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傷害事故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04-29 10:35:55

導語:小學體育傷害事故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傷害事故影響及對策

摘要:近年來,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頻發(fā),這不僅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制約了學校正常體育工作的開展。如何在提高小學生體質與體育安全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對小學體育傷害事故的致因進行了分析,闡述了體育傷害事故的不良影響,給出了預防和減少體育傷害事故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傷害事故;原因;影響;對策

近年來,我國小學生校園體育傷害事故頻繁發(fā)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體育傷害事故不僅危害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給教師帶來了心理壓力,還給教育部門帶來了管理難題。為了確保學生安全,有些學校減少體育活動以規(guī)避體育運動風險,這對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體質不利。根據(jù)《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2015)》,學校應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目的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同時應加強體育風險的防控。如何在提高小學生體質與體育安全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本文結合案例分析了小學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原因,闡述了事故的不良影響,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預防對策。

1.體育傷害事故的原因

1.1體育運動存在危險性。體育運動具有肢體動作多、對抗性強的特點。小學生對身體的掌控能力不高,無論是奔跑還是跳躍都潛藏著危險因素。例如: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在體育課上練習跳繩,首先,學生在教師要求下做完準備活動,然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跳繩。不料學生張某不慎被繩絆倒,導致手腕受傷,這是典型的不可控因素導致的體育意外傷害事故。另外,一些對抗性強、競爭較激烈的體育項目存在更多的危險因素,例如,在足球比賽中,學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足球上,在爭搶過程就會產生身體對抗,特別容易引發(fā)傷害事故。1.2學校方面的原因。體育教學一般情況下在室外進行,運動場地的不規(guī)范和器材故障都會對學生對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例如:某小學六年級在體育課上進行50米短跑練習,由于運動場地為水泥地,而且地面上有沙子,學生諶某不小心滑到,不幸造成腿部摔傷。通過本案例我們可以看到,硬水泥地面及其沙子是導致學生受傷的主要原因,而運動場地的提供者屬于學校。所以,學校有一定的責任。1.3教師方面的原因。體育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和責任心與體育安全密不可分。小學生年紀小,安全意識模糊,老師必須對學生、對課堂高度負責。在課堂開始前,要對體育器材和運動場地進行詳細的檢查以確保安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加強監(jiān)督指導。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監(jiān)督不力,就極易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如某小學五年級體育課自由活動期間,學生王某趁教師不注意跑到雙杠處玩耍,不慎跌落導致手臂受傷。本案例中,盡管學生王某私自離隊不對,但小學生缺乏安全意識,老師對學生監(jiān)督不到位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1.4學生自身的原因。由于體育課堂空間范圍大,而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強的特點,容易不顧老師的規(guī)定,違反課程紀律。如某小學體育課期間,一年級學生陳某突然推了前面同學一把,導致該同學手掌著地而手腕扭傷。本案例中學生陳某推搡是導致本次事故的根本原因。因該生年紀小,不知道自己的莽撞行為會給他人造成傷害。因此,學生有一定的責任。此外,有些學生體質較弱,健康存在問題,如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在激烈運動情況下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危險狀況,從而導致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2.體育傷害事故的不良影響

發(fā)生校園體育傷害事故,最直接的影響是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便,嚴重的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痛苦和不幸。對于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會給體育工作帶來難題,在增強學生體質與體育安全之間難以平衡。此外,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新聞會被不斷曝光,給學校聲譽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體育傷害事故會造成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矛盾,甚至會上升為法律訴訟問題。對于體育教師,體育傷害事故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對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困惑和不安中體育教學工作將變成一種負擔,難以貫徹執(zhí)行《體育與健康》課程倡導“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只能采取確保安全的教學策略,在體育測試中也降低標準,這將直接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導致學生身體素質逐漸下降。這是值得教育部門思考的重要問題。

3.體育傷害事故的預防對策

發(fā)生校園體育傷害事故既有學校和老師的責任,也有學生自身的責任。但是,作為教育部門和教育者要盡最大努力保障學生的體育安全,預防和減少體育傷害事故責無旁貸。3.1教育部門要加強體育安全管理。3.1.1強化教育督導職能,完善相關政策法規(guī)。國家要制定出相關制度,對相關安全要求進行明確,并監(jiān)督執(zhí)行;3.1.2落實體育器材和運動場地的安全管理。校方應對校內所有的體育器材分區(qū)管轄,設置專門的檢查小組,并對體育場地和運動器材進行維護和修繕,對特定的運動區(qū)域設立警示牌,消除安全隱患,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安全的運動環(huán)境;3.1.3定期向師生普及體育安全知識,增強師生體育安全意識。將體育安全培訓列入學校重點工作計劃,充實體育老師和學生的安全知識,使其明確自身的責任;3.1.4建立完善的學生體質健康檔案,以便對體質較弱或患有特殊疾病的學生給予特殊對待,減少特殊學生的體育傷害事故。3.2提高體育教師業(yè)務水平。3.2.1加強教師的責任心。體育教師在安排體育活動前,要對學生進行體育安全教育、強化學生紀律觀念,要認真檢查場地和體育器材,檢查學生的著裝,避免攜帶鑰匙類硬質尖銳物品,消除安全隱患。注意觀察學生的身體狀況,對于特殊學生適當調整活動難度。3.2.2提高課堂組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組織好課堂,嚴格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做動作,強調課堂紀律,要求學生運動前做好熱身準備,再進行體育鍛煉,降低體育運動的風險性。3.2.3學習急救常識,增強對體育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3.2.4向學生普及安全防護技巧,盡可能地減小運動傷害。3.3家長做好榜樣。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家長的影響,家長須重視孩子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并掌握一定體育安全方面的知識。家長應多與學校溝通,參與體育安全管理,協(xié)助教師教育孩子遵守紀律,聽從教學安排,不做教師要求以外的危險動作和游戲,共同保障學生體育課的安全進行。

4.結束語

體育運動本身存在風險性高和對抗性強的特點,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往往不是單個因素造成的,可能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素。小學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缺乏安全意識,更易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預防和減少意外傷害事故是我們教育者的根本責任。要盡可能規(guī)避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需要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作者:楊洋 梅紅 梅英 單位:1.常德市鼎城區(qū)永安小學 2.常德市一中柳葉湖學校 3.湖南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