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場館教學與對外開放耦合研究

時間:2022-03-05 10:57:37

導語:學校體育場館教學與對外開放耦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體育場館教學與對外開放耦合研究

摘要:寧夏學校體育場館,既要滿足學校體育教學正常進行,又要兼顧對外開放問題,使得二者能夠協調發展,實現共贏。本文針對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在體育教學和對外開放這一耦合問題上進行論述,探討幾點讓這一符合社會行為事件有較好融合的看法和觀點。

關鍵詞: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耦合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身的渴望以及花錢買健康已成為一種時尚。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識日漸增強,健身需求迅速增大,大眾健身熱潮迅速興起,但是同時也引起了社會性的體育運動場地設施不足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之間的矛盾。對此,國家先后多次頒布一系列的政策文件:2017年頒布了《關于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2016年出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及早期的《全民健身條例》等文件都規定:學校應在課余時間及節假日向學生開放體育場館,公辦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向社會開放體育場館。寧夏全區體育場地中,體育系統管理的體育場地188個,占1.63%;教育系統管理的體育場地5617個,占48.64%;其他系統管理的體育場地5742個,占49.73%。從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教育系統占據的體育場館資源占據了寧夏體育場館的“半壁江山”,充分利用學校體育場館資源,提升其使用率,無疑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健身場館需求緊缺的一條途徑。本文從寧夏學校體育場館“經營情況分析”、“場館資源協調”、“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風險”等一系列制約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如何才能協調好學校體育場館日常體育教學、訓練和對外開放的,以達到兩者之間的公共耦合。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以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如何實現正常體育教學和訓練與對外開放的公共耦合路徑。1.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通過知網平臺以“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為檢索關鍵詞查到相關文章253篇文章。再次以“學校體育場館兼顧教學與對外開放”查閱到1篇文章;(2)訪談法:對寧夏學校體育場館相關主管領導和體育場館管理人員進行面訪,了解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意見和建議;(3)調查研究:本次調查發放問卷700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500份。本研究中采用頻率分析方法研究問卷參與者的特征分布情況。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參與者身份特征方面,學生占到33.1%,社區居民占比為21%,45.9%為學校教師。在參與者年齡特征方面,10歲以下者占到0.6%,11-20歲者占到23.6%,有22.9%參與者年齡為21-30歲,有52.9%參與者年齡為30歲以上。在參與者去體育館的頻率方面,有極少數參與者是每天都去體育館,占到3.8%,此外24.8%的參與者是一個星期去1次體育館,10.8%的參與者是一個月去1次體育館,60.5%的參與者是一個月以上去1次體育館。調查對象相對合理,調查數據較真實。(4)數據統計法:本研究中采用頻率分析方法研究問卷參與者的特征分布情況。采用內部一致性α系數進行信度檢驗。內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測驗內部題目之間的信度關系,考察測驗的各個題目是否測量了相同的內容或特質。下表為整體信度分析的結果,其α系數為0.552,大>0.500,說明信度可接受,因而說明本次數據的信度質量水平較好,研究數據真實可靠表3。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效度情況,其結果如下表所示,可見其KMO值為0.606(>0.600),說明數據效度良好,數據真實有效表4。

2、詞條釋意

耦合,在電學上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路元件或電網絡的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緊密配合與相互影響;物理學上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兩種運動形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本文中是指學校體育場館在體育教學、社會體育群體進行體育鍛煉這兩個因素同時對這一資源的利用狀態。

3、研究結果及分析

3.1、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可行性從談到學校體育場館對外免費開放的可行性來看,認為可行的占84.7%,認為不可行的占15.3%。這說明,無論在校學生對于和外界有較強的交流愿望還是校外人員對于在學校體育場館的鍛煉意愿來說,絕大多數人認為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具有可操作性。雖然寧夏在這一方面起步較晚,但是加快學校體育場館資源共享,整合體育教學、對外開放這一耦合因素對于促進“健康寧夏”具有重要意義。3.2、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會引發的問題上表數據顯示,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后,認為存在的問題中衛生狀況占45.2%,體育器材方面占19.1%,服務方面占10.2%,健身環境方面占25.5%。由于參加鍛煉的人數增加,人們在體育場館開放以后重點擔心的問題是環境衛生方面。3.3、學校體育場館在健身過程的意外事故如何界定從表7看出,在大眾參加學校體育場館進行鍛煉時,發生意外事故時的責任認定來看。認為使用者本身承擔的占23.6%,國家承擔的占8.3%,管理者承擔的占25.5%,根據情況決定的占42.7%。意外事故是制約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主要因素,明確事故責任,劃分責任認定對于提升學校管理層堅定場館對外開放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產生的影響

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是緩解人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同目前公共體育場館設施不足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解決群眾健身場地不足問題對于參與健身的普通大眾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但從學校管理層面來說,一旦開放學校體育場館首先影響的是學校的正常體育教學、訓練,其次開放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意外風險也是“阻撓”開放的主要因素。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概述,從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在開放過程中的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進行探究。4.1、寧夏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積極作用(1)能促進學校體育軟、硬件的建設。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學校必然加大硬件設施的建設,布局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場館資源利用,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體育需求。同時會加強學校體育場館內部管理人員素質,使得原先校內管理人員通過培訓、考察等手段豐富場館管理經驗,以便能夠具備有不僅服務學生的能力,也有服務外來群體的能力。(2)能緩解社會體育資源匱乏局面、為“健康寧夏”做出自己貢獻。學校有計劃免費或者低收費開放體育場館可緩解社會健身場館不足的矛盾,同時可彌補自己場館經費問題。把解決這一社會問題作為學校的一件大事來做,可為“健康寧夏”做出自己的貢獻。(3)能實現學校專業的體育師資資源服務社會。隨著全民健身的落實,普通大眾的健身意識向更科學的系統化方向轉變,他們在健身的時候希望得到科學的指導。而學校具有一批專業體育人才,把健身指導和體育場館結合起來,既充分利用了教師資源也提高了健身者的科學指導,同時也使體育教師履行了服務社會的責任。4.2、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消極作用(1)經費問題。經費不足一直都是制約學校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學校體育場館要對外開放勢必會增加體育場館方面的投資。經費問題重點來源于兩點;一是場館的保養、器材的損耗;二是場館管理、服務人員工資待遇問題。(2)安全風險問題。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以后,所進行的鍛煉就會在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下,在發生體育鍛煉這一行為的過程中必然出現器材使用不當的風險、個人能力不足引起的風險、器材瑕疵引起的風險、外來人員密集引起各種傳染病的風險等。這些風險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發生的概率隨著復雜的社會人群進入學校將會成倍增加。(3)場館資源使用沖突問題學校場館資源建設本意是為了滿足學生正常的體育教學和日常體育訓練,開放力度加大可能使學校正常教學、訓練秩序被打亂。從而影響學校正常教學、訓練的效果,同時由于場館資源使用沖突也會影響學生課余體育活動。

5、寧夏學校體育場館保證正常體育教學與對外開放的耦合路徑

結合上述分析,在保證正常體育教學前提下來提供學校體育場館以滿足大眾健身需求,本文結合寧夏學校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5.1、學校需轉變場館資源管理、經營理念從寧夏場館經營現狀來看,現具有三種情況:(1)事業單位自主經營模式;(2)委托經營管理模式;(3)單位內部自主經營模式。而當下寧夏學校體育場館經營更多屬于第三種單位內部自主經營。學校體育場館的管理、經營基本沒有專業的團隊,絕大多數是以體育教研室或者后勤部門代為管理、經營。在沒有專業管理理念的情況下,對所擁有的體育場館從項目設置到時間分配等方面都不能使場館高效率運營。要使場館運營效率增加,單位必須改變目前的運營狀態。引進比較先進的第三方參與管理和運營,使得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場館的作用。5.2、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區共同參與的多部門聯動機制制約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主要原因:一是資金;二是風險,當地政府應首先制定有指導性和扶持性的政策法規,同時可根據各學校開放場地的大小、時長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免除學校層面的顧慮。學校要在開放過程中積極探索適合本校的鍛煉規定以及時間段,在保證學校政常教學、訓練的前提下擴大開放時間。社區要參與及引導社會鍛煉人群的管理,使得大眾在參與學校體育鍛煉時盡量不要影響學校正常教學和學校秩序。在多部門聯動機制下,充分發揮各自作用,才能把這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落到實處。5.3、增強網絡宣傳力度,讓社會參與學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評級體制在自媒體發達的今天,我們所有的行為幾乎都處于“公開”狀態。學校提供體育場館供健身者使用的同時要承擔各種外來的風險。可借助當下官方網絡媒體對學校體育場館開放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和表現消極的應給予評價及打分,對于突出者給予表楊和正面宣傳,對于消極者也需給予批評。通過網絡監督,能使學校在場館開放過程中時長、服務等提高一個臺階。

6、結論

無可置疑,寧夏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過程中會產生多重影響因素。為了實現“健康寧夏”這一偉大目標,各部門應該正確對待所面臨的問題,正在做到揚長避短,才能充分實現學校體育場地資源保證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同時做到對外開放的耦合路徑。要完善從政府層面的政策法規到學校各種鍛煉規章制度再到社區對所參與人員的引導,根據實際情況,做到科學規劃。以保證學校體育場地資源實現社會共享。

參考文獻:

[1]熊錦平,韋文平.江西高校體育場館資源與體育教學、對外開放的公共耦合路徑研究[J].體育世界,2016(4).

[2]王保宏.寧夏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存在風險及其規避[J].武當,2020(12).

作者:王保宏 單位:銀川能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