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遷子女學校田徑訓練方式研究
時間:2022-03-05 11:01:25
導語:隨遷子女學校田徑訓練方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與發展,進入城市的農村務工人員數目逐年增多,不少青少年跟隨家長進入城市學習,但是受到城市發展的局限,城市學生與來自于農村的學生在城市中并不能得到一視同仁的教育和教學服務,受到了“城鄉二元”體制的局限,由于不具有城市戶口,農村青少年在教學資源和教育質量方面均弱于城市青少年的水平,此外,由于進城務工人群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不僅在經濟條件方面弱于城市工作的父母人群,物質生活的條件相對匱乏,而且城市與鄉村在文化習慣和生活方面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子女在進城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需要經歷長期的適應于融入環境的過程,但是受到父母文化程度和教育認知的局限,文化程度較低導致其不能夠對子女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進行家庭方面的有效引導和科學開發,家長缺乏明確的科學信念與人生追求,這個過程通常由孩子自身自發完成,如果這個階段沒有接受到科學合理的教育與引導,孩子的成長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會受到阻礙,受教育狀況不能夠達到理想的程度。針對于隨遷子女學校田徑訓練方式,由于部分學生在農村的體育教學缺陷導致在課程開設的一段時間之內學生并不能具備基礎的田徑運動體育技能,在傳統課程教學的設計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導致很大一部分隨遷子女在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存在運動技能的缺失從而導致參與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的問題。此外,隨遷子女進入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對于新的文化環境的適應能力參差不齊,同學之間溝通的欠缺導致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即使是遇到了困難,也極少與周圍的同學進行交流與溝通,此外,隨遷子女通常在語言表達和行為能力方面較城市子女也有差異,這些差異導致學生之間的溝通有效性明顯降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考慮隨遷子女的這一特性,教學效果就難以達到理想水平,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接受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從隨遷子女的家庭因素方面考慮,文化背景的缺失和生活學習環境的迅速巨大變化導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心理發展存在失衡的風險,在進入城市之后非常容易產生自卑、自閉等消極的心理狀態,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暴露出學習自信心不足,強大的戒備心理和較低的自我評價等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這樣的狀態反映在田徑訓練過程當中,學生往往會由于自身體育運動技能的缺陷產生更為消極的挫敗心理,受到同學歧視之后這種心理更為加劇,不利于學生自身身體素質與體育技能的提升。此外,進城務工人員的工作往往具有極大的流動性,這種不穩定的生活環境為學生提供的安全感極其有限,提升了學生的轉學概率,無疑使得學生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與較長的時間去適應不同的學校生活,也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田徑訓練作為中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中的重要教學內容,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緩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疲勞,加強學生之間合作溝通的主要課程,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隨遷子女在身體素質方面以及體育技能方面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對于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性格缺陷也進行全面而有針對性的研究,力求在田徑體育活動中使得學生的性格更為開朗外向,加快學生融入新環境的速度,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自卑、自我認知低等較為消極的心理進行糾正與改良,進而實現田徑訓練對學生體育技能和心理素質的同步培養,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明顯改善。
2、開展田徑校本課程教學的意義
為了提升田徑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落實體育課程田徑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突破傳統體育教學的單一固有模式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增強體育課程教育教學的先進性與靈活性,在隨遷子女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學校課程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隨遷子女在性格與成長背景方面存在的差異,充分尊重隨遷子女的個性特征與發展規律,并且力求能夠在學習之余對其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培養,發展學校的特色教學課程能夠更高效地實現隨遷子女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水平提升。2.1、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充分研究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提升教學水平與教學觀點的過程中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在教學活動中如果能夠實現對不同學生創造潛能與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開發,那么這將是田徑教學的一個重大飛躍,學生通過接受體育方面的田徑教學個性和身體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發展與提升,在相對自由的校本教材支持之下,學生的不同需求均能夠得到滿足,進而推動其個性化的提升與高效的技能學習與訓練。2.2、促進專業教師的發展。隨遷子女學校的田徑校本課程開發對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方式與教學策略的設計模式,在設計校本課程的過程當中體育教師對于課程的領導地位與主體地位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發揮,使得體育課程教師對自身的職責優劣更為明確的認識,對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權利與責任,體育教師在編寫校本教材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基礎的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還需要對自己的知識領域進行拓展和充實,進而對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進行更新,切實提升自己的教學專業能力與技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風格。2.3、形成學校體育教學的特色項目。在田徑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當中,不同的學校都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對體育教學的項目進行了特色化的設計與改革,隨遷子女學校的學生與普通中小學學校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在校本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能夠對此不同進行充分研究與探討,在學校辦學與教學水平的提升方面將是一個較大的飛躍,在田徑訓練指導書籍開發過程當中,能夠實現對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等教育角色的充分調動與全面培養,極大提升學生參與田徑活動的積極性與家長和學生溝通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形成家庭與學校溝通,充分實現對于校內體育資源與校外體育資源的聯合調動與充分利用,在學校體育教學特色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發揮其獨特作用。2.4、提升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在現有的隨遷子女學校教育教學體育課程設計過程中,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完善與個性往往處于比較滯后的階段,教學內容的老舊導致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被打擊,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發揮其全部的教學潛能,在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的設計方面也往往傳統老舊,受到傳統體育教學大綱的局限,課程內容單一固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但是通過校本教材的設計與革新,能夠改變傳統體育教學老舊與固定的教學模式,引入近年來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獲得良好實踐教學成果的教學模式進行應用,打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將體育教學的設計權力交給體育教師,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隨遷子女的性格特征、學習特點與身體素質,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課程,使得體育教學的形式更為靈活多樣,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參與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的充分調動。
3、研究方法與對象以及研究結果分析
3.1、研究方法概述。在校本教材研究與開發的過程當中采用的最為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對學校能夠進行的田徑活動進行了解與明確,為傳統的田徑體育教學增添新的教學內容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針對擬增添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設計的初步計劃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對隨遷子女自身、隨遷子女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的體育教師進行專門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家長和教師對于田徑校本課程開展的具體意見,通過對結果進行分析,對參與本研究的部分對象進行訪談,面對面地了解其更為真實和詳細的想法,對獲得的信息與數據進行統計與匯總,除以上工作之外,可以在校內進行校本課程教育的實踐,定期對采用田徑校本課程的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測試,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教學成果,以便對校本課程的設計進行進一步的改進與優化。3.2、研究對象的選擇與確定。在研究的過程中采用調查問卷的研究方式,邀請不同的體育教學研究學者、教學一線的體育教師進行問卷的設計,并對結果進行探討,最終對開展隨遷子女田徑校本課程的效果和作用進行科學分析與理性預測。3.3、研究結果分析與探究。在問卷調查的階段,本研究擬定了五個角度對進行隨遷子女學校的田徑訓練建設的態度進行了調查,通過對不同人群進行調查和訪問,大部分體育教師支持開發田徑校本課程,部分不支持開發校本課程的教師對于在此過程中有所提升的田徑訓練強度與難度存在擔憂,學生不支持的人數占比為20%左右,主要也是隨遷子女存在著較強的自卑心理,擔憂自己并不能完成校本課程包含的體育運動項目,使得自己的考核成績受到影響,學生家長對于該課程的擔憂集中在是否會出現占用較長學習時間的情況,尤其是面臨畢業壓力的學生,過多的體育活動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時間與學習精力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證。但是對體育測試結果的分析數據表明,校本課程能夠取得較好的時間效果,學生通過校本課程的學習,隨遷子女的自卑心理與運動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在運動技能的掌握過程當中逐步實現了自信心與自我認可度的提高,心理狀態得到了有效的調整,在運動技能方面,學生通過校本課程引入的靈活多變的訓練項目,使得自身的運動技能得到了提升,具體體現在爆發力、持久性以及柔韌性方面均有所改進,身體素質得到了有針對性的訓練,并且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隨遷子女學習的田徑教育教學改革過程當中,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是學校長久發展的必經之路,學校在開發校本課程中不僅能夠激發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自發創造能力,而且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能力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學生積極性的充分調動為學校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保障,隨遷子女學生體育測試的成績與優秀率在校本課程的實踐過程中有望得到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包慧.智慧補天、愛滿天補———學校特色文化引領下的“慧愛”校本課程研發[J].小學教學研究,2019(26).
[2]余鵬.淺析中學田徑分層次教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及意義[J].田徑,2016(06).
[3]程世宏.建立競賽制度、培養學生興趣———初中學校體育活動制度化管理探究[J].運動,2011(01).
[4]高自軍.河南省城市中學田徑課程現狀調查與重構[D].西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王德錦 陳佳鋒 單位:蕭山區育英實驗學校
- 上一篇:學校體育場館教學與對外開放耦合研究
- 下一篇:體育足球學習感悟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