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育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1-29 11:00:25
導語:大學體育教育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與實地調研法研究表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在課程設置、課程教學組織形式、課程評價、質量控制體系以及培養目標、理念等方面獨具特色。提示我國體育師資培養應在宏觀的目標理念,中觀的體育教學模式,微觀的課程組織方式、課程評價等方面創新認識,優化踐行,以期全面提高我國體育師資培養的課程教學水平。
關鍵詞:體育教育;俄亥俄州立大學;課程教學
教師是教育實踐即教的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是教育活動的主要影響源,因此師資的培養歷來受到社會和教育界的重視,體育教師也不例外。我國體育教師培養歷經模仿日本培養模式、美國培養模式、前蘇聯培養模式等階段[1],現今面臨著培養體制、培養模式、培養質量等方面不能滿足和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等諸多問題[2]。對于學校體育教育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做出了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的重要部署[3],因此探討著眼體育教師培養質量,提高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及綜合能力的課題就愈發顯得重要和迫切。在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目的是培養體育師資,而課程教學是體育教育專業師資培養的中心環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OhioStateUniversityatColumbus,簡稱OSU)體育教育專業在“如何教”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引起諸多學者的極大關注,趙琦等對OSU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系統分析[4],尹志華等對OSU的體育教育專業特點與理念進行的深入闡述[5],而對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整體方面尚缺乏系統研究。基此,在經過一年實地調研學習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對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目標理念、課程教學內容、課程教學組織形式、課程評價等教學因素進行系統分析,以期豐富體育師資課程體系理論,謀求我國體育專業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從而保障高素質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
1.研究對象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體系。
2.研究方法
2.1文獻研究法。查閱研究國內外相關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為主題的期刊、專著、學位論文等資料,以在整體上把握該主題研究狀況和趨向。2.2實地調查法。到OSU進行為期一年實地調查,期間隨同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一起上課6門次,并輔助參與了部分本科生課程教學監管工作,收集大量相關課程教學資料。
3.結果與分析
3.1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特點分析。3.1.1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目標理念OSU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美國頂尖研究型高等學府,其體育教育專業是全美最好的體育師資教育項目之一,在如何教授體育教育與體育行為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21世紀,OSU基于對體育師資職業定位與性質的深化認識,提出充實、快樂、優秀、積極的體育師資培養理念與目標,豐富了美國原來充實、快樂、優秀的體育師資的培養目標和理念。積極的充滿活力的品質和特性詮釋了現代體育師資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的工作風貌和特征。正是基于此培養理念和目標,OSU體育教育專業采取了重復教學與批評反饋的培養策略,認為只有通過重復多次的教學實踐,課內、組內及課外批評式的教育教學反應,才能卓有成效地培養出優秀的體育教師與體育社會指導員實踐型人才。OSU的體育教育專業有高規格的課程教學目標。結合體育教育專業的特性,重視如何教與重視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即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僅注重知識、技能、技術、戰術及各項能力的教授與培養,更為重要的是其重視如何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與教學內容的難易、簡繁等內在系統規律,培養教授體育專業學生相關中小學體育教學法、體育教學大綱和課程教案的制定和編寫等方面的能力。3.1.2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對象OSU體育教育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體育興趣、愛好和能力,入學水平要求比較嚴格。學生在經過一年的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培養后,要求在大學一年級期間修完學年所有設置課程,且GPA(平均分數)不能低于2.75者方有資格申請體育教育專業。同時在申請者要按要求完成FBI(聯邦調查局)和BCI(刑事鑒定調查局)的背景調查,并要求有十項體育運動的運動經歷(參加初中或高中運動隊或者課程學習)。在通過教師導師小組面試考核合格的基礎上,才能被錄取。在讀體育教育專業期間,采用嚴格的篩選體制。在小學教學法課程拿到“B-”以上才可以進入初中/高中教學法課程。在初中/高中教學法課程拿到“B-”以上才可以進入最后的教學實習。順利通過教學實習和所有的課程學習,并而通過全國PraxisI和II考試,就可以拿到學位證書和K-12教師資格證書。如果在任何教學法課程沒有拿到“B-”及以上水平,就失去獲得教師資格證的權利,分流學習社會指導員等其他專業。有升有降的學習過程監控不僅有效保障了學生在讀攻取體育教育專業學位的質量,而且提高了學生體育生涯發展的規劃。3.1.3OSU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OSU體育教育專業要求學生修滿120學分,方可申請學位。其課程體系設置分為校級課程和專業課程兩大類,學分分別為47分、73分。內容涵蓋英語、體質與健康、藝術與全球問題、社會學、拓展教育、文學與全球問題、數據分析、自然科學、數學與邏輯分析、寫作與社會多樣化、生物學、身體對抗類項目教學、運動技術分析、歷史、中學體育教學教法、殘疾人體育概論、文化創新與歷史等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類型。OSU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過程是基本固定的,其課程體系具有嚴謹的開課順序。即大部分課程在開課前有嚴謹的先修課程要求。因此,學生對于每年開設一次的課程要特別認真對待,缺席該類課程有可能造成學制延長及攻讀學位時間延長的風險。另外,在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對學生的實習課程進行了慎密的規劃和安排。在學生的第1學年的春季學期、第2學年的秋季學期、第3學年秋季學期、第3學年春季學期、第4學年秋季學期、第4學年的春季學期分別安排課時數不等的人體動作發展、體育概論、殘疾人體育概論、體育教學教法(包括中小學)、體育教學實習(包括中小學)、健康資格證實習等6類實習課程,極大的促進了學生體育教學能力提高和培養效率。3.1.4OSU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教學組織形式OSU體育教育專業所設課程在具體的課時分配上,都非常重視課程的知識理論部分。在組織形式上,OSU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模式一般采用運動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游戲性練習和教學比賽教學模式等模式。運動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由OSU體育教授西登托普(DarylSiedentop)提出,且在全美盛行。在體育實踐課教學組織中,重視學生的角色體驗,有的放矢,系統地將生命教育、社會角色擔當有機的融入體育實踐課教學中[6]。在體育實踐課教學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隊,每隊4~6人,每隊均有獨特的隊名,并隨著課程的深入,各隊形成了穩定的、各具特性隊內文化。在具體的體育實踐課程教授過程中,均以隊為單位,完成準備活動、教學內容等體育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每隊成員分別擔當主教練、體能訓練師、器材管理員、記錄員、同行反饋員等不同的角色,并按要求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務。每次課每個成員擔當不同的角色,且每個角色的具體任務不同。如主教練,是本隊的領導,獨立指導本隊完成教師布置的每項課程教學計劃任務,而同行反饋員負責在學校相關教務網站討論區將相關課程評論提供教練反饋,這些反饋需要在課程當天的午夜前完成等等任務。以上學生角色體驗,不僅有效積累、提高了學生完成體育教師職業發展所需的教學實踐經驗與水平,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塑造個性品質與完成人的社會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游戲性練習和教學比賽教學模式由美國學者AlanLaunder研制[7]。游戲性練習和教學比賽教學模式通過使用一系列游戲性的練習與小比賽來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進行運動項目的比賽能力。該模式使用了3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更改練習(ShapingPlay)、練習目的(FocusingPlay)和練習趣味化(EnhancingPlay)。該模式區別于只強調技能提高而忽視系統發展學生比賽意識的其它教學模式,它既強調發展學生比賽意識,又強調發展學生技術能力[8]。該模式中“游戲性練習”意在強調參加活動或比賽是為了從內心深處來體驗快樂。而“教學比賽練習”是指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練習來達到特定的效果。游戲性練習和教學比賽教學模式是經過教學實踐考驗提煉而成,因此它具有很強教學適用性和可信性。將游戲性練習和教學比賽教學模式與運動教育教學模式相結合是一種非常好的體育人才培養方式。OSU結合使用兩種方法對職前和職后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培訓已經超過10年,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課程教學還聘任數名教學助教,以加強對各隊的課程內容、密度、課程目的任務等方面的指導與監控。教學助教一般由退休的具有豐富經驗的中小學體育教師或在讀的博士生擔任。助教的教學活動,增加了學生學習反饋的機會,而且這個反饋是長期的、系統的。在任課教授繁忙時,與學生的反饋交流工作主要由助教承擔,因此有效保障體育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和順利進行。對于博士生助教而言,在教學助教工作中,深化了博士生自身對體育教與學的理解,有效鍛煉提高了博士生監管學生、把握教學環境、教學臨場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博士生全面教育能力的培養。3.1.5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反饋是被控制的過程對控制機構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影響這個系統的實際過程或結果[9]。OSU體育教育專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反饋理論的運用,因此反饋理論運用貫徹于課程教學的始終。在開始部分,一般對上節課程的教學內容、任務、目標進行全面講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如發現共性問題,則立即停止下一進程教學,在講評的基礎上,全面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結束部分,全面講評本次課程教學實施情況。另外,每周安排一次針對個體問題反饋的專門的固定時間和地點的開放座談。在具體的反饋形式運用上,在各隊實施體育教學組織時,輪值主教練一般采用針對性強的個體反饋。任課講師在發現某隊個體問題時采取個體反饋。所有輪值主教練在教學結束后進行隊內反饋。而任課教師則在發現各隊共性問題后進行集體反饋。及時系統的反饋機制有效保障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習過程順利進行和學習效果的穩步上升。不同課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在理論課程教學中,除了運用傳統的講解教學法,而且運用結合提問、小組討論等的教學方式方法,在具體的小組討論中,有組內組間討論不同形式,并有相互質詢問題計入分數環節,有效保障了理論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實踐課程部分教師更是抓住課程本質,融趣味性以課堂練習,輔以誘導性、輔助性練習,在豐富教學方法和方式的基礎上,使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完成學習任務。同時邀請相關的體育教師、教練員、體育社會指導員等不同職業工作者進行面對面的互動交流,讓學生了解不同職業就業需要、前景等情況。這種變換的授課方式,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在積極活潑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練習欲望強烈、積極性高,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理論與實踐學習效率,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3.1.6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評價總的說來,OSU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具有評價指標涵蓋因素多、知識指標與能力指標有機結合、注重過程性評價等特點。由表1可見,部分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評價指標所涵蓋的因素均在5個以上,最多的身體對抗類項目教學達到7個因素。且每門課程據以本課程特點涵蓋不同因素的評價指標體系。在諸多的評價指標因素中,能夠達成知識指標與能力指標的有機結合。如運動技術分析課程,涵蓋各項作業與項目作業的知識指標因素,占320分,而能夠體現能力的指標因素技術分析等因素則占到380分,超過了知識指標因素。所有課程均采用過程性評價,且期末考試的占分比例均較小。如體育概論課程的期末考試比分只占總分15%,運動與休閑起源課程的期末考試分數也只占到總分的29%。而部分課程甚至沒有明確的期末考試因素。這種評價體系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知識鞏固及知識向能力方向的轉化。同時也有效杜絕了學生期末臨陣磨槍、突擊復習應付考試等不良教育教學現象的發生。3.1.7OSU體育教育專業師資及優質的場館設施OSU體育教育專業項目組包括7名具有高水平研究的專職教師,體育師資的培養采用專家管理。在科學研究方面,項目組教師的研究領域涉及體育教學任務、評價、課程教學模式、減肥運動處方及殘疾人體育等多個研究領域,其同步的研究有效保障了其體育教育專業培養處于全美乃至世界頂尖水平;OSU擁有全美大學第二規模龐大的綜合訓練場館設施RPAC(休閑與體育活動中心),涵蓋了籃球、排球、跳水、游泳、室內田徑、羽毛球、手球、健美操、壁球、高爾夫球等項目的鍛煉學習場地,同時擁有數百套跑步機及力量綜合練習器。其主要功能是服務于OSU學生與教職員工的體育鍛煉與體育教學。在場館內到處懸掛的體育競賽與鍛煉的名言警句給學生體育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氛圍。一流的場館與環境均能高規格保障大學體育師資培養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3.2我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借鑒。在新的體育師資體育素養與目標理念的指導下,我國以體育學院及師范體育院系為主要途徑的體育師資培養模式應當重視體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全面優化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師資培養方式、方法。首先,我國體育教育專業應該重視如何去教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模式實踐研究與應用。推崇踐行運動教育教學模式、游戲性練習和教學比賽教學模式,結合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課程意識,運動教育教學等教學模式是適合我國國情以培養學生學習掌握與應用體育健康相關知識和技能與方法,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體驗運動樂趣與成功,發展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合作交往能力,形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等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多維目標實現的行而有效的途徑。體育教育隸屬教育,對體育教育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理清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規律,據以其內容的難易程度、內容的教學次序、內容的課時分配、教學方法的優劣、誘導性練習的甄選等,均是培養合格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基礎所在。第二,珍視體育實踐課教學中理論教學指導與體育理論課教學中理論解決實踐問題應用的作用,達成學生體育知識向體育能力的轉化。長期以來,我國體育面臨著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相脫離的現狀,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深化認識體育專業課程性質,優化課程內容與評價體系,從而使體育理論與體育實踐有機結合,提高體育師資培養的質量。第三,構建優化分隊分組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分隊分組教學組織形式所體現理論討論、實踐反饋、反復體驗、角色擔當、團隊意識,可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塑造學生人格與個性品質,達成學生的社會化。因此該教學組織形式是利于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能動性的適合我國體育師資培養的組織形式。并加大教學組織的監管力度。最后,要加強重視體育教學實踐實習教學任務。在加強如何教授體育教育理論、技術技能等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要優化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實踐實習工作方式與結構,加強體育實踐課程體育理論體系應用開發研究,達成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育理論卓有成效地轉化為體育實踐能力水平的提高。當然,我國體育師資的培養還應在人財物投入、管理水平等方面可持續地提高。
4.結論與建議
美國OSU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具有獨特的目標、策略與理念。在此目標、理念指導下,在課程教學對象、課程設置、課程組織方式、課程評價體系及具體的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質量控制的培養體系。輔以人財物的投入,有效保障了高規格的體育師資人才的培養。我國體育師資培養應結合當前國情,在宏觀方面,重新定位體育師資職業的性質,反思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目標、理念。在中觀方面,大力踐行運動教育教學模式,重視學生教學實習,以高標準完成學生體育認知、技能、健康意識、心理品質、生活方式等培養目標。在微觀方面,在課程理論聯系實際、課程組織方式、課程評價、課程質量監控以及具體的體育教法創新認識,從而保障我國體育師資的高水平高質量培養。
參考文獻
[1]黃愛峰.依附與自主:中國體育教師教育百年省思[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19(6):6-8
[2]郝紅紅.當前我國體育師資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09,16(7):68-70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S].2016.
[4]趙綺,李明達,李煥玉,等.特點、理念及啟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12):105-111
[5]尹志華,汪曉贊,WARDP,等.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特色及啟示[J].體育學刊,2016,23(3):100-107
[6]SIEDENTOPD.SportEducation:QualityPEThroughPositiveSportExperiences[M].Champaign,IL:HumanKineticsPublishers,1994.
[7]LAUNDERA,PILTZW.PlayPractice[M].Champaign,IL:HumanKineticsPublishers,2013
[8]HOLTJE,WARDP,WALLHEADTL.Thetransferoflearningfromplaypracticestogameplayinyoungadultsoccerplayers[J].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Pedagogy,2006,11(1):101-118
[9]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S].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870.
作者:聶東風 王聃 李衛東 單位:1.西北工業大學 2.西北政法大學 3.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與人類生態學院
- 上一篇: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整合
- 下一篇:中學體育教育發展趨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