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體育課程構建與實踐

時間:2022-01-29 11:24:28

導語:公共體育課程構建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體育課程構建與實踐

一、引言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再加上學生自身的主動性比較差,進而使得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只有理論,卻沒有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升。而我們都知道,公共體育課程建設的主要目的還是實現戶外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而實現學生理論與實踐雙培養和提升,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部分學校是只開展課內課程,部分學校只開展課外課程,沒有實現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開展和執行,進而使得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倘若這一問題不能夠被很好地改善和解決,將嚴重影響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質量。由此可見,探討公共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實踐的重要意義。

二、公共體育課程開展現狀分析

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會設立公共體育課程,但是不同的學校針對于該課程的開展情況卻是各不相同的,大部分學校的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都是以理論教學的方式為主,也有部分學校會開展實踐教學,但是卻并沒有很好地實現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的良好結合,進而使得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同時,也因為教師對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而使得很多學生針對于公共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都不是很高,參與性也不高。新課改以來,對于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并且要實現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要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執行。

三、在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中實現“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方法與措施

(一)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之所以很多學校都缺乏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建立,是因為學校的課程體系的建設不夠合理,大部分的學校針對于公共體育課程的設置都缺乏相關的要求,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實現“課內外一體化”的理念的滲透,進而使得公共體育課程的設置和開展存在很多的問題。為了實現這一問題的改善和提升,學校應該實現合理的課程體系的設置,要求針對于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要實現半理論半實踐的方式,上半節課主要講解理論知識,下半節課為實踐課程,且理論課程所要講解的內容和實踐課程的內容一定要一致,進而實現理論與實踐雙結合,促進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和執行。(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體育俱樂部。為了實現“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建立,除了要做到以上幾點之外,還要建立體育俱樂部。學校可以建立體育俱樂部,設置各種各樣的體育設施,并為其搭配對應的體育器材,學生除了可以在課堂教學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的體育活動以外,也可以在課外的時間去體育俱樂部參加體育活動,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由此可見,除了可以通過改善課程體系的方式來實現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建立以外,也可以通過建立體育俱樂部的方式來實現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立,進而促進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目前針對于公共體育教學,很多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結合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在公共體育課程中開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在本文相關的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的幫助下,可以促進我國公共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威.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才智,2016(13):172+174.

[2]張穎.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140-142.

作者:崔紀芳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