學生有高度的自主性,也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因此一方面通過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多方面對話,另一方面借助團隊心理輔導的方法來加強團隊之間的合作,使教學任務可以順利完成。表1就是這次研究中教學組織的形式。
1.2.5設計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在這次研究中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權重、評價指標和等級。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劃分為1級、2級、3級。其中1級是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程度和學習過程的評價;2級則是包括其他人的各種評價;3級則是對2級評價再次進行細分。權重也就是三級評價的具體比例。等級標準主要有5個檔次,分別是較差、差、一般、良好、優秀。
2結論和建議
2.1結論
通過團隊心理輔導,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更加順利,效率也更高,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使自己不斷進步,同時通過團隊里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加深了彼此的信任,從而使團隊的凝聚力大大增加,這也使得團隊心理輔導的效果更加明顯。另外團體心理輔導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體育活動教學從中可以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內容更加豐富,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問題、解決學生問題,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同時,體育教學活動更加社會化,學生從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可以直接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2.2有關團體心理輔導的建議
2.2.1活動目標要明確
在進行活動制定時,既要確保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也要確保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2.2.2營造團隊氛圍
團隊的氛圍主要有內部氛圍和外部氛圍兩種,一個團隊想要高效運作,和諧安全、自由放松的內部氛圍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氛圍則是代表團隊活動的一切外界因素。通過師生的努力可以實現內部環境的和諧,但是外部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由于體育教學活動的場地相對比較固定,而且很容易被外部環境干擾,因此教師要積極疏導,從而促進良好的氛圍形成。
2.2.3形成獨特的輔導風格
團體輔導展開的一個關鍵因素就在于教師的輔導風格和輔導技能。教師在團體心理輔導中擁有多重身份,作為一個體育教師,必須教導學生正確的體育技能;作為心理輔導者,必須鼓勵學生認識自我;而作為管理者,要提供良好的團隊環境,能夠控制全局,善于調控。因此教師必須加強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從而形成獨特的輔導風格,完善輔導技能。
2.2.4形成團隊凝聚力
團隊凝聚力對于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時刻注意團隊凝聚力的形成情況,并給予積極的評價。
3結語
公共體育教學中大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文章通過引入團體心理輔導展開研究,經過多方面的分析,發現這一方法不但有利于體育教學的順利展開,也有利于大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作者:司慧峰單位:洛陽師范學院
- 上一篇:語言暴力大學體育論文
- 下一篇:體育場館網絡數字化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