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運動營養與教學分析

時間:2022-03-30 11:32:17

導語:小學體育運動營養與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運動營養與教學分析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廣,素質教育理念漸漸深入人心,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重視學身體健康方面的發展。體育運動與營養在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研究小學體育運動營養教學對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身體健康發展,為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具有重要意義。由中國營養學會編撰的《運動與營養》一書,根據目前有關運動營養研究的科學證據,以問答的形式,盡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有關運動的基本知識、各種營養素在運動中的作用、不同生理階段人群的適宜運動量、常見慢性病病人應如何運動以及專業運動員的合理膳食營養和運動營養補充劑。《運動與營養》以運動營養學為中心展開論述,反映我國運動營養學近年來的發展狀況,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相關經驗。同時又吸收借鑒國外運動營養學方面的新知識理論及其先進技術。該書力求集實用、科學、先進為一體,可供小學體育運動營養與教學研究者及其相關教學工作者閱讀參考,系統學習。

《運動與營養》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詳細介紹運動能與能量。第二章、第三章以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究運動員的膳食營養基礎,并進行實踐指導。第四章針對不同項目制定不同膳食,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五章聚焦于運動員的膳食營養安全問題。第六章致力于對運動員的營養狀況做一個全面評定??傮w來看,該書系統概述營養學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全方位論述運動營養在日常運動、專業訓練、運動比賽中發揮的作用。同時深入闡釋運動與營養進行結合的重要意義,并著重闡明運動營養在不同運動類型中的應用。由此可見,該書對運動營養相關研究者、體育相關教學工作者均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以下是筆者參閱該書并加以思考后對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的初步探究。

一、小學生生長發育的特點

代謝速度較快。新陳代謝由同化和異化兩部分組成。所謂同化是指人體將外界攝取而來的營養物質轉化為自身身體機能的一部分,為身體貯存能量的現象。與此同時,身體中的部分物質經過氧化,不斷進行分解,并將分解產生的物質排出體外,這便是異化。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生長階段,發生的同化作用較大,異化作用較小,代謝速度較快。因此,為滿足身體生長需要,需要從外部環境攝入足量營養物質。逐漸出現骨化。兒童期的小學生此時各種骨骼正逐漸發生骨化,但并未達到完全骨化的狀態。這一時期學生的骨骼多由水和有機物組成,無機物成分較少,因此小學生的骨骼彈性普遍較大,硬度較小。這導致小學生的骨骼易發生變形,卻不易骨折。故此時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骨骼的生長發育,如有利于增粗骨骼直徑,延展骨骼長度,增厚骨質等,從而使骨骼變得更加穩固結實。體格增長速度較快。小學生的年齡一般集中在6歲至12歲,以9歲為分界線,9歲以前為兒童期,9歲以后為青春早期。9歲以前的小學生體格發育相對平穩,身高年均增長約5cm,體重年增長約3.5千克。10歲以后的小學生進入青春早期,體格快速發展。

二、營養物質攝入對小學生生長發育的現實意義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速度較快,而且此時合成代謝速度遠遠高于分解代謝的速度。故如果此時小學生的營養攝入不足,將會影響身體良好發育。足量的營養物質是身體生長發育的物質前提。因此,應注重引導學生合理飲食,確保學生攝入充足的營養物質。此外還要注意均衡飲食營養,避免學生攝入過量營養物質,導致營養過剩,進而引起肥胖,注意把握適度原則,引導學生科學飲食,滿足生長發育對營養物質的需求。

三、運動與營養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人體在運動時會消耗掉大量能量,造成大量能源物質流失,故運動后及時補充營養可以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合理營養可以有效促進運動,運動也可以充分促進營養物質在人體的吸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相關體育運動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需要研究體育運動營養與教學。該項研究要求研究者具備一些營養學方面的相關知識素養,故而系統學習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對體育運動教育相關工作者而言確有必要。

四、小學體育運動教學模式初探

在體育教學中有機融入游戲。將游戲與體育運動有機結合可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不僅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以此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到在利用游戲輔助教學時,所進行的游戲應該具有一定針對性,切不可舍本求末,盲目進行游戲而忽視了教學內容。教師應按照教學目標有計劃地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游戲,發揮游戲的導向性,使游戲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如教師在課堂剛開始時,可結合課前熱身運動,引導學生玩一些熱身游戲。這不僅達到了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預防學生因不充分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受傷的效果,同時也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而在體育教學中有些動作需要反復練習才能達到訓練效果。這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進而導致學生注意力的分散。因此此時如果教師在訓練中適當增加一些游戲,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訓練效果。同時還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分板塊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實行因材施教。在實際教學環境中,由于學生數量較多,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往往很難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制定教學計劃,實行因材施教。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在開學前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問卷調查,通過整理問卷,分析調查結果,設制不同板塊進行教學。如籃球板塊、兵乓球板塊、羽毛球板塊、健美操板塊等。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特點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強化學生的體質。對家長和學生進行運動營養知識方面的科普。學??善刚堖\動營養方面的專業人士通過開展營養講座、課堂等方式,定期為學生和家長開展有關運動營養方面的科學知識普及活動,幫助家長了解飲食營養方面的相關知識,讓其了解當孩子進行體育運動后,如何科學有效幫助孩子補充營養,從而幫助孩子快速恢復體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耐心分析學生,并以此制定教學方案,致力于讓學生增強體質的同時學到更多東西。如此方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各方面的要求。此外,教師還應注意運動與營養之間的內在聯系,在體育教學中有機滲透運動營養方面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科學飲食,均衡營養,以此促進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的長足發展。這要求教師具備運動營養方面的知識儲備,《運動與營養》一書詳細介紹了運動營養方面的有關知識,內容涵蓋國內外,是一部研究運動營養的優秀作品。

作者:劉紅 單位:蘇州高新區獅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