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策略探究

時間:2022-03-30 11:40:46

導語: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策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策略探究

摘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標準》規定:體育教育的成效要通過適當的評價才能體現出來,課程評價是促進課程目標實現和課程建設的重要手段。課程評價集中體現著課程的基本理念與價值取向,影響、決定著課程發展的方向。小學學校建設合理的體育成績評價模式,是小學階段體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本文中,筆者將根據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開展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策略探究

小學體育成績評價模式改革是新課程改革中的關鍵環節,是貫徹“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指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中的重要任務。小學體育成績評價應以注重發展學生的多方面潛能、重視分析學生的個性化、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為基準,把引導學生在學習鍛煉過程中向著增強體能發展的正確方向發展作為主要目標。

一、小學體育成績評價模式現狀分析

(一)評價內容片面。目前,小學體育成績評價僅僅評定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能,教師只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卻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習慣、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評價。這種小學體育成績評價模式實質上是對學生遺傳體質和體能素質的檢測,并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小學生年齡較小,身體發育處于黃金時期。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應以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體育課堂運動中、積極地學習體育課堂運動為目標,以此來激發學生運動的熱情,培養學生運動的習慣。因此,小學體育成績評價應發揮激勵學生運動的作用,而不是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定性,這就需要小學體育課程綜合多方面因素豐富評價內容。(二)評價方式單一。目前,小學體育成績評價大多數為終局性的評價。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潛力很大,理性的客觀分析對他們往往是不準確的。小學生的心智還處于成長階段,負面的評價往往會傷害他們的運動熱情,降低了學生體育課堂運動的參與程度。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認同程度較差,不能夠主動地學習體育運動技能,往往是被動接受教師的教學,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同和肯定。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增加對學生正面的過程性評價,使學生能夠樹立信心,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更好地學習課堂中的運動技能。(三)評價主體固定。目前,小學體育成績評價大多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于被評價的地位,這種評價方式并不能發揮成績評價的真正價值。教師擁有絕對權威的評價模式,一方面教師的主觀臆定性過大,另一面由于學生人數過多,教師往往不能對每一個學生做出細致準確的評價,往往是泛泛的大體評價。小學體育成績評價應該增加評價主體,例如增加學生自主性評價和師生共同評價等,能夠有效地改變上述情況。在課堂結束時,小學體育教師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者小組內學生互相評價,再由老師進行總結性評價,能夠使學生認清自己的身體素質情況和運動技能學習程度。在下次上課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真正地發揮出教師的指導作用。[1]

二、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評價模式合理。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是小學體育教師根據學生多次體育測試、身體素質和遺傳因素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對學生進行等級的評價,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對學生進行打分評價。這種評價模式對評價學生體育成績更加科學合理,比傳統的以單一成績來評價學生更加重視學生的主觀努力過程。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是對學生進行等級上的分類,而不是用直觀的分數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能夠更好照顧每一個學生,不會過分地打擊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的自信心,能夠有效促進每一個學生積極地取得優秀的成績。(二)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熱情。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是對學生的多次體育成績取平均值的方式,而不是像傳統的“一刀切”的評價模式,在學期末時對學生進行體育測試。等級評價模式可以使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不錯的體育成績,這無疑會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堂運動的熱情,特別是一些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根據學生第一次的測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刻苦運動鍛煉,便可以在下一次的體育測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學生這個通過鍛煉來提高成績的過程,不僅增加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鞏固了學生學習的運動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對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質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三、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的開展策略

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一般在學期初期對學生進行第一次體育測試,體育教師根據第一次體育測試的成績,指出學生的不足,對學生進行指導,并鼓勵學生進行努力體育鍛煉來提高下一次的體育測試成績。教師在進行下一次體育測試時,應與上一次測試有一段的時間間隔,以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積極的體育運動以提高測試成績。教師在學期末段進行最終成績評定時,應當綜合考慮學生的遺傳因素和每次進行體育測試時天氣、場地等外部因素對學生體育測試的不利影響。[2]

四、結束語

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參與者和引路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甚至可以影響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方向。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心智成長和身體發育正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因此,需要教師運動合理的評價模式對學社進行正確的評價和指導。小學體育成績等級評價模式還處于初期的探索階段,其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在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這就需要小學體育老師們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新事物,并加入到等級評價模式的研究中,使這種評價模式能夠更加的完善,讓學生們能夠快樂成長,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亞力洪•阿牛兒.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模式策略分析[C]//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2018.

[2]宋志杰,彭國強.新課改背景下體育課程評價的問題與優化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10-11.

作者:張曦 單位:福建省福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