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趣味性教學
時間:2022-04-29 10:30:02
導語:小學體育課堂趣味性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體育課的教學與發展,會受到教育觀念、教學環境、教學投入、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影響。相比于小學體育課的傳統教學,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的開展需要突破傳統教學思維的限制,樹立趣味性教學意識,要在以訓練為主、枯燥無味的體育課教學基礎上有所提高,就必須要多導入互動性、對抗性、競技性、集體性強的學習項目,以豐富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的方式與方法,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優化小學體育教學的整體環境和氛圍,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目前,學生和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小學的體育教育,可是“重智力、輕體育”的教學思維仍舊束縛著小學體育的教學發展。雖然這幾年政府加大了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改善,但學校缺少專業化教師隊伍、教學觀念相對落后,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發展的現實需求,這就使得學校的體育教育很難得到有效的開展。基于現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學校以及體育教師必須對體育課的有效教學做出改變,優化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有更好的體育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養成從小就進行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一、創設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當前,素質教育和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深深植根于人們的心中,體育教育的目標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與傳統教學不同,學生不再盲目地要求發展運動技能,而是重點在培養學生的體育交際能力、體育精神、性格品質、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提高,趣味性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作為教師更加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體育水平。同時,可以創造多種課堂教學形式,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和場景,構建“快樂教室”。比如,在學習體育運動損傷中的急救知識時,教師可以讓一些學生模擬體育運動受傷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傷者和救助人員,模擬采取相應的救助措施,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而且更有助于培養學生體育損傷救助的能力,避免了體育安全常識單向機械灌輸的枯燥性,促進了體育趣味性教學的有效開展。但在趣味性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學習度、參與度、探究度,以及如何發揮好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能力,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處理,對表現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肯定,讓學生增強自信心,使他們愿意與教師溝通,讓學生以愉快和積極的心態學習。
二、創新手段,豐富趣味教學渠道
現今社會,科技比較發達,信息技術已廣泛地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形式,也符合學生的好奇心和追求新奇的心理特征。因此,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體育教學有助于趣味性教學的有效開展。它一方面改變了以往沉悶枯燥的課堂氣氛,使體育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活潑;另一方面可以為小學體育課堂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此,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針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的不同需求,搭建小學體育的“混合教學”模式,實現傳統教學手段與新型教學手段的有機融合。尤其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習渠道,使學生獲取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體育教師要明確趣味性體育教學的目標和發展方向,結合有效的教學內容加強體育趣味性的教學設計,讓學生便于在目標方向明確、學習手段豐富、運動參與積極中完成。比如,在小學籃球的教學中,由于教材的內容理論性強,學生覺得枯燥,不感興趣,但在網絡環境中可供使用和參考的材料極為豐富,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收集素材,輔助教學。教師還可以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將教學視頻及時上傳網絡平臺,便于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或者通過網絡鏈接觀看一些精彩的項目競技賽事,如籃球賽、足球賽、田徑運動會、乒乓球賽等,其趣味性教學的效果顯而易見。
三、運用情感,加強體育教育情感引導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引領者和組織者,而不是指揮支配者和領導教育者,針對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興趣不強,體育教師一定要加強教學反思,改變教學形式,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課堂上容易出現教學秩序混亂的情況,這時教師對體育課堂上的小學生要有耐心,積極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更多地展現自身優秀、溫和、活潑、幽默的性格特征,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其次,體育教師要關注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個性化行為,加強教育對象的個性分析,在情感交流中發現小學生體育學習的抵觸心理和負面情緒,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改進。再者,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條件,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素質情況一視同仁地對待,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具有針對性的練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完成教學目標,減少抵觸心理和負面情緒,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例如,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女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不愿意進行對抗訓練,害怕摔倒和受傷,針對女學生的特殊學習心理,教師要先在情感上給予尊重,然后再灌輸中國女籃的運動精神,對女學生進行情感疏導,其教學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四、導入游戲,激發學生集體學習興趣
游戲對學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有趣的游戲被引入小學體育課程,不但可以促進趣味性教學活動的開展,還可以極大地激發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氛圍。對此,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增強游戲教學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育游戲創編能力和教學能力,構建“寓教于樂”的良好學習環境,在游戲中充分釋放小學生的運動天性,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同時,一些具有對抗性、競賽性的趣味游戲能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實現體育教學功能的多元化。體育教師可以結合體育教學目標創建游戲教學項目,讓學生能更快地投入到體能訓練中。例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素質測試中的50×8往返跑項目,由于很多學生運動基礎差,平時缺少鍛煉,練習也不是很積極,這時,體育教師可以將往返跑教學進行趣味化,讓學生模仿放鞭炮的形式,導入一個“看誰點的最多”的游戲,在距離15米左右連續設置幾個觸摸桿,讓學生連續往返幾趟,也可以讓整組來往返跑的接力PK游戲。這樣既能加強訓練學生往返跑耐力的技能,又能促進學生之間的集體互動與協作,在收獲更多的快樂學習體驗的同時,能夠實現技能與素質的全面發展。
五、賞識鼓勵,培育學生體育學習信心
教師要注意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營造更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學習,在趣味化的學習氛圍下,不斷增強體育學習的信心。對此,體育教師要對小學生多采取鼓勵、賞識等積極性的評價措施,減少體育學習的負面心態。一方面,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進步進行肯定與表揚,讓學生更加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提高自信心,使學生有勇氣去嘗試挑戰更難的動作,減少體育學習上的負面心態,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評價環節,要注意區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制定差異化的評價策略,尤其是對于落后學生,只有多賞識、多鼓勵,采取以激勵為主的評價形式,才能讓學生保持積極的體育學習心態。
總之,讓學生從小在體育課的趣味教學中,形成良好的課外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才能培養和發掘更多的小學體育優秀人才,提升學校體育課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吳其宏.小學體育趣味教學法的有效實施[J].基礎教育研究,2015,(14).
[2]徐張恒.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趣味性因素[J].中國校外教育,2015,(2).
[3]張培寧.芻議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及生活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4]陳萬才.對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化的探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5]曹云.小議體育課堂如何使學生“玩”中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8).
[6]顧小鳳.小學數學中高年級數學趣味課堂的構建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8).
[7]王志宏.讓學生進入“樂學境界”———淺談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小學),2014,(03).
[8]徐紅星.小學體育教學引入民間體育活動的可行性研究[J].運動,2014,(23).
作者:許麗春 單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三江口中心小學
- 上一篇:社會體育社會化與專業化轉向
- 下一篇:淺析小學體育民間游戲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