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如何適合學生學習心理

時間:2022-03-29 09:49:43

導語:小學體育如何適合學生學習心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如何適合學生學習心理

摘要:現如今,小學體育新課程的改革如火如荼。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是重要的突破口。面對網絡文化的沖擊,學生陷入虛擬世界不能自拔,忽視了戶外運動與鍛煉,而體育教育則是改變現狀的關鍵。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健康學習的新概念則十分關鍵,在課程的設計與安排方面,應重點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才能適應現今的發展趨勢,因此,學生的心理教育亟待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育;心理教育;健康

目前,我國的小學體育教育偏重于運動技術與技能的提升,僅僅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面對如今的新課程改革,現有的課程安排與設計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一味的被動接受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就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革新課程設計,增強趣味性,讓體育活動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推動作用,從而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1小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學生心理問題

1.1小學體育教育偏重運動技術忽視學生心理。體育課完全變成完成任務式的教學,應付指標,達到分數便萬事大吉,教師也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只看最終結果,導致了小學體育教育淪為形式教育。1.2學生心理上的不重視與排斥。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學生偏重于文化課成績的提升,對體育不太重視,再加上電腦游戲與手機的流行使學生更加排斥體育教育,厭煩戶外運動與被動學習。1.3體育課程設計讓學生心理上無法接受。體育課程設計老舊,趣味性不強,有的項目甚至幾十年如一日,早已與現實脫節,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只能被動接受,更加限制了學生的自我發展,使得體育教育停滯不前。

2體育教育如何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

2.1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自尊心。小學時期正是三觀樹立時期,被重視與關注能夠讓學生產生滿足感,從而樹立起自尊心。國內外的心理學家們認為體育活動對學生自尊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體育活動與自尊心要求聯系是很緊密的[1]。因此,我們加強學生的自尊心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體育教師建立一個小型體驗場所,例如在進行小學體育課程跳沙坑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比賽的形式開展,因為跳躍沙坑的運動形式可以通過學生所跳的距離遠近來直接確定結果,教師可以通過對結果的觀察展開評比。并設立多個獎項來進行鼓勵與激勵,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鼓勵和獎勵。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直接指導,而非演示一遍就解散活動,例如進行個人指導與群體指導相結合,記住學生的姓名等,增強學生的自尊心。2.2教學內容重視趣味性與游戲性。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動、愛玩,對機械性的重復運動容易感到厭煩與枯燥。及時的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先進性小學體育課程內容擲沙包的教學時,教師可將授課內容轉變成游戲形式。因為丟沙包本身就是學生日常接觸的游戲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因此,將這種學生熟悉的游戲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一方面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一方面能在游戲中減輕學生對體育課程訓練的困難感,將其轉化為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形式,結合實際大膽革新,加入兒童化、趣味化、多樣化的游戲與課程設計,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使得體育課程生動活潑,參與性強。2.3讓體育活動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推動作用。現今,小學生過度依賴電腦與手機,經常足不出戶,體育課本應改變這個現象,但由于體育教育的落后,使得體育教育的積極影響不能貫徹到實際中去。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意志力差,易疲勞,因此,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采取競爭設計,使得學生積極向上,充分參與。

3小學體育教育適應學生心理的對策

3.1革新教學內容并增強課程設計的趣味性。教師在課程設計上應該重視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其活潑好動,注意力弱等特點進行課程改革,適當的加入游戲和比賽來活躍氣氛,減少單調的、重復性多的機械活動,例如,在小學體育的課程中,武術基本功已經被列入到常規的教學內容范圍內,但常規的無數訓練有單一性較強的特點,如果長期持續用一種方法進行訓練,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有所下降[2]。教師可適當加入民族的、趣味性強的武術訓練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小學生正處于喜好競爭,需要肯定其價值的階段,在游戲或比賽中也要重視學生的自尊心,將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思想貫徹到活動中,幫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3.2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由于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學生對成績的重視遠遠超過對體育課程的重視。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教師及學生的重視有著密切關系,從教育部門到學校都應該重視體育教育,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只有思想上與行動上的重視才能改變現狀。學校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真正理解學生心理,根據實際情況設計課程,改變唯分數論,重視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在課前要做好教學計劃,革新教學模式,讓學生重視體育,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主動參與其中,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3.3重視體育活動對學生心理的積極影響。小學生好奇心重,定力不強,容易被負面信息影響,體育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積極向上。設計小游戲、小比賽,建立學年積分制,讓學生在競爭中進步,充分參與。

4結語

小學體育教育在小學教育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之余調節自我的主要途徑。現如今,網絡文化盛行,許多學生沉迷網絡,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增強體育教育的參與性,結合學生心理發展與革新,能使學生回歸現實,加強身體與心理素質的磨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隆洪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J].發現:教育版,2017(7).

[2]文云鳳.小學體育教育對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7(1):23.

作者:周宇杰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